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洛阳画家李兰和她的渐悟过程
丁一
很多人知道李兰(李春兰)这个名字,大都始于近年的国内各种美术大展,往往是先看到了她的作品,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她获奖的消息,而后才“按画索人”,回到洛阳重新认识她——我也是。
■以画结缘 初见幽兰
2009年7月12日,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开幕式在郑东新区河南美术馆举行,我与朋友相约前往。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同时也全国第十一届美展(五年一届)的选拔赛,省美展各画种的一等奖将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美展。
那天,画展盛况空前,人潮涌动,原本宽敞的展馆竟显得十分局促。随着人流被人推挤着前行,我只能是走马观花,容不得仔细欣赏。第一个展厅里是评委们的特邀作品,在进入第二
个展厅的时候,一幅工笔作品映入眼帘,画面里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的身体仿佛瞬间被电流击穿,竟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为了这份感觉,我特意回来仔细欣赏:作品背景为唐朝仕女,以传统壁画的手法表现,让人如时光穿梭,梦回大唐;画面左上方天空中飞翔着姿态各异的女孩,又让人想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一些遥远的梦想终归可以实现,让人不由得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中间的实景,则是两位充满现代气息、几与真人等高的都市少女,其中一个少女丝巾束发,一手牵一只宠物狗,另一手打着手机,仪态悠闲,从容静雅;另一个蓝衣少女似乎在与壁画里的唐人对话。画面左右上方均有蝶恋花,被刻意淡化处理过的牡丹花,仿佛在散发着清香;中间上方丝网栅栏后一个少女,仅露头项,面容淡然双眸上扬,身在篱内却又似想破壁而出,反映出现代都市人的内心渴望回归自然的共同心愿……整幅作品将过去、现在、未来在同一个平面上结合起来了,不是穿越,胜似穿越。
作品下方的标签上注明了作品的名字《走过走过》,作者是洛阳画家李春兰——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李兰的画,第一次知道“李春兰”这个名字,内心却毫无陌生的感觉,画中熟悉的洛阳元素和意象,已经传递给我足够多的信息。
■相逢偶遇
回洛阳之后,我曾多次和书画界的朋友谈起李兰,不过大多人对她并不很了解,只知道她是在洛阳师院任教。我上网搜索李春兰的资料,竟也是少得出奇,只查出了她1972年生于郑州,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在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任教,其他的信息则少得可怜。
有缘自会见面。一年多后的一个聚会上,有朋友指着一个长发及肩、圆脸大眼的女子向我介绍说:“这是李兰”,我竟脱口而出:“你是李春兰!?”
她大睁了双眼看着我:“你怎么知道我身份证上的名字?你是我小时候的同学吗?”原来,她来洛阳后名字一直是用的李兰,包括她学校的很多老师也不知道她参展时所用的身份证名字。
我说我感觉你就是李春兰,去年在河南省十一届美展看到过你的作品,印象很深。我说,我查过你的资料,只是没查到。于是,我把看到那幅画的情景和她一一道来。她笑了笑说:“没你说得那么好。”,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那幅画后来又给她带来了更大的荣誉。
■自幼学画 家学渊源
以画结缘,我们慢慢开始熟悉,我也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了李兰和她的画:
李兰出生在郑州金水区一个叫庙李的村子。受酷爱绘画的父亲的影响,五六岁时,她就经常拿着父亲的画笔在宣纸上描描画画。父亲看她画的花花草草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也就有意的培养她。等她稍大一点,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给她报了郑州市青少年宫曹新林老师的书画班,跟着系统的学习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和李兰一起学习的,都是十七八岁的准备高考的学生,只有她一个小学生。
“那时候,我自己骑着我爸爸的自行车,去人民公园那儿上课,一到放学,就数我骑车跑的最快”,回忆那段时光,李兰笑着说:“一起学画画的大孩子们都还追不上我呢。那时候马路上人、车没有现在多,要搁现在,十一二岁的孩子骑着28″大自行车,晚上一个人跑十几里来回去上课是不可想象的,家长要担多大心哪!”
