课程标准(一——六年级)
地方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体现时代特征,及时反映自治区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地方课程必须充分利用新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关注身边的事物,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地方课程的内容选择,必须充分考虑适应当地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既要在整体上有统一要求,又要充分注意城市与农牧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 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突破学科界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帮助学生获得对区域人文、科学、经济、社会的整体性认识。
课程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机制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教学内容以主题方式呈现,鼓励教师选择、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学习方式以观察、体验、探究、实践为主;教学评价提倡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教学环境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与自然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各种需要。课程强调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倡导在实践中展开教学活动,克服单纯知识传递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合作、讨论、调查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新疆地方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地域性特征的必修课程。承担《新疆地方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转变以学科、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目标,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新情况的生成,及时合理地调整目标,灵活有效地完成课程的实施任务。
地方课程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我区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各民族之间教学环境有明显的差异,教师应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当地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地域性的课程,有其独特的课程价值,教学内容应注意与国家课程内容的融合。
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充分考虑他们学习的心理需要,重视反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强教与学的合作。教学必须建立在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上,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及对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同时教师之间也应加强教学协作,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逐步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如学习本课程必备的收集和整理信息、识别和运用各种图表、阅读和分析文字材料等最基本的技能和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如互联网)获取信息。
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体验。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途径主动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充分运用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优化教学组织方式。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要重视探究、实践过程,教师课前必须准备充分,学生则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验和探究。应力求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 要使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建立起有机联系。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探究活动,使课内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充分挖掘本地特有的乡土资源。
教学时间安排
本学期共有21周,其中第6周十一放假1周,、7周其他复课考试,,第18、19、20周考查科目复习考试,21周假期业务学习,实授课15周每周一课时,共计1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