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材料

更新时间:2023-06-08 07:17:57 阅读: 评论:0

家访及时雨  润物细无声
——教师“访万家”个人典型材料 
家访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因为教育需要接触,需要教师付出真心。家访活动之前,我按要求参加了学校的培训,本着为优生送喜讯,给差生送信心,为贫困生送爱心的原则。清楚自己在家访中必须做到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激发起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针对我班学生来源广,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留守或单亲,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较多。为确保家访活动实效,在坚持以实地走访家长或监护人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家访形式。除上门家访、电话访等形式外,还积极组织开展了电子邮件访和QQ访,及时、快捷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访万家的过程中,我与家长们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在本学期的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我对62名学生进行了家访。由于白天我和家长都要上班或
干活,我将家访时间安排在放学后和双休日。忙碌而辛苦,不过收获和感慨也不少。这一路走来,有欢喜,有忧愁,有酸楚,更有感动。
一、走进孩子心里,为孩子心田播撒阳光。
陈凤仙,一个瘦瘦弱弱、文静秀气的小女孩。作为六年级的孩子,她的眼神里过早的有着一种让人心酸的忧郁。在教孩子们爱爸爸,爱妈妈,爱“家”时,很多同学都说到了“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等等,唯独她说了一句“我要离家出走。”“爸爸,你为什么不要我了?”听到她的说话,我心里一沉。下课后,迅速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在去年去世,妈妈在今年也出门打工去了,孩子被寄养在姑姑家。她姑姑家成了我“课外访万家”最远的一站。住在阮家淌山尖上,那天我租着摩的找到了她姑姑家,正当我寻思着具体是哪一家时。一声怯怯的“鲁老师”吸引了我的注意。在一栋露出泥土颜色的瓦房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我今天要访的对象。我微笑着跟随着孩子走进她姑姑家。一位中年女人正低着头在搓洗一大盆衣服,孩子叫了一声“姑姑,这是我们的老师”。女人抬起头,我看见一张憔悴不堪的脸,她连忙站了起来。当我说明来意时,姑姑显得异常激动。谈到孩子在家的表现,姑姑满脸慈爱地说“这孩子很让人心疼,小小年纪好像什么都懂。家
里的活儿,能干的,不能干的都会抢着去干。”“唉,就是命苦啊?”看看孩子姑姑家,就知道家境并不宽裕。“孩子的妈妈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一提到的孩子的妈妈,姑姑立刻变得气愤填膺。“这女人心狠,抛下自己的骨肉不管,到外面逍遥去了。孩子气着呢,从来不接她妈的电话?”。看着姑姑这种情绪,我没有多说,而是留下了孩子妈妈的电话。回到家,我一边思考着如何解开孩子的心结,一边想着如何与孩子的母亲沟通。
走进教室,我会不由自主地将关切的目光投向这个特殊的孩子;经过她身边,我会很自然地轻轻抚摸她的头;课间,我会拉拉她的手,亲昵她。
通过与孩子母亲多次电话交流,我知道了也是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姑嫂之间产生了矛盾,她才赌气出门打工的。当她得知孩子的处境后,终于决定在拿到这个月的工资后就回家带孩子。
二、帮家长出谋划策,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望运佳,在我的记忆中,每天总是在第一节课快下课的时候,他才会不紧不慢地恹恹地出现在教室门口,多次与家长电话交涉未果,期中检测语文只考了45分。我想,孩子早上迟
到的问题不解决,孩子的成绩就不可能有起色。10月29日,星期六,我乘车来到离校十几里路的龙潭坪村,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他的家。走进家里,整个屋子里真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除了颜色发黑的四方木桌上搁着一台二十几吋的电视机,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了。当我问到家长在不在家时,他告诉我爸爸到外地打工去了过年才会回来,妈妈还在田里干农活,家中只有一个瞎眼的老奶奶。当我要求见一见奶奶时,慧东将我带到后房。这是一个怎样的奶奶呀!满头白发如雪,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佝偻着背,拄着一对拐杖。奶奶听完我的介绍忙不迭地说:“老师这么好,这么看得起我们,还亲自来看我孙儿,好!……好!好啊!教育好!……我孙儿在您班上读书,我放心,相信她也会学好。”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被老人朴实的话语触动了,看到眼前这般情景我的内心不禁感到一阵酸楚。是啊!家访的目的不就是尽力接近孩子和家长的心理距离吗?触摸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使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吗?
