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诗人在香港:盖瑞·施耐德”活动纪实
2012年“国际诗人在香港
盖瑞·施耐德"活动纪实
——兼评《水面波纹——盖瑞·施耐德诗选》
陈杰向瑜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盖瑞·施耐德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与东方古老文化,尤其是佛教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4月,他来到香港参加“国际诗人在香港”活动,是该活动邀
请的第四位国际诗人,为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关键词:盖瑞·施耐德;国际诗人在香港;水面波纹
“水面上起波纹——中天之时西渡日本修习禅宗。施耐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这是银色的三文鱼在下面游过——不同于经历以及他与东方文化的渊源,为本次“国际诗人在香港”
微风漾起的波纹”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摘自施耐德《水面波纹》虽已82岁高龄,施耐德依然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他身材不高,银白色头发和络腮胡,一身休闲打扮,偶尔戴2012年4月,“国际诗人在香港”迎来了其活动开始以上老花眼镜。态度和蔼,言辞平和、幽默,不大却深邃的眼来的第四位国际诗人: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盖瑞·施耐德。睛偶尔带点狡黠的微笑。施耐德看上去并不异于美国加外I 笔者有幸获邀全程参与了施耐德在港活动。大学的一名老教授,只有粗糙脸上斧凿刀刻般的纹路透露“国际诗人在香港”是一个兼具学术性和公益性的大出他饱经风霜的人生经历。型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东亚
研究中心主办,旨在“使学生施耐德的“国际诗人在香港”之行,日程紧凑,活动丰开拓视野,激励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文学成为香港日常生活富。4月21日上午,与香港诗人座谈;21日下午与读者
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2010年秋开始,“国际诗人在香面,现场朗诵、答问及售书签名;22日晚,与香港中文大学港”活动每年邀请两位当代著名诗人来港,举行诗歌朗诵诗歌工作坊学生座谈;23日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诗会、专题座谈会、公开讲座、售书签名等一系列活动,迄今已歌朗诵会。参与活动者既有学者和诗人,也有普通市民;既有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美国诗人迈克·帕尔玛(Mich就l 有稚气未脱的青年学子,也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其间还Palmer)、俄国诗人德拉戈莫申科(Arl【adii D ragom oshc hen.有众多的中外人士和媒体记者。这些足以说明施耐德巨大ko)先后受邀来港。的吸引力。
作为第四位受邀来访的国际诗人,施耐德不仅当之无本次“国际诗人在香港”活动的一场重头戏是施耐德愧,而且备受关注。他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已出中英对照诗选《水面波纹》的发行。“国际诗人在香港”活版16部诗集和散文集,获得包括美国图书奖、普利策诗歌动得到利希慎基金会资助,为每位应邀来访的诗人出版一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博林根诗歌奖在内的众多重要本双语对照诗集,从而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国际诗人在诗歌奖项。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香港’丛书”。根据活动发起人、诗人北岛撰写的“‘国际诗
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曾在轰动一时的旧金山“六画廊”诗人在香港’总序”:
歌朗诵会上与金斯伯格同台诵诗,他还是凯鲁亚克小说《达
摩流浪者》主人公贾非(Japhy)的角色原型,被凯鲁亚克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为每位国际诗人出版一本双为“美国文化的新英雄”。他与东方古老文化,尤其是佛教语对照诗集。这套丛书具有经典性意义。对香港以至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翻译过唐代僧人寒山的诗歌,了解汉语世界会产生深远影响。编选原则如下:一、第一流中国道家、儒家甚至墨家的思想,并在“垮掉的一代”如日国际性诗人的代表作;二、深谙原文与诗歌的优秀译
万方数据
海外文坛·当代文坛·2013.3
者;三、母语与译文的严格对照。皮卡》)等等。
——《水面波纹》施耐德选择迥异于现代都市文明的事物作为诗歌题
