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

更新时间:2023-06-07 22:12:31 阅读: 评论:0

- 222 -校园英语 /
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赵卿
【摘要】《大涅槃经》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这四句话当然可以从佛学上进行解释,但本文作者现在准备从翻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四句话的含义。事实上,这四句话本来是描述佛经的阅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佛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但我们却可以把这当作是佛经翻译者在理解和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本文还将探讨这四句话对佛经翻译者所产生的启发。
【关键词】奈达 鸠摩罗什 动态对等
佛经翻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出《四十二章经》算起,佛经翻译在中国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历史上也涌现了很多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比如说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等。这些佛经翻译家也提出了很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像彦琮提出的“八备”说,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与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等。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从佛经本身当中发现和翻译相关的内容。事实上,这
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作为一个伟大的圣者,其相关见解不管是否是直接关于翻译的,只要和翻译有联系,都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在一部著名的佛经《大涅槃经》中,有四句著名的话语,叫作“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本文作者现在就逐一探讨这四句话的含义和它们对佛经翻译者的启示。
首先看“依法不依人”
这是说不应该崇拜某个权威,名气大的人说的话不符合佛法,也不应该听从他的意见,另一方面,名气小的人说的话符合佛法,也应该听从他的意见。总之,谁说的话符合真理,就应该听从他的意见。当代文化翻译学派的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都认为,翻译即改写。每个译者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副有色眼镜,这副有色眼镜就是他自己的价值观念。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理解佛经的时候也都会带着自己先前的价值观念。这样,他在解释佛经的时候也会加进自己的理解,和佛经的本义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依法不依人”当中的“人”不是指别人,而是指读者或者译者自己。这句话对我们的翻译工作的启发是,翻译应该忠实于“法”,也就是原文背后的意义,而不应掺杂进译者的主观感受,换句话说,这句话是在强调翻译的忠实性,也就是严复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中的“信”。这句话是否是在强调翻译要直译而不要意译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这句话强调的是要忠实于“法”,要忠实于原文文字背后的意义。可是否是说只有字对字地直译才能达到这种忠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有时字对字地直译反而会
破坏原
文的忠实性。反而是意译才能实现真正的对等,也就是奈达所说的动态对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按照“依法不依人”这句话,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客观,并且排除任何主观因素。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了,作为一个人,译者能否真正做到客观忠实确实一个问题,因为任何人在理解一篇文章或一句话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已经具有的价值观念的框架的,完全以一种“真空”的状态来完全客观地理解一句话是一种理想,并且只是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理想。当然,要做到“依法不依人”,也就是在翻译佛经的时候忠实于佛法的本义而不掺杂世俗人的妄念,就是自己成佛。按照佛教教义,只有自己成佛,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一切事物,所谓“正遍知”,才能始终不生起谬见和妄念,并把这些谬见和妄念带进自己的译文中。佛教认为,只有一尊佛才能完全准确无误地理解另一尊佛的意思。而凡夫在理解佛语的时候,始终会带着自己的主观妄念。当然,这是佛教的教义,我们一般人不能等到自己成佛了才来从事翻译工作,但我们能做的事情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加深自己对佛经的理解,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才会使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尽可能接近佛经的本义,尽量少地掺杂进自己的主观认识,尤其是那些不正确的认识。
再来看“依义不依语”
有一句话叫作语言是意义的载体,就是说在语言背后存在着意义。这似乎是在为避免字对字地直译而
采取意译的方式开了绿灯。语言在这里指的是字面的意思,而意义在这里事实上,佛经翻译史上有文派和质派之争,而这句话似乎可以为文派的翻译方法提供依据。从另一方面来说,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言外之意是说在语言文字背后,有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翻译者要做的事情是要找出这样一个源语言语言背后的客观世界,然后给这个客观世界贴上译入语的标签,这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事实上,奈达在翻译《圣经》的过程当中是将一句一句的话拆分成几个基本的句子,然后翻译这些基本的句子,再将这些翻译好的基本句子组合成译文。这都是在遵循语言背后的客观世界。根据奈达的理论,翻译应该追求的是动态的对等,而非是静态的对等。也就是说,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应该与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相同。事实上,按照奈达的理论,是有一个超越在语言之外的意义的。这个意义是不受语言的限制和约束的,如果原文读者透过原文所体会到的意义与译文读者透过译文所体会到的意义是一样的,那么原文读者的感受和译文读者的感受就是一样的。依义不依语的代表人物是鸠摩罗什,他是倾向于意译的,如果把他的译文和梵文原文作比较,会发现他是不受原文语言形式上的束缚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校园英语 /
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在翻译《法华经》的时候,有一句话按照梵文原文应该译作“人见天,天见人”,而