就这样,小小的李兰,骑着大大的车子,一直跑了好几年。那时候,她住在郊区,家里还有几亩地,孩子们放学后还要帮着家里干点农活。然而爸爸对她很是偏爱,非常支持她学
画画,就不让她下地,只让她在家做饭。说到做饭,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做米饭可不像现在有电饭锅,而是先把米饭煮个半熟,然后把水控干,再放在篦子上蒸。我往往是因为画画而忘记了锅里的饭,把锅里的水熬干,锅底烧坏是常有的事。”
■放弃实惠,苦苦修炼
高中毕业后,恰逢河南省书画研究院成立,已经小有名气的李兰就凭自己过硬的专业进了研究院,有了令同龄人非常艳羡的工作。院领导让她负责河南省书画研究院的窗口——设在河南国际饭店一楼高档商品部的画廊工作。
那时候,她的主要工作是卖研究院画家的作品,当然还有她自己的画。因为是当时很少的几家涉外宾馆之一,那时候李兰负责的画廊生意很好,有时候一天能卖几千块钱,每天经手的美元、马克、英镑、兑换券啥的都有。“两点一线”的生活持续了两年多。因为工作忙碌,李兰很难安心画自己的画,她渐渐厌烦了这样简单重复忙碌的日子,感觉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于是,她就动了想出去学习的念头。
那时候何家英老师在天津美院任教,已经是名满天下,李兰就自己先去了天津美院,去找
何家英教授,可惜没见着,她给何家英留了一封信,表达了仰慕之心和拜师的想法,然后返回郑州。
当时,她负责的画廊效益不错,她要走了,一时还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经营。于是,当何家英老师的回信和来电后,研究院向她隐瞒了这些。 最终李兰还是选择辞去了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和当时已经很不菲的稳定收入去天津美院继续读书深造。
我问李兰:“后悔过辞职吗?”
她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不辞职的话,现在肯定已经发了大财,赚了很多钱了,也可能早就有了自己的画廊,也可能已经移居国外了……但是,肯定没有现在这样的绘画水平,我喜欢画画,钱无所谓多少,能够吃饭就行了,也没啥可后悔的。”
就这样,1995年的夏秋之交,李兰辞去了工作来到了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何家英老师对李兰很是照顾,把她分到了助教班(班上只有十个人,基本跟读研差不多),给她找了很多专业书籍让她看,还把自己的画板让她使用。为了让李兰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何家英老师在给本科班上课的时候,都带着李兰,让她随本科班学生一起听课。有一次李兰自己画了
一张素描的老人头像,何家英老师看到后赞不绝口,马上就把那张作品拿到了本科班课堂上,当做范本让学生学习,这让那班的学生对李兰刮目相看,一下课就纷纷围着李兰讨教。老师的鼓励,让李兰更有自信了,同时,她学习得也更刻苦了。
她说,在天津进修时,一般是上午上人体课,一上午要画五六张比较精细的类似于素描那样的速写作品;下午一般是自己搞创作,有时同学们也兑钱请模特继续练习速写;更多的时候,是同班级的10个同学轮流做模特,大家来画。这样,每天都要画十几张速写,常常是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宿舍,大家再交流一下当天的心得,真正睡觉时,也基本就是午夜零点左右了。第二天早上六七点起床,就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吃过午饭后,趴在课桌上就能睡着,补充半小时、一小时的睡眠。
我问她:“觉得苦吗?”
