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管理
阳光教育“七色文化”的有效构建文/东莞市塘厦中心小学温学深
生命是多彩的,教育也应该是多元的。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呼唤,“阳光教育”在教育逐渐变革的时期应运而生。红橙黄绿青蓝紫——
—七彩阳光,象征着温暖与光明、和谐与希望,寓阳光于教育,则喻示着开放、生动、自由、平等、和谐、充满活力和希望。东莞市塘厦镇中心小学从2010年建校至今,始终专注于阳光教育“七色文化”建设,为基础教育学校文化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丰富了阳光教育文化内涵。
一、确立“红色——
—希望·活力”的学校核心价值文化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阳光教育”就是当下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最新产物,是崭新的教育理念,它既适应社会的教育期望,也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塘厦中心小学在实施文化建设过程中,把阳光特质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塑造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精神。国内阳光教育主要创始人周洪宇教授曾说:“阳光教育就是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为此,塘厦中心小学确立“红色——
—希望·活力”为学校核心文化的价值和追求,围绕“启发潜能,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主流价值观,生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精神文化体系。正是秉承这一教育思想,师生逐步建立起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渗透在师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中,沉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
二、建立“橙色——
—崇高·热情”
的阳光品牌文化
塘厦中心小学在追求教育多元化价
值的过程中,大胆地作出了以文化塑品
牌的战略部署。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上,结合社会环境、生源状况、师资水
平和办学目标,明确了“橙色——
—
崇
高·热情”为阳光教育品牌主题追求,
提炼出校风、校训等一系列核心文化,
以理念主导教育行动,努力把学校打造
成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个性鲜明的示范
性阳光学校。
三、打造“黄色——
—光明·公平”
的阳光制度文化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
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
少的保障系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
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
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
的校风和教风。塘厦中心小学从新校建
设起,就把制度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
手,明确“黄色——
—光明·公平”的基
本原则,逐步构建三个高效的管理系
统,即尚德文化管理系统、生命课堂教
学管理系统、温暖家园后勤服务系统。
在落实层级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充分发
挥工会、教代会、党支部参政议政的民
主职能,制订了《阳光教师评选方案》
《阳光级组、科组、备课组评比方案》
《阳光班级评比制度》《阳光少年评比
办法》《阳光课堂评价方案》等一系列
阳光管理制度,促进科学、高效管理文
化的形成。学校还充分发挥民主作风,
开展校长信箱、教师沙龙、茶话会等活
动,激发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热
情,塑造了民主、团结、和谐、高效的
团队作风。
四、营造“绿色——
—理想·发展”
的阳光教师文化
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
发展,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是关键。良好
的教师文化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
保障,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境界、
教学风格形成的核心所在。塘厦中心小
学以“绿色——
—理想·发展”为宗旨,
建立“博爱、善导”的阳光教师文化,
制订《阳光教师培养规划》,建立“普
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
师”塔式师资培养模式,逐渐培养一支
善于传播阳光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近
年来,学校教师依据《塘厦镇中心小学
阳光教师标准》,强化思想,转变观念,
鼓励教师要像播撒阳光一样传递爱,尊
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
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
程中成为会合作、情感丰富、懂得自我
完善的人。同时,学校引导教师放下所
谓的“师道尊严”,积极成为学生学习
的伙伴,让学生在师生心灵碰撞、情感
交融中健全人格,发展个性,从而促进
师生的共同发展。
五、构建“青色——
—丰富·和谐”
的阳光课程文化与课堂文化
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深
化与拓展。塘厦中心小学追求“两课文
化”与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和匹
54
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