材,其重要原因在于,自然与东西方古老文化为他提供了一《水面波纹》的译者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诗人西川。个反思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参照物和别样视角。书名由施耐德亲自确定,源自书中一首诗的题目,诗集中的笔者注意到,在几乎所有描写自然的诗作中都可找到诗人诗作则由施耐德本人从其出版过的诗集中挑选,用他自己的身影。例如,在上文提及的《松冠》小诗中,读者不难发现的话说:“这是一本选集中的选集。”④施耐德喜爱并翻译过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的影响。这本诗集的出版,其重要意义在于这是汉语世界第一但与王维诗中诗人完全隐身不同,施耐德在诗的最后一行本真正意义上的施耐德诗选集,对于中文读者全面了解施让诗人现身说法(虽然是点到即止)。这至少可以说明,施耐德诗歌创作具有极高的价值。在此之前,除了网络上偶耐德不是纯粹为了描写自然,而是思考入与自然的关系,反见的零星译诗以外,只有台湾地区曾在1979年出版由林耀思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状况和人在宇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福、梁秉钧等人编译的施耐德诗文选《山即是山》,译文来位置问题。④ 自多人之手,而大陆地区则从未有过施耐德作品的单行本。反思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可以发现施耐德与欧美现代《水面波纹》包含46首诗歌,其中45首选自《砌石》主义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然而,施耐德的不同之处,或者说(Riprap)、《偏野》(111e B ac k country)、《观浪》(Reg州ing反传统以及创新之处,在于他独特的反思视角和方式,这就Wave)、《龟岛》(Tunle Isl
arId)、《斧子把》(Axe HaIldles)、是东西方古老文化,尤其是佛教禅宗思想。
《无性》(No Nature)等诗集,另有一首《夜晚故事》(stories据施耐德在本次活动售书签名现场回顾,他与佛教的
in th e Night)为新近作品。由于篇幅原因,入选诗集的作品结缘发生在他12岁的时候,当时他在杂志上读到一篇介绍多为短、中篇,没有选入长诗。(2)佛教的文章,立刻被佛教尊重一切生命的信条所吸引,感觉
《水面波纹》选诗的创作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从上世较于佛教“众生平等”的信念,基督教“十诫”就显示出伦理
纪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诗集涉及的主题广泛,涉及自价值的缺失。这一事件对施耐德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然、宗教、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因此能够较为全在收录在《水面波纹》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他新近创作的《夜面地反映诗人创作生涯的全貌。晚故事》一诗中,施耐德对基督教教义提出了真截了当的批从诗集《水面波纹》显现出来的是一个多面的施耐德,判,指出:“《圣经》的‘不得杀戮’遗漏了其他的生命王国,无论是在诗歌内容、主题思想方面,还是在诗歌创作技巧方还有那个,不能要‘当我面,无他神’之类,那种对权能面。迄今评论家们贴在施耐德身上的“标签”可以用“繁的深深的焦虑和嫉妒和钦羡,这是什么神? ‘西方称杂”来形容:自然诗人、垮掉派诗人、禅宗诗人、后
浪漫诗人、耶和华的那个神,的确不凡。但是太坏,他竟大言自己是世生态诗人、政治诗人不一而足。那么,如何从整体上把界的造物主。” 握施耐德呢?这本诗集的面世无疑为广大
读者提供了一个“众生平等”只是施耐德反思现代伦理价值观的起点,很好
的机会。随着他对佛教禅宗思想理解的深化,他将尊重一切生命的
笔者认为,施耐德透过其创作表现出来的首要关注,是思想延展到了尊重一切生命和非生命。这主要得益于他对如何认识自己(也即人自身)、认识在整个宇宙生态系统中佛教缘起说、空论和禅宗心性思想的吸收。佛教缘起说使自身位置的问题。这归根结底是一个身份认同(identity)的施耐德初步认识到人与万物的相互依赖性,而大乘佛教空问题。施耐德曾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认识我们在哪论和禅宗心性思想则使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了哲学上里,这也是印第安人对身份的追寻,一种位置感。”在施耐德的依据。的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龟岛》中有一首题为《松冠》的佛教空论主张,由于宇宙万物皆为因缘和合而生,则其小诗,⑧其最后一行是:“我们知道什么”,这句话被“垮掉的本质是“空”,均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其重要推论在于,如果一代”研究权威恰特兹看做是“这一文学群体所有作家的宇宙万物并非实有,则其本质上是一样的,并无区别。如果根本创作动机”。要区别万物,那么区别只不过是观念上的区别,而且这种区诚然,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占据了施耐德诗作的很大别是一种谬见。因此,对待宇宙万物的正确方式,应该是以部分,这自然与诗人的经历、与他对自然的天然
感情、与他一颗“清净心”如其所是地看待事物(e t}lings a s t}Ie y 钟情的印第安古老文化和佛教禅宗文化有关。但是,如果are),也就是禅宗“见山三阶段”所言的最高阶段——“见山全面研究施耐德诗作,我们就可以发现,他的绝大部分诗歌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很明显,要达到这种至高境界,关键题材远非“自然景物”可以概括,它实际上是包括了自然景在于获得这样一颗“清净心”。于是我们看到禅宗的心性物在内的与现代都市文化相对应的一切事物,如乡村生活思想和修行实践。禅宗强调的是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所(《公共浴池》)、异域风情(《东寺》、《柿子》)、真诚的人际谓“本心”、“本性”,都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空、无关系(《收工以后》、《给罗宾的四首诗》、《十二月在八(不是虚无),这也是所谓的“自性”。用哲学话语来说,自濑》)、手工劳动(《又蠢~回》、《烧窑》、《整修58年威利式性既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同样也是人的本体。于是,在万物
