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长命锁民俗渊源初探

更新时间:2023-06-07 23:40:07 阅读: 评论:0

传统长命锁民俗渊源初探
作者:陈国玲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1
        要:儿童长命锁的最早形式是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战国时期的一个项圈。其后各朝代的儿童长命锁缓慢发展,至明清达到鼎盛期,后转向衰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长命锁再度流行,却失去了赋予其灵性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内涵。如何避免传统长命锁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智慧成为昨日烟花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通过梳理传统中的汉族地区儿童长命锁的民俗渊源和流传文化,希望引起对传统银饰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长命锁;民俗文化;符号
        在黄金饰品一度占据主位的历史里,银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角。自古至今,人们用银碗、银筷、各种银器储存食物和水;佩戴各种银饰来美容保健和装饰自身。据《本草纲目·金部》记载:生银,味辛,寒,无毒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该类记述反映了银的特性以及具有驱除人们体内毒气的功效,且古人常用银器试毒。在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黄金太过闪耀,其金气不
是所有人能承受的,而银光柔和,适于儿童和老弱人群佩戴,并且白银能够辟邪,保佑佩戴的人不受邪气侵扰。这种说法的起源已经无从考据,但却是我国民间千年以来约定俗成的,银饰自古以来就有招财和避邪定神的作用。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给婴儿和儿童佩戴银饰的习俗。在儿童银饰上,尤其是儿童长命锁上,蕴含了大量的美丽传说和吉祥图案,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纹饰象征极大地丰富了民间大众的生活,这些物象与民间的传统思想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糅合,成为首饰民俗天空中的一颗闪耀的星。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银饰文化包罗万象,既浓缩了数千年封建统治的等级内容,又饱含了历朝历代各个民族首饰的民俗特色,尤其是历代的民间银饰,历经捶打、煅烧、雕镂和打磨等一系列的工序,蕴藏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感情和祝福,代表了民间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盼,附于其上的深厚的民俗赋予它们时代的灵气与特色。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3:4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5240768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传统长命锁民俗渊源初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传统长命锁民俗渊源初探.pdf

标签:儿童   银饰   传统   民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