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宇文所安杜诗阐释中的作者观

更新时间:2023-06-07 22:23:53 阅读: 评论:0

第40卷第6期玉林呷范学饥学掖(哲学社会科学)Vol.40No.6 2019年JOURNAL OF YULIN尸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试论宇文所安杜诗阐释中的作者观
□刘珍艳',刘纪荣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2.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在西方作者观从神的代言人、作者主体、作者边缘化,甚至到“作者死了”的不断演变背景下,当代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其杜甫阐释中,表现出对待"作者死亡”和"作者主体地位”两种极端的一个中间立场,对作者、
文本以及读者三个要素在文本意义生成中的作用都给予观照,作者观与后经典叙事学家詹姆斯•费伦大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宇文所安;杜甫;作者观
[中图分类号]10-0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我国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圣”和“诗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典范。杜甫诗歌早于1741年从法语转译成英文,"19世纪起引起庄延龄(Ed­ward Harper Parker)、翟里斯(Herbert A•Giles)、洪业、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等西方汉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以下简称"宇氏")的《盛唐诗》(T/ieGreatAgeo/'C/ii-ne Poetry:the High Tang,1981)和《杜甫诗》(The Poetry of Du Fu,2016)是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盛唐诗》对杜甫予以专章讨论,开篇就给出了“杜甫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的髙度评价,并在深入细读杜诗的基础上,审视了杜甫与传统的关系,论证杜甫的独特性——“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另一本翻译著作《杜甫诗》历时八年,共六卷,重九磅,是学界关于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译。
本文侧重宇氏文学研究著作《盛唐诗》中的杜 诗专章,剖析宇氏在其阐释话语中所表现出的作者观。笔者发现虽然宇氏的阐释方法主要呈现出“新批评”的范式,但他并没有和“新批评”持一贯的肯定“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在阐释中的必要区分,其
[文章编号]1004-4671(2019)06-0097-06
作者观,而是在应对西方“作者死亡”和“作者主体地位”两种极端时选择了一个缓冲地带。而且,他认为作者是有"真实作者"(the flesh and blood author)和"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之分,其作者观与后经典叙事学大有相似之处,这大大规避T“新批评”范式的局限性,丰富了宇氏的杜诗阐释谆吾。
二、西方作者论的演变
在详细论述宇氏的作者观念之前,需重新审视“作者”这一看似意义明确实则内涵极其丰富的词条。虽然作品产生之时作者便应运而生,但西方批评家对作者的认识总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趋势:作者主体论—
—作者边缘论——者死了。
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中后期,作者的主体地位不断确立,并随着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的膨胀,达到顶峰。作者理论源起于柏拉图。他认为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0他们能写出优美的诗歌是凭神力附体而涌现的灵感,不凭诗人的技艺,因此,诗的本质是神的话语,而不是人的制作叫亚里士多德对作者的认识表现出理性主义的倾向,肯定作者的创作性和自主性,认为作者的“见识、美德和好意”左右着读者对文本的认识,內作者对
【收稿日期】2019-08-16
【作者简介)刘珍艳(1995-),女,湖南茶陵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刘纪荣(1968-),湖南茶陵人,博士,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社会文化史。
97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2:2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4783368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试论宇文所安杜诗阐释中的作者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试论宇文所安杜诗阐释中的作者观.pdf

标签:作者   中国   研究   阐释   主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