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80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西方文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情况
2、了解各种文学思潮在中国当代文学的传传播和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并学会运用西方各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新时期文学?
二、新时期文学的分期
1、1976年“文革”结束到1989年(90年代初)统称“新时期”。
2、1976年到1979年,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初期、复苏。
3、1980——1985年为新时期文学的前期。
4、1985年1986年被称为“观念年”、“方法年”。新时期文学以1985年前后
为分期。
5、1985——1989年为新时期文学后期。
三、既然1985年1986年被称为“观念年”、“方法年”,这段时期的西方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简介,也利于大家考研和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一)、文学观念
1、弗洛伊德热:潜意识、精神分析说、作家白日梦、性理论、恋父恋母情结《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受影响作家:王蒙意识流、莫言。运用批评方法举例
2、直觉(表现)主义、非理性主义: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叔本华超功利、尼采的强力意志
、“超人”、悲剧的诞生、“重估一切价值”对当代作家读者批评家的影响、重写文学史。非理性思潮:卡夫卡。残雪《山上的小屋》
3、现象学、存在主义:茵加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
萨特的《禁闭》戏剧主要人物与关系,关于“他人就是地狱”( A、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B、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C、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存在主义对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的影响。
(二)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同时涌入吸收
1、俄国形式主义(雅各布森隐喻与转喻、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作者与作品无关)
2、英美新批评(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意图谬误说、诗歌理论、《影响的焦虑》、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
3、结构主义(索绪尔的语言学、维列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罗兰巴尔特的“文本”零度写作、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二元对立)
4、解构主义(罗兰巴尔特《S/Z》、拉康的“多个能指”、福柯的权力话语《福
柯集》、德里达《文字学》、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狂欢化诗学、保罗德曼的误读理论、希利斯米勒的《论解构》《文学死了吗》、陈晓明的《无边的挑战》、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
5、西方马克思主义(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阿尔多诺的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阿尔都塞、伊格尔顿、杰姆逊)
6、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伽达默尔“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尧斯的接受美学、费希)
7、新历史主义批评(海登怀特《元历史》)、神话原型批评(弗雷泽《金枝》、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弗莱的《批评的解剖》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萨义德《东方学》、斯皮瓦克)
————-展开————
⏹形式主义批评是一种专注于分析作品自身的美学结构、形式特点和文学风格的文学批评。
研究范畴(文学的内部研究)
⏹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说:“形式主义批评的唯一目的是发现和解释文学作品的形式。这种批评方法把文学本身看作是独立的,因此文学作品以外的考虑,如作者的生平、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对社会、政治、经济和心理等方面的意义,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
形式主义批评家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简述为:
1、文学作品是什么?
2、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效果是怎样的?
3、这些形式和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直接来自作品文本。
方法渊源
⏹1、索绪尔的语言学:语言的共时性,文学的内部规律(语言、结构、功能)⏹2、胡塞尔的现象学“:历史的悬置,把与其相关的哲学、心理学、宗教的阐释进行“悬置”
⏹3、象征主义和未来派:艺术形式和技巧的讲究,反传统的革新姿态
⏹在研究中抛弃有关作者、读者和文学作品的心理内涵等难以量化的非实证因素。
⏹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乃至具体的概念、术语的界定上都追求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力图客观地分析艺术本身,探求艺术内部各因素的组合和转换规律。《现代俄国诗歌》雅各布森
⏹“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可以把文学史家比作一名警察,他要逮捕某个人,可能把凡是在房间里遇到的人,甚至从旁边街上经过的人都抓了起来。文学史家就是这样无所不用,诸如个人的生活、心理学、政治、哲学,无一例外。
什克洛夫斯基
⏹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的行情,不是托拉斯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的方法。”
⏹文学不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外在社会因素之中,而是存在于文学的艺术形式和形式构造之中,存在于语言的诗性特征之中。
⏹雅各布森:“诗不过是语言的美学操作。”
⏹隐喻、转喻、暗喻、明喻、象征等语言修辞学的术语网之中。
“文学性”——文学研究的对象
⏹理论范畴:自动化、陌生化、可感觉性等。
⏹陌生化: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方式,而创造成功的东西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什克洛夫斯基析托尔斯泰《量布人》