她笑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画画是我最大的爱好,乐在其中,倒也不觉得苦,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上课,我还要自己画点商品画,换取学费和生活费。离我们学校不远有个文化街,里面是书画市场,我没去学校之前就能画画,我每个月画了画换五六百元钱,够自己生活费,再买点学习资料笔墨纸张啥的。”
我说:“那你挣的可不少了,那时候一般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两三百块钱。”
“我也不知道多少,就是够花就行了,我那时对钱没概念。我的画是我们班卖得最好的。”她笑了笑,然后接着说:“当时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名重一时的大家:何家英教授教我们工笔人物;霍春阳教授教我们写意花鸟;白庚延教授教我们山水;李孝萱教授教我们写意人物;杨德树教授教我们书法篆刻……现在这些老师都带博士生了,很少给本科生上课。如今的学生,可没有我们那么好的学习机会了。白庚延老师,也于2007年11月15日去世了……”说到此处,她眼睛红红的,声音低沉呜咽。
三年的时间转眼即过,1997年夏末,学成归来的李兰又回到了郑州。郑州画院的领导得知她进修结束,希望她能到画院工作,她说还想到北京去进修,事情就暂时搁置了下来。1998暑假,看到北京蒋采萍岩彩画短训班招生的消息,她就又忍不住报名去学了俩月。
在郑州停了一年,她攒够了学费,1999年9月,她又踏上了北上的行程,去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到了中央美院以后,她的感觉大不相同。用她自己的说法是:在天津美院,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基本的技法;到央美,又更进步一步完善了技法,但更主要的是思想所受到的冲击,感觉是在变法一样,原来的很多想法、思维都发生了变化,眼界也开阔了,接
受了很多的新东西。
■植根洛阳 文化浸染
2000年底,从北京进修回来后,李兰结了婚。一年后,儿子降生,她带着儿子来了洛阳,以外聘教师的身份在洛阳师院代课至今,一晃眼就已是十多年过去了。
生了孩子后,工作、家庭,各种事情非常繁忙,然而无论多忙,李兰也没有停止画画。没有大块的时间,她都是在收拾完家务,晚上孩子睡着以后再拿起画笔……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李兰说。以前在学校时学到的东西,当时没理解,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有些人,有些事,不一定哪天就会给自己新的刺激,就感觉自己脑子开窍了一样,很多原来百思不解的问题,也都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她把生活、生命的感悟转化为对绘画的理解,每天都有新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融入了作品之中。
她说:“这就像很多人喜欢记日记一样,把每天的想法、事情用笔记到本上,我也是,只是我记录每天日记的方式是作画,我的画,就是我对人生事件和阅历的记录。”
来到洛阳后,李兰爱上了这片厚重的土地,她承载的华夏文明让人心驰神往,不胜枚举的民俗和古迹,更激发了李兰的艺术灵感。
说到这些,李兰明显的有些兴奋:“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城,这里发生过很多改变历史的事情,更有影响中国人文化思维的两次伟大相会: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二人的相会代表和产生了中国本土的两大宗教----道教和儒教,儒道文化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天宝三年四月,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中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在洛阳相会,铸就了中国诗歌史上最为璀璨的时刻。 我感觉我是来洛阳朝圣、修行来了。我希望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和记录洛阳的历史、现在和我所期盼的美好未来,细心的人可能会从我的作品里发现很多的洛阳元素,牡丹花,龙门石窟……
“我是画人物的,这些年我专门去看过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永乐宫壁画,还有巩义石窟寺的北魏石窟的造像,回来后,再对比看一下咱们龙门的佛像,就会发现无论是造型还是雕工,龙门的石刻艺术都美到极致:造型饱满,线条流畅,更有张力,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站在石窟跟前,看着宝相庄严而又面带微笑的卢舍那大佛,我心中很是激动,不由自主的心跳都在加速,这么浩大的工程,放到现在也是不易,千年之前的
人们是何等的伟大和智慧!因为这些文化元素已经融进了血液,在创作中自然而然的就借鉴了进去。这些在《走过走过》《河洛逸韵》《浮华》《昨天的日记》《流年与君共从容》《中原风》《古都春韵》以及《风筝系列》等作品里面都有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