万方数据
2012年‘‘国际诗人在香港:盖瑞·施耐德”活动纪实
本性空无的基础上,自然与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了主解他在政治上的反独裁、反战、反核武和无政府主义倾向客分离。(《公共浴池》、《在日出之家》、《核弹测试》),在伦理上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施耐德一方面认为人与自然是一反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保护思想(《母亲大地:她的鲸鱼个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同时他又十分强调人与们》、《明日之歌》),在文化上的反基督教、
多神论思想(《火自然具有各自独立的价值。换言之,在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畔读弥尔顿》、《佛母,天后,太阳之母;摩利天支,黎明女藩篱的同时,他主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这一问题,笔者神》)。
试举《水面波纹》一诗的最后一节予以说明:“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真正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了吗?我们真正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了吗?这或许旷野是施耐德提出的问题,也或许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它不是孤独的房屋。以问号结尾),而是一个反讽,因为我们离真正的“知道”还旷野中小小的房屋,差得太远。施耐德说过:“真正的诗歌行走于可说与不可说
房屋中的旷野。的边缘。”(ne R eal work)诗歌有如禅,参透需要体会,需
两忘。要感悟,需要洞见。正如水面上的波纹,施耐德的诗中蕴藏无性着太多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去领会。
两聚,一个巨大的空屋。
注释:在充满禅意的诗行中,诗人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
系。很明①本文中的引文,除非特别说明,皆为2012年“国际诗人在香港” 显,“旷野”(讷ld)代表自然,“房屋”(hou)代表人的世界。活动中施耐德的原话译文。
“旷野中的房屋”和“房屋中的旷野”说明人与自然既相互②在该书的“译者序”中,西川提及“施耐德最重要的长诗之一
《溪山无尽》(Moun“鹏鲫d It i v e m w汕out End)”,批评有人不知道其独立又相王:依存的关系。“两聚”是指它们是一个整体,构
题名来自宋代山水画卷《溪山无尽图》,而误译作《山河无尽》、《山水成“一个巨大的空屋”。这里,“巨大的空屋”是指包括人与
无边》之类。
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5)同时,“两聚”也表示两者都是
③《松冠>译文:蓝色的夜/霜霭,空中/明月朗照/雪之蓝令松冠/客观存在。“两忘”则强调两者各自的独立性,同时也表示弯垂,融入/天空,白霜,星光。/靴子的吱嘎声。/兔迹。鹿迹'/我们知两者都无须刻意区分。“两聚”和“两忘”之间夹着一个核道什么。心词“无性”(no—n砒ure),说明以上阐释的依据。在本次④在与笔者的交谈中,施耐德曾说:“我不是隐士。”其含义是,他
“国际诗人在香港”活动期间,施耐德专门说到“无性”的来不是出世之人,更不是避世之人。源。他从日本禅师那里学到“本性即是无性”(1’me nature⑤ec o sy st e m(生态系统)词源:“e c o”来自希腊文“o i k
os”,意为“房is n o nature)的道理。在诗中,他故意使用双关语,一是外在子”。
的“自然”,二是内在的“本性”。他希望读者体会到,宇宙
(作者单位:陈杰,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向瑜,贵万物,包括人、动物、江河、岩石,都是没有自性(lf—na.
ture)的,因而也不应刻意加以区别对待。这首诗说明,人是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自然的一部分,又是从自然中分类出来的独立本体。自然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美国‘垮掉的一与文明,既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又是各自独立的。生态代’之东方宗教精神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系统是一个整体,同时也应保持一种多样性存在。10)(J A75200l;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2011年度规划这就是施耐德的生态伦理思想,它延展开来形成了施课题“加里施耐德对禅宗思想的运用”成果,课题编耐德的世界观,那就是:尊重一切生命和非生命、自由、平号:SW—G201101) 等、和而不同。这一世界观贯穿于整个创作,反映在他的历责任编辑黄莲史、社会、政治、文化观等各个方面,藉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