⏹从一匹马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人类的生活,使人类的生活变得陌生。因为“马”在“叙述”人类的这一现象时,已经把人类的私有制按自己的“理解”重新“构造”了。
艾亨鲍姆剖析《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之所以一再拖延复仇的行为,并非如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因为人物性格的犹豫迟疑,而是由于为使悲剧情节充分展开,就应当延宕和阻滞悲剧。
新批评”
⏹兰色姆1941年出版《新批评》。
⏹20世纪20年代肇端于英国,30年代形成于美国
⏹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当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诗人不能超越传统,“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诗人隶属于诗的传统,他的作品在整个诗歌有机链条之中存在,即使其中最个人的部分也包含着他的前辈诗人的痕迹,他们在他的作品中强有力地表明自己的不朽。诗人的创作不是表现个性,诗人只是艺术表现的特殊工具,种种的印象和经验借助于诗人的心灵用意想不到的方式相互组合则形成了诗。诗人的职责并不是去猎奇新奇的情感,而是将普通的和寻常的情感通过艺术综合方式化炼成诗,多种情感在心灵的催化过程中,通过化合作用而生成了艺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复杂情感。
⏹开启了新批评关注文本的批评思路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语义分析
⏹科学语言:求“实证”,是可以通过实验等方法得到验证的“真陈述”;
⏹文学语言:求“情感”,是一种只能在文学文本内部有效的“拟陈述”,它不能直接对应现实,但它引人产生联想,引起情感反应。
本体论
⏹兰色姆《新批评》《世界的肉体》:诗是一种具有“存在秩序”的“本体”。
⏹布鲁克斯《精制的瓮》:一首诗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因此,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诗之所以为诗”。
维姆萨特、比尔利兹合著《感受的谬误》、《意图的谬误》
⏹“意图的谬误”视对作者意图的探究为谬见,认为一首诗的意义在它的内部,是由其话语层面的语法、词义和句法等决定的,不决定于诗人的谈话、书信和日记里吐露的意向,因此文学批评应当与作家传记式的研究决裂,因为作家的意图与作品的意义不相干,也与文学批评不相干。
“感受的谬误”
⏹则反对把艺术效果的分析建立在读者反应基础上,因为读者的反应可能是盲目的、个别的、主观的和变动不居的,无法加以客观判断。因此,必须以作品为本体,反对把作品视为作家与读者的中介。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区分,强调了“内部研究”(即视文学作品为本体的研究)的正宗地位。
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
⏹含混,又译朦胧、复义、晦涩。
⏹一个单词或表现方法导致多义或歧义,并引发了不同的态度或感情。
⏹“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
退特《论诗的张力》
⏹外延是指词的“词典意义”,指词的本义或指称意义。
⏹内涵是指词的引申义或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
⏹诗既倚重内涵,也要倚重外延,也就是说既须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又要有概念的明晰性。
“张力诗学——现代批评的顶点”
⏹一切相互对峙而又相互作用的原则、意义、情感、修辞、语词,都可产生张力。
⏹宋人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反讽:当言辞的表层结构始终处于言不达意的状态,而真正的语义则在言辞意指方向的反面时,就出现了反讽。
⏹瑞恰兹:“通常相干扰、冲突、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论文——“反讽诗学”
⏹反讽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
⏹造成能指与所指的断裂,能指不再指向一个确定的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词的意义也就发生了扭曲与变形。
细读
⏹新批评的细读有别于即兴式的印象批评,它反对一种随意的主观抒发,它是一种细致的语义分析,建立在对语言和结构要素的客观主义的详尽解释的基础之上,并具有可操作性。
美国批评家文森特·雷奇曾将细读法概括为十五个步骤
⏹一是要选择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的文本,如玄学派或现代派诗歌,这些充满含混、悖论或歧义的文本,适合新批评派精微的语义分析。在此基础上,细读法要求对文本作回溯性的多重阅读;
⏹二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诗歌的中的词语尤其是中心词持有敏感,连续不断地集中于文本及其在语义和修辞上的多重关系,捕捉附着于词语之上的联想、暗示、反讽、隐喻、含混和悖论等语义或修辞要素;
⏹三是想象每个文本都是由冲突力量构成的戏剧,是复杂、综合的,又是有效和统一的,在分析中注重发现形成诗歌和谐统一的具有张力的整体结构。新批评认为,通过语义分析,通过细读,找出结构上的统一、平衡或和谐,阅读才算完成。
结构主义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
⏹一,历时与共时方法;
⏹二,语言与言语;
⏹三,能指与所指;
⏹四,系统差异决定语义。
⏹“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而“树”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列维-斯特劳斯
⏹研究的中心课题: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即事物的结构关系,包括事物内部各成分之间的组合法则和各现象之间的共同模式。
“太阳”和“月亮”是具有巨大语义潜能的神话动因
⏹只要这一对立存在,太阳和月亮的反差几乎可以表示任何意义。”由这个二项式,可以推导出阳性和阴性、丈夫和妻子、姐妹和兄弟,以及两个性格或权力上有差异的女人或男人。以此类推,他说,人们可以“从容自如地运用‘白昼’和‘黑夜’来表示各种各样的对立。
罗兰·巴特——“作者死了”
⏹作家所谓的写作能力,只是把已经存在的写作重新加以组合、调配而已,作家不能使用写作来“表达”他们自己,而只能依靠“永远已经写成的”(Always Already Written)语言与文化的巨大词典。
⏹不是作者的语言反映了现实,而是语言的结构产生了“现实”。意义的来源不是作者或读者的经验,而是那个控制个人的语言体系或结构。
“作者死了”
⏹塞尔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生命之子,表达了作家本质的自我。文本是我们可以进入并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行精神的、人文主义交流的领地。……然而,结构主义者却要我们相信,作者已经‘死了’,文学话语并没有讲述真实的功能。”
结构主义诗学的核心原则
⏹1、反人文:结构主义批评不仅是反主体的,甚至也是反人文的,艾布拉姆斯说:“结构主义是与传统人文主义批评的前景和主要概念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