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a) 单孔跨径:桥梁单独某孔的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桥和板式桥,它是以两桥墩之间桥中心线 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长度为准,拱桥标准跨径是主拱圈两拱脚 (中轴线)两点间的距离。
2、 多孔跨径总长:梁式桥、板式桥涵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涵为两岸桥台内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车道长。
3、 漫水桥 允许洪水,设计洪短期淹没桥面的公路桥跨结构。
4、 过水路面 用加固路基及路基边坡的方式,允许洪水期水流从路面上流过的排水构造物
5、 倒虹吸涵洞 当横跨公路的沟渠,水面与路面高度相差不多修建明涵或设渡槽均无法满足要求时,为避免渠路干扰,利用倒虹吸原理修建的排水构造物。
6、 渡槽 当横跨公路的沟渠很高,在其下足以保证行车净空时,在公路上空架设的横向排水构造物。
7、 明涵:当涵洞洞顶填土高度小于0.5m时叫明涵。
8、 暗涵:当涵洞洞顶填土高度大于或等于0.5m时叫暗涵。
9、 无压力涵:涵洞入口水流深度小于洞口的高度,并在洞身全长范围内水面都不触入洞顶,洞内具有自由水面,叫无压力式涵洞。
10、 半压力涵:涵洞入口水流深度大于洞口高度,但在洞身全长范围内(进水口处除外)都具有自由水面,叫半压力式涵洞。
11、 压力式涵:涵洞入口水流深度大于洞口高度,并在洞身全长范围内都充满水流且无自由水面,叫压力式涵洞。
12、 阶梯涵:当沟床纵坡陡,为适应地形,将洞身做成台阶形式,涵管分节,基础平直的涵洞
13、 斜坡涵:在斜坡上设置涵洞,有时业可将基础斜置,并设置齿墙嵌入地基,以抵抗滑移
14、 坡桥:小桥在立面上布置时,当桥面纵坡大于3%时叫坡桥
15、 径流:陆地上的降水流到河流、湖库、沼泽、海洋、含水层或沙漠的水流通称
16、 迳流形成法 是从分析汇水区形成和地面迳流的因素着手
17、 形态调查法 通过建立形态断面,进行洪水调查
18、 直接类比法 此法是当公路路线所跨越同河沟上、下游附近存在原有小桥涵时,可通过对原有桥涵的泄流等情况调查
19、 暴雨推理法 运用成因分析与经验推断相结合的方法
20、 斜交斜做:洞口帽石方向与路线方向平行;
21、 斜交正做:洞口帽石方向与涵轴线方向垂直。
22、 多孔跨径总长各孔标准跨径的加起来
23、 汇水面积指的是雨水流向同一山谷地面的受雨面积。跨越河流、山谷修筑道路时,必
须建桥梁和涵洞
24、 流域面积 流域周围分水线与河口(或坝、闸址)断面之间所包围的面积
25、 设计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水或管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
26、 临界流:当明渠中水流受到干扰微波后,若干扰微波向上游传播的速度为零,这正是急流与缓流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分界
27、 缓流:当水深大于临界水深时,水流的流速小于临界流速
28、 急流 当水深小于临界水深时,水流的流速大于临界流速
29、 临界流 当流速为临界流速时
30、 自由出流:当下游水深小于或等于临界水深的1.3倍时,桥下为临界水流状态
31、 非自由出流:当桥下游水深大于临界水深的1.3倍时,由于下游水位的顶托作用,桥下临界水深被淹没,桥下水深即为天然水深,形成非自由出流
32、 八字墙洞口:涵台两端由敞开斜置八字墙构成的洞口
33、 挑坎 建在泄水建筑物末端、能将下泄的高速水流向下游抛射的、具有一定反弧半径和一定角度的坎
3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桥涵结构或其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应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3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桥涵结构或其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36、 作用 施加在结构上的一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因其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37、 作用标准值 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采用的各种作用的基本代表值,其值可根据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定
38、 正翼墙 是向涵轴线外侧方向倾斜ß角的翼墙
39、 反翼墙 是向涵轴线内侧方向倾斜的翼墙
40、 大翼墙 是涵轴线路中线相交为锐角侧的翼墙
41、 小翼墙 是涵轴线路中线相交为钝角侧的翼墙
42、 锥形护坡 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载到
43、 整体式基础 一般为矩形基础,其尺寸通常是由上部结构的大小而定,而不受地基承载力的控制
44、 分离式基础 单独修筑在各涵台下基础联合成整体式基础
45、 刚性基础 当基础材料抗拉强度较低时,其结构尺寸可以不满足抗弯曲强度要求,计算中可不计其弯曲变形
46、 柔性基础 在荷载作用下应考虑其变形者
47、 跌水井洞口:当天然河沟纵坡大于50%或路基纵断面设计不能满足涵洞建筑高度要求、涵洞进出口开挖大,以及天然沟槽与洞口高差大时,为使沟槽或路基边沟与涵洞进口连接,常采用跌水井洞口形式。其形式可有边沟跌水井洞口与一字墙跌水井洞口两种,前者主要适用于内侧有挖方边沟涵洞的洞口,后者适用于一般陡坡沟槽跌水。跌水井洞口仅适用于涵洞进水口。
48、 扭坡式洞口:为使洞口与人工灌溉渠道水流顺畅,避免产生过大的水头损失或减小冲刷或淤积,用一段变边坡的过渡段设于洞口与渠道之间,即构成扭坡式洞口
49、 顶推法施工:为避免在涵洞施工中进行大开挖,或为保证已完成路基的完整性,常采用顶推法施工。
50、 填埋式施工:先安装涵洞,然后再在其上分层填筑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