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资料: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06-08 08:40:42 阅读: 评论:0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本节试图以鸟类为例,通过讨论来阐明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怎样判断益害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方面所涉及的复杂性。
家养动物有史以来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迄今世界各国仍一直在寻求和培育新的驯养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以鸟类而论,除了家鸡、家鸭、鹅、火鸡、珠鸡、鹌鹑等是早已从野生原祖驯化而来的以外,近年来大量引入我国并广泛饲养作为肉、蛋、皮革及羽用的鸵鸟、孔雀、环颈雉以及美国鹧鸪〔实为原产欧、亚大陆的石鸡(Alectoris gracea)〕等,都是近几十年培育出的新家禽品种。探求将有巨大经济价值和驯养繁殖前景的野生动物变为家养,具有广阔的前景,也是保护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一种途径,需要有大量动物学家来从事这项研究。至于家禽品种的进一步培育和饲养增殖,则是遗传学家和农学家的主要任务。这里仅就野生鸟类与人类的关系作些介绍。
绝大多数鸟类(以及野生动物)是有益于人类的,它们是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 19
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是最早缔约国之一,承担了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义务,其中当然包括野生动物。这实质上是人们对野生动物认识方面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历史发展看,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革新和深化的。早期人们考虑野生动物的益和害时,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只是看到与人类的直接利害,例如食、用价值高不高,是吃害虫还是吃庄稼,是否传布疾病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才发现,不仅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要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而且当把一个物种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来加以考虑时,就会知道我们对所面临的问题了解得太少,有些只是皮毛,要有许多工作去做。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对野生动物、特别是目前尚缺全面认识的绝大多数野生动物,要妥善地加以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永续利用。对于局部地区和时间内造成危害的动物,要在科学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控制。引入消灭一个物种,要采取极为审慎的态度。
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在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的良性物质循环的基础上,要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动物资源。取用那些有经济价值的、每年通过繁殖而增长的种群中的剩余部分。否则让其自生自灭也是一种浪费。鸟类在动物类群中是益处极大、害处极
小的一个类群,除了所提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外,它在科学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上有重要贡献。生物进化理论以及许多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理论,都是首先从鸟类学研究中揭示并进而在其他类群中得到验证的。鸟类在城市园林中的点缀及其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贡献,更是众所周知的。因而爱鸟观鸟早已成为先进国家的一种广泛的群众运动。
鸟类与人的直接利害关系主要有:
一、鸟类的捕食作用
(一)对捕食作用的估价 大多数鸟类能捕食农林害虫,即使是主食植物性食物的鸟类,在繁殖期间也以富含营养及水分的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来饲喂雏鸟,在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上有相当的作用。猛禽是啮齿动物的天敌,许多小型猛禽也主食昆虫,因而在控制鼠害和虫害、清除动物的尸体和降低动物流行病的传布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分布于多种生态环境内,特别是飞行生活的习性使之能追随集群移动的蝗虫、鼠类等的机动性捕食能力,是其他捕食动物类群所不可比拟的。所以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从整个生态系统中鸟类的作用来考虑,要对食虫鸟类和猛禽予以全面的保护,已是世界的共识。
然而要判断每一种鸟类在具体地区和时间内的捕食作用,也就是它究竟有多大益处,却是难以回答的,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而不能简单地以某鸟一天的食量来估算出全年能消灭多少害虫或害鼠,甚至再折算出相当于保护了多少粮食。以食虫鸟类而论,实涉及:①食虫鸟类所吃的虫子中有多少是害虫,有多少是捕食性昆虫(益虫),通过捕食之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无影响;②在特定地区内食虫鸟类的种群数量及其主要猎物(害虫)的数量动态,特别是在鸟类捕食前后的猎物种群密度。事实上判断鸟类捕食效果(益处大小)的唯一标准是通过鸟类的捕食作用,其主要猎物的种群密度是否已被抑制在不致为害的水平。以昆虫的繁殖潜力而论,如果天敌不能使其种群密度降低到 90%以上,所残留的个体会通过繁殖而迅速地恢复到原有水平。
