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籽骨轴位摄影法及其应用价值
张志刚¹ 李珍萍² 李建桥¹
(1北京军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邮编:100700
2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 邮编:100034)
目的 X线投照教材对足籽骨摄影的介绍较少,工作中摸索足籽骨轴位摄影法,为足籽骨疾病的检出,明确相邻结构关系提供影像支持。
材料与方法 患者俯卧摄影台,被检侧踝部用沙袋垫起,足趾紧靠暗盒,趾跖关节极度弯曲,使拇趾最突处与暗盒垂直,暗盒垫高与足长轴垂直,第三跖骨头置于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拇趾趾跖关节垂直入射。
影像所见:主要显示足籽骨影像及跖骨头轴位像。籽骨位于跖骨远端,边缘及骨小梁清晰可见。
讨论 足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来,是软骨化骨形成的骨块,位于肌肉和趾跖关节间,有消除肌
腱与骨面摩擦和加大肌肉牵引力量改变肌腱受力方向的作用。男性足籽骨骨化开始于11~12岁,女性则始于9~10岁。在生长期,第1和第2远节趾间关节周围是不应该存在籽骨的。在成人期的跖籽关节为真正的滑膜关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通常两侧籽骨的数量和分布并不对称,且极少见内侧籽骨的缺如。足籽骨最常见于第一跖骨头的跖侧,偶见于2~5跖骨头和近位拇趾远端。足籽骨多少不定,以第一跖骨部籽骨最多,有报道单足最多可达5个。足籽骨在x线上表现为椭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一般情况籽骨无症状,对籽骨骨折、脱位及坏死情况的诊断主要通过籽骨轴位摄影来实现。轴位平片对诊断籽骨骨折具有重要意义。其发病机制为坠落或跳下引起直接创伤(尤其芭蕾舞者)、急性过伸损伤(踢足球)和长距离行走而致的反复应力作用。籽骨骨折的平片征象为边缘锐利、形态不规则或锯齿状,骨折断端明显分离、碎裂、骨痂形成,也有籽骨骨坏死的情况,此为特发性可无明显创伤史,其典型平片征象为,斑片状骨质疏松、密度增高、骨碎裂。籽骨因参与滑膜关节的构成,故可发生系统性风湿类疾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出现虫蚀样骨侵蚀改变,严重的肢端肥大症或进展期患者均伴有籽骨增大,老年病人只有借助CT才能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