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
一、多音字
圈 quān 圆圈 圈套
号 háo 号叫 北风怒号
juàn 羊圈 圈养
hào 号码 符号
嚼 jiáo 咬文嚼字 细嚼慢咽
扎 zā 包扎 捆扎
jiào 倒嚼
zhā 扎破 扎眼
jué 咀嚼 耐人咀嚼
zhá 挣扎 垂死挣扎
二、字词解释
追掉:沉痛地怀念(死者)。
致敬:向人敬礼或表示敬意。
爱戴:敬爱并衷心拥护。
爱抚:疼爱抚慰。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三、近义词
追悼——哀悼 惊异——诧异 爱戴——尊敬
羞愧——惭愧 悔恨——懊悔 慈祥——慈爱
枯瘦——消瘦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张冠李戴——颠倒是非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四、反义词
羞愧——自豪 爱戴——憎恶 团聚——离别
慈祥——严厉 深奥——浅显 枯瘦——健壮
详细——简略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饱经风霜——养尊处优
五、词语搭配
两本书 复杂的内容 报警风霜的脸 详细地解说
一摊血 艳丽的色彩 紧张动人的情节 马马虎虎地读书
一些钱 慈祥的表情 自然而和谐的美 匆匆忙忙地赶回家
一滴泪珠 愉快的表情 又高又直的鼻子 清清楚楚地记得
一条皱纹 低微的声音 难以忍受的痛苦 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六、作者简介
周晔,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代表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故家的败落》。
七、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八、段落大纲
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1):写人们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写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4—13):写伯父鲁迅先生和“我”笑谈“碰壁”。
第四部分(14—16):写除夕的时候,伯父和爸爸替“我们”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
第六部分(26—27):写伯父关心女佣。
九、词句赏析
1.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赏析:“许多、数不清、大大小小、堆满、各色各样”等词语表明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极高。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赏析: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排比句式刻画了“我”非常难过的心情。
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赏析: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赏析:“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所以“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所以“我”决定端正学习、读书的态度。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赏析:《表》是前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还有其它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伯父送“我”书,一方面是鼓励“我”多读书,多读好书;另一方面是帮助“我”培养认真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