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
作者:张 丰 陈 冲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3期
(浙江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康德尔(IsaacKandel,1881-1965)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比较教育学家,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比较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比较教育》一书中,他完善了萨德勒开创的因素分析研究方法,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族性”等重要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康德尔;比较教育;民族主义;研究范式
一、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的形成
1、时代背景
康德尔的学术生涯集中在剧烈变动的20世纪上半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中,康德尔目睹了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这种疯狂的侵略性的民族主义使他改变了对民族主义良好的、乐观的态度,产生了失望情绪,他的比较教育思想也因此被刻上了时代变迁的印迹。到后来康德尔则干脆把民族说成是 “一个对本民族渊源持共同的谬见及对邻邦持共同的反感”的社会共同体,转而倡导相互理解与尊重基础上的新的民族主义。
战后迅速兴起的第三次工业化革命带来了教育的大发展、大变革,康德尔认识到,教育制度必须发展和扩大,以便担负起社会剩下的职能。家庭和家的性质变化是20世纪文化形式中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妇女的解放让更多的母亲成了上班族,国家和社会希望给所有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的人生有良好的开端,因此很多新型的校舍和教室取代了过去的陈旧建筑,儿童的地位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以及技术进步和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他认识到延长青年的受教育年限的必要与可能,他认为这样除了使未来的公民或个人受到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培养外,还能培养他们更正确地使用闲暇时间的能力,这是政治背景和经济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