在与奶奶聊天的过程中,孩子已将在田里干活的母亲叫了回来。见到孩子的母亲,我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孩子母亲也有满腹的苦水。孩子早上上学必须坐车,而第一班最早也得9点多钟才能到学校,周围有钱的人家都把孩子借在学校附近,可自己家里条件太差。听到这些,我建议将孩子送到学校寄读。家长面露难色,未置可否。在支走孩子后,家长才告诉
我,这孩子有尿床的毛病。听到这些,我心里非常内疚。想想孩子,也太不容易。回到家后,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关于孩子尿床的资料,然后介绍家长带孩子在中医院找到一名老中医,接受中医调理。据家长反映,孩子的病好转了许多。目前,孩子依然常迟到,但孩子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我对他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
三、坚持再去一次,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聂元君、聂元子是一对孪生兄弟,小小的个头,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平常见到老师总会浅浅一笑,有几分乖巧、几分羞涩。可就是这一对讨人喜爱的孩子,却十有八九不做家庭作业。本不是我班上的学生,但我离他们家最近,方便就帮忙。当我10月30号的中午出现在他家的门口时,我便惊呆了,整个客厅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赌博室,一桌人正在搓麻将。周围还站了一圈看热闹的人。瞬间,我便明白了兄弟两学习态度差的原因了。孩子连喊了几声,才把正在酣战的爸爸叫下桌来。我告诉孩子爸爸:兄弟俩很聪明,也非常的懂礼貌,老师们也很喜欢他俩。孩子爸爸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对我说:“鲁老师,你就不要再夸了,他们呀,只知道玩,哪会把学习放在心上?哎,由他们去吧!”我严肃的说:“您这样做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家长经常在家打麻将,肯定会影响孩子。再说,忙于打麻将,
哪还有精神去照管孩子?”孩子的爸爸没再说什么,埋头抽起了烟。我又转身看着两个孩子,说:“实际这两兄弟真的很聪明,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一点功夫,我坚信,兄弟俩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的!”说到这儿,临走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并没有向我表露什么心迹。看着孩子俩盛满感激的眼睛,我的心却是沉甸甸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常常通过两个孩子了解家长的情况,家访后的一段时间孩子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孩子们不做作业的事又时有发生。我想,无论再忙,这家访还得去。11月20日,我又一次来到孩子家,奇怪的是,这一次,客厅只有兄弟俩正守在电视机前起劲地看着动画片。当我问到家长时,孩子嗫嚅着告诉我“爸爸妈妈都在邻居家打麻将”。听到这,我突然间就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我挨着孩子坐了下来。冷静以后,我对孩子说:“去把爸爸妈妈叫回来,就说老师在家里等他们。”孩子去了,大概十分钟后,孩子才和父母一起回来,见到我,家长的脸上有一丝愧意,我单刀直入:“兄弟两又经常不做作业,当家长的就不知道啊!”孩子的爸爸终于把头抬了起来,小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孩子好。可我和他妈都只有小学文化,根本没有那个能耐辅导孩子。”见家长态度有了转变。我忙趁热打铁说:“你们两个人只要有一个人下午挤出一些时间来督促孩子学习。我相信善解人意,乖巧的小兄弟一定会有进步的。”接着我又转身对兄弟俩说:
“孩子,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尽量来找老师,老师愿意与你做最好的朋友。”听了我的话,兄弟俩使劲儿地点了点。
从孩子家里出来,我在想:无论家长有多顽固,为了孩子,我会有足够的的耐心坚持下去。
过了几天,终于有结果了。聂元君的妈妈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鲁老师,我们家孩子现在做作业不用拿着衣架守在旁边了。字也写的比以前好多了,老师,我们真不知怎么感谢你好。”
放下电话,我深感欣慰,感到自己这段时间的跋山涉水,苦口婆心没有白费。家访中,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这更让我明白了,只有从内心热爱学生,真诚地对待,才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访一路承载着家庭的期望