就是由于上述问题的难度,迄今达到这一深度的研究成果不多。不过就已有的材料可以认为,鸟类在害虫的密度较低时,有较明显的捕食作用,它能阻滞或防止害虫的大发生或延长大发生的间隔期。例如对美国卷叶蛾的数量动态研究发现,在正常年景大约有20%~65%幼虫被鸟捕食,而在害虫大发生时仅被捕食3.5%~7.0%。我国浙江马尾松人工林内的大山雀对松毛虫的捕食,在一般年景为4.71%~22.19%,而在松毛虫大暴发的年份仅为 0.22%,降低 20倍。这主要是由于食虫鸟类种群数量的增长远远低于害虫的增长。尽管已
知某些鸟类在猎物丰盛的年份可以借提高繁殖力以扩大种群,但与其猎物的增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有人计算在美国某林区的卷叶蛾大发生年份,其种群数量增大 8 000倍,而对此反应最强的栗胸林莺(Dendroica castanea)仅增加12倍。当然,在自然界捕食某种害虫的不止一种鸟类。由于食虫鸟类的种类多、分布广,其对害虫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维持正常年景下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在林业经营中企图单纯靠鸟类去控制虫害是不现实的。这特别是由于大多数人工林以幼林居多、林型单一,其所吸引和栖居的鸟类本来就十分稀少。所以在森林害虫的防治工作中应提倡综合防治的策略,即:发展低成本的高效、无残毒化学杀虫剂,利用多种天敌生物(病毒病原体、真菌、捕食及寄生性昆虫、食虫鸟类等)以及林型的合理配制。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均有其局限性。
(二)食虫鸟类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食虫鸟类的根本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它的栖息环境,控制带有残毒的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以及禁止乱捕滥猎。这是一件长期的任务,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我国自 198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 1991年以来每年开展爱鸟周活动以来,已经收到了相当显著的效果。
在园林地区悬挂人工巢箱来招引食虫鸟类,为那些在洞穴内筑巢的种类提供更多的巢址,是国内外早已广泛采用的方法,特别在缺乏树洞的幼林内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对悬挂人工巢箱招引食虫鸟类的措施也要适度,并不是悬挂巢箱愈多招引来的鸟类就愈多。这首先是由于食虫鸟类中只有少数种类是在洞穴内筑巢并喜欢选用人工巢箱的;其次是食物资源或环境载力的制约,在有限的条件下不可能允许食虫鸟类种群数量无限增多。迄今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麻雀是小型鸟类中的霸主,在有麻雀分布的城市园林内的人工巢箱中, 90%以上被麻雀所侵占。所以在城市园林地区悬挂人工巢箱主要更应着眼于通过这些活动对青少年以及社会风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是很恰当的。一些宣传媒介所谓的某城市公园通过招鸟工程使鸟类在几年内增加了17的报道,就是对上述常识缺乏了解的一种浮誇风。
我国近年广为兴起的驯鸟放飞捉虫活动,也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对群众性爱鸟热情的误导。首先,所驯养的灰喜鹊、红嘴蓝鹊等并不是典型食虫鸟,而是杂食性鸟类;其次,这种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作法既耗费人力、物力,又易造成在饲养中的死亡;而且在现场放飞时,放飞人员所能达到的地点极为有限,有限环境所能提供的食物也是有限的。哨声一响就回笼的原因就在于笼内食物优于自然界。所以这是一种驯鸟杂技表演而不是
物防治。即使是对于真正的食虫鸟类,唯一可行的保护和利用途径也应是在自然界内予以保护,使其自食其力地繁衍生息,而不必耗费大量财力及人力去强当保姆。把爱鸟活动从笼内转变为大自然,需要广泛深入的科学普及工作以及对传统的某些社会意识进行变革。
(三)鸟类捕食对植物散布的影响 许多鸟类是花粉的传播及植物授粉者,例如蜂鸟、花蜜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等。以植物种子或果实为食的鸟类,都会有一些未经消化的种子随粪便排出,这些经过鸟类消化道并与粪便一起排出的种子更易于萌发,会随着鸟类的飞移而广为散布。已知一些海洋岛屿上的植物就是经由鸟类扩散到的。星鸦、松鸦及某些啄木鸟有在秋季贮藏植物种子的习性,可将数以百计的针叶树球果或栗树种子贮藏到数 km以外的树洞内,有人认为这是历史上欧、美栗林扩展的主要原因。
二、狩猎鸟类
狩猎鸟类主要包括一些鸡形目、雁形目、鸠鸽目、鸻形目以及一些秧鸡、骨顶等。它们都是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的、有季节性集群的以及肉、羽等经济价值高的鸟类。在对其繁殖力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狩猎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运动或休闲狩猎在许多发达国家甚为流行,在规定的狩场和猎期内定量狩猎是一种娱乐,国家发放狩猎证以及其他的服务性收入,每年获利数以亿美元计。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猎物的生态学和种群数量动态进行长期的研究,人工饲养、繁殖大批猎物(例如环颈雉、灰山鹑等),定期释放到野外供狩猎之用。所以这既是一种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下尽量满足人类文化生活需要的措施,也是将谷物等转化为高蛋白肉质品的一种经营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8:4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848422182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扩展资料:鸟类与人类的关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扩展资料:鸟类与人类的关系.pdf

标签:鸟类   保护   种群   捕食   食虫   野生动物   数量   害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