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之作者

更新时间:2023-06-07 22:20:49 阅读: 评论:0

第三次课 作者
一、作家与权威(启蒙者):
a、权威身份、Author:权威  作者源于拉丁文动词augere,意思是“使生长”(to make grow)或“生产”(to produce),同时,它又与权威和权威行为联系在一起。
b、启蒙(enlightenment):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摆脱恐惧,树立自主……启蒙的纲领是要唤醒世界,驱除神话,并用知识代替幻想。作家的启蒙职责是精英意识的必然产物。
二、作者与生平
1、生平经历
2、无意识:无意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无意识主要表现为笔误、口误、做梦、升华等等,用于分析作家创作的典型的无意识有俄狄浦斯等。
a、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具体应用:
a.1自由联想
无意识的自由联想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想象灵感,应用到解释“文艺动机和作品任务言行心理原因”中的“无意识”,无意识的自由联系颠覆了艺术规则。
a.2俄狄浦斯情结
b、谣言的渊薮:
三、作者:创作个性与风格
1、个性:生活个性和创作个性
1.1个性的压抑:
a、传统的权威
b、政治权威
1.2个性的发现
a、西方:浪漫主义将创作神话化,而神话的核心就是作者。
原因在于:①资产阶级启蒙个人主义的影响;②对法国古典主义创作规范的反对。
b、中国:随着文学革命和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在对古典主义的否弃和不摹仿古人等浪漫主义信条的鼓舞下,创作的观念在五四时期被凸现出来。
c、创作个性的限度
2、作者和风格。
2.1何谓风格?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2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3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2.4文体和语言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五、作家之死
1、“作者之死”:1968年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一文中,提出“作者之死”。“作者之死”是一种比喻,它并非否认作者的存在,而是对作者的绝对权威提出质疑。
2、“作家之死”的几种表现:
a、形式主义(陌生化)、新批评(意图的谬误)、结构主义(能指和所指)
意图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这是哲学家们称为起源谬见(the genetic fallacy)的一种特例,其始是从写诗的心理原因中推衍批评标准,其终则是传记式批评和相对主义。
“能指”和“所指”都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术语。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而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所指
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 符号的任意性
b、读者的崛起
c、文化的民主化
c1文化和商品:传统的作家金钱观、商业时代的作者和品牌
c2、人人都成为作家
3、作者真的死了吗?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2:2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4764868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学概论之作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学概论之作者.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创作   作家   个性   风格   作者   启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