  白天忙不地备教辅改,放学后踏着黄昏家访,特别是本人的身体不好,年迈多病,腰痛,
颈椎痛,要克服重重困难,披星戴月拖着疲惫回家。但是每一次家访都告诉我:再累也没有理由倒下。因为我更深入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未来。从家访中我刻骨铭心地感受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典故,现在有“反以他乡为故乡”的现实。
  我走访的学生中有一名叫望巧妹女生,她父母不在家,寄居在家,姑母经营一水果店。我进店时,姑侄俩正忙活着。通过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她妈放下手中的活坐了下来,学生热情地沏上热茶,端上水果、瓜籽儿,也坐下来,我们很亲切自然的聊了起来。们为了孩子不感到孤独,让孩子能在关爱下健康成长,夫妻双双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自小孩入学就边经营边送孩子念书。与他们类似的还有背井离乡来到集镇租房专人陪送子女上学的。如田如意同学就是来自花栗包,父母在外打工,专派她奶奶来陪他读书。
  每个家庭对孩子正如我们的教育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家长的热情与支持给我信心和鼓励
  或许是教师与家长缺乏长期的沟通,导致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诸多的误解,“尊师重
教”几乎成了空口号。教师成了众矢之的的弱势群体。不可否认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情绪和自尊心。我自认为是一名因爱学生而认真负责的教师,正因为我坚持“严就是爱”的观点,我对学生严格甚至严厉,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哪怕是已经自我放弃的学生。使这样学生和家长也不一定理解你当教师的苦衷。偶尔也有工作倦怠感。但是通过近一个月以来的家访,家长们的热情与支持给了我继续努力工作下去的信心。
  通过电话联系找到了周洋同学的家,开门的是她抱着两岁儿子的妈妈,说话的表情和声音中透着热情。原来她们住在四楼,我两手空空都喘气,更何况她抱着不轻的儿子呢。进门就吩咐女儿快快沏茶,我们聊完后,家长表示要送我下楼,她小儿子也要跟着下去,我觉得她抱着小孩一上一下太辛苦,拒绝我的再三阻拦,执意将我送到楼下方才罢休。
  余梦圆的家,我去了几次,都没遇到家长,只好放学后跟着学生回家。见到的是她奶奶,这是一位慈爱的老人,知道我的来意,忙吩咐学生为我沏茶,端核桃。奶奶与我很直率地聊了起来,边聊她老人家还边为我用钳子夹核桃。原来学生的父母长期感情不和,而且都在外打工,奶奶身体也不够好,学生父亲通过打工赚钱来供老小的开销。正因为孩子不能得到完整的父母爱,奶奶特怜爱这个孙女。但是从言谈中透露着对孙女的殷切的期望,非
常感谢老师的家访。临走时,奶奶还硬往我有小提包里塞了一把枣,嘴里还不停地说“感谢老师的关心哟,老师对我的孙娃儿好哟。”
因为爱,所以坚持。我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课外访万家”活动,虚心听取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用爱心播撒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从此,“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尤如一场及时雨,润物细无声,让教育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2011-12-28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7:17: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7987723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家访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家访材料.pdf

标签:孩子   家长   学生   教育   老师   学校   教师   电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802℃五儿孝母
  • 802℃幽默笑话段子
  • 795℃恋爱说说
  • 749℃陈大惠老师
  • 433℃银行印鉴卡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75℃联想思维
  • 359℃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