鸠摩罗什把这句话译成了“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前一句话是符合字面的形式,而后者才是语言背后的真实含义,鸠摩罗什成功地捕捉到了文字语言背后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理论,文本之外是没有它物的,所以要想在语言文字背后找到独立存在的所谓意义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语言和意义是如何在一起的。一句话的意义是与说这句话的人在当时所处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一变,环境一变,一句话的含义也就随之变化。作为译者,永远都不可能回到原文作者创作原文时所处的时间和地点中去,因此他也就永远都无法再次经历原文作者创作原文时的语境和社会环境。因此,要理解到原文作者当时的真正意思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德里达似乎是持有翻译不可能论调的。这不禁使人想起佛教中的一句话,叫作“不可说,不可说”,所谓开口即错,动念即乖。真正的终极真理始终在语言文字背后与读者和译者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但佛教中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胜义谛”,与这个胜义谛相对的还有一个世俗谛,指的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也就是相对的真理,这个相对真理还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也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的,不然佛也不会说那么多的法。我们作为译者,应该努力做好这一部分相对真理的翻译工作。《金刚经》里有句话,意思是说,佛所说的法就像是渡海的船筏,等到了岸上之后,就应该舍弃船筏,不然船筏就会成为累赘。我们作为译者也是这样,应该尽量突破原文的语言文字对我们的束缚,去探求文字背后的意义。尽管按照德里达的观点,这种意义永远都无法找到,但是按照奈达的观点,这种意义是可以找到的,我们应该尽量去做。
接下来看看“依智不依识”
这句话与前面两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说我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不应该依靠表层的含义,而应该依靠深层次的含义。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智”,什么是“识”。按照佛教理论,无分别的精神状态叫作“智”,有分别的精神状态叫作“识”。但这个无分别并不是说像傻子一样一无所知,而是说要洞察万事万物背后的统一性,即真如,或空性。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察觉到事物的普遍联系。这对翻译者有什么样的启示呢?就是翻译的时候,要把一句话或一个词放进整个段落或篇章的语境中去审视,而不应孤立地看待这句话或这个词语。这似乎是在讲翻译的单位的问题,就是说翻译应该以较大的语言单位为单位。另一方面,这似乎也是在对译者的佛学修养提出要求,因为只有译者具备了深厚的佛学修养,才能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深意,才不会依靠自己想当然的看法来解释佛经。但我们应该注意,有时想当然的看法恰恰是让译者进行直译的,而意译却往往需要较高的智慧,是体现了文本的真实含义。这里还得提到著名的翻译家鸠摩罗什,在他翻译的《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叫作“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的梵文原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玄奘的译文。因为玄奘的译文的风格是比较接近直译,因此可以被当作梵文原文来看待。事实上,玄奘的译文是“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我们可以发现,在鸠摩罗什的译文中,“诸和合”被翻译成了“一切有为法”,这是说得通的,因为在佛学上,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就叫作有为法。后面的譬喻中,鸠摩罗什省略了星和翳两个譬喻,但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梦幻泡影就已经足以说明一切有为法虚幻不实的性质。鸠摩罗什敢于对梵文原文作这样的改动和发挥,这种魄力和信心来自于他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佛教义理的准确把握。
最后,我们来看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这句话还有另一个说法,叫作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也就是说,一句话的含义往往有几个层次,我们应该依靠的是最彻底的那个层次的含义。其实,这句话在佛学上自有它的解释。因为佛经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其所宣说的义理有时会发生不一致,甚至矛盾。在这个时候,一些经论会被认为说的是彻底的含义,一些经论会被认为说的是不彻底的含义。比如,按照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观点,如来藏思想是一种不了义的观点,而般若的空性见则是了义的观点。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看法刚好相反,认为如来藏思想是了义的。不管怎么说,至少从表面上看,佛经中的思想有矛盾是事实。我们如何取舍,就看谁是了义,谁是不了义。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对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翻译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就是应该按照比较究竟的理解方式来翻译这句话。当然,要判断那种理解方式比较究竟,还是离不开译者的佛学修养。
本文主要从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大涅槃经》中的四句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翻译不应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应该翻译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意思。而这如何不会变成脱离文本的胡译与乱译,则要依靠译者的佛学修养和对佛教义理的造诣。要探寻文字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可以借助奈达的翻译方式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然后再组合成译文句子的方式。鸠摩罗什的翻译是这四句话所体现的翻译原则的一个不错的代表。
参考文献:
[1]Lefevere,A.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Nida,E.A.翻译科学探索[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Nord,C.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 223 -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2:1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4715168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翻译学的角度看佛经中的四依止.pdf

标签:翻译   原文   应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