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更新时间:2023-06-07 21:26:07 阅读: 评论:0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宗承法师
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 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 目的。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 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每个 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 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 ,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 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 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因此,唯识学主张「 唯识所现,心外无境」。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 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其实不然。佛教不 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 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 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 ,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 流不住,当体即空。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 ,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经文中之「
一 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 是缘起而性空。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 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 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 受大苦恼。佛陀大悲,怜此妄例,授予唯识中道之教,启迪人们善观 现象界的事事物物,以便好好地去体认万法唯识的缘生妙理,而达缘 妄不执,自净其意。
唯识宗为了显扬唯识正理,用「事心」来直谈一切法唯识,并以此表 诠内界心识的真理,把事物染净,真妄等性相,都归于人的认识思想 范畴。从唯识自性缘起说来看,理解诸法实相,就要详辨三性。对实 相的认识,亦即是对三性的认识。因此,三性是法相唯识学上的一个 重要课题和基本理论。我们若依此三性的基本原理,就可了知唯识的 真实旨归,实在于趣道证灭,直下究真。
一、事物的迷妄性───遍计所执
1.遍计所执性的名义
遍计是普遍计度义,依护法的学说,可分四种:
(1)
遍而非计──无漏和有漏善识
(2)计而非遍──有漏的第七识
(3)非遍非计──前五识和第八识
(4)亦遍亦计──有漏染污的第六识
所执是指所缘的对象。性是本质的意思。人们对因缘所生的一切事物 ,只是看到浮现于主观意识上的虚妄影像,见不到它本来的真相,如 《解深密经》说:「此中无有少法而能见少法」。不了解形形色色的 影像是唯识所变的,却把它执为心外实有的,而起种种的实我实法的 差别。所以《成唯识论》说:「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我法分别熏习力 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相」 。文中的「由分别似外境相」与《摄论》「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 现」的意思相吻合,都是指出遍计所执在主观上的产生和作用。因为 虚妄分别心现起时,就在这「无义唯有识中」,出现种种的似外分别 相。这种「似义」──似外境相,就是遍计所执。然而,此「似外境 相」毕竟是「无义」的,只不过是主观迷情上的执相罢了,所以叫做 当情现相,而无实体。《唯识三十论》说:「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 有」。因此,这种遍计所执相只是在凡情分别上才有,在真理上是没 有的,「情有理无」,如龟毛兔角,是体性都无之法。
2.遍计执的生起
常识上的现象界,是由主观认识所立的妄执现象,所谓「执念生起, 即成迷界」。那么,这种妄执现象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来说,都 是众生俱生的我法分别熏习力量的缘故,导致遍计执的产生,这只能 作为间接的理由。作为直接原因的,起决定因素的即是假名。不真实 的东西叫做假,假由名而来,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为言说所依 的名字。因相立名,因名表相,二者是相关互联的。既然相是因名而 显,名是依相而生。那么,因相立名,名是假名,因名表相,相非真 相。假名假相本是依他缘而起,并无实体,均由主观能动性虚构出来 的东西,名不符实,所以契经中说「以名分别法,法不称于名」,如 口中说火,火并没烧到自己的嘴巴,可见名与法是不相称的,也是事 物根本没有的东西。不过人们对这种现象缺乏真知灼见,妄执有实在 的名或相。从相上来说,执有实在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及 世间的种种相;在名上看,见雨呼为雨,见雪呼为雪等世间上的种种 名字,直接加于外境之上。像这样把似有无实的东西,驾驭于事物之 上,执为实有就是遍计执。
再进一步探其妄执的根源,实由现生的「一念」妄分别,所以遍计执 也可说是由妄分别而生。如《显扬圣教论》说「此遍计执,由妄分别 故生」。因此,我们之会迷执于现象
界,认为现象界是实在的,这都 是由妄分别所致。对一切事物强加名相,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事物的真 相,而起种种的自性分别。如是内心上对事物取像,尔后假名安立, 以假名所立的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这便是遍计执的肇始因 缘。
总之,因人们不求其于心,自然会在相似义的相上,无止境的加以分 别和妄取,执相起名,由名言说。把名言所分别的东西,误当成事物 的本相,这样虚妄分别的迷谬执见,心中油然而生,颠倒计度,所以 契经中说「心随流动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着于色」。
3.遍计执的内容
遍计执是由妄分别而生,所以迷妄的现相界,就形成了各式各样不实 在的东西。《唯识三十论》说:「由彼彼 遍计,遍计种种物」。总的来说,在凡情位上,随 依他多少,遍计执就有多少。《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说:「 问:遍计所执自性有几种?答:随于依他起自性中施设建立 自性差别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计所执自性亦尔,是故当知遍计所 执自性无量差别」。可见迷妄性的现相是无量差别的。不过仅就 周遍计度的内容看,实不出三义──能遍计、所遍计和遍计所执。其 中遍计所执是由能遍计与所遍计的能所关涉上构成的。《摄论》说: 「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乃成」。为此,要说明遍计所 执性,就得先理解能遍计和所遍计的意义。
初能遍计
《摄论》说:「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能遍计的意识是指第六 识,它是分别能力最强的识,其主要有二类种子作力量:一是用自名 言熏习为种子,二是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前者是当第六意识分 别时,此能分别就熏成它的见识种子,后者是在第六意识缘眼等见识 及色声等相识时,由所分别
而熏成意识的相识种子。此二类种子的潜 力,一旦第六意识现起时,就有无量无边的行相随之显现,对所缘的 一切法,分别而转,遍于一切分别计度,所以叫「能遍计」。该论明 文指出:「由此意识有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又说「无量行 相意识遍计」,都是指第六意识而言。意识在遍计倒见中,确实是非 常重要的一个识,可是为什么唯独意识是能遍计?而余识呢?当知《 摄论》是约粗计度分别而言,所以不说五八二识是能遍计, 若从细分别看,五八二识亦确有能遍计。因此,我 们若粗细来分,前五识和染污末那有俱生的能遍计,意识不 但有俱生,而且还有分别生的能遍计,至于第八赖 耶识,它是根本分别,也该是能遍计,不过它与染污意是一而二,二 而一的不共俱有依。依护法义,认为第六意识和第七意,综合起来叫 意识,为能遍计
,所以《成唯识论》说:「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 者,是能遍计。」
次所遍计:
《摄论》说:「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明确指出所遍计的含义。 能遍计心的所缘对象都是从种子产生的依他起法,因此「依他起法」 正是遍计心的所缘对象──所遍计之境,故立依他起为所遍计。《摄 论》又说:「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这更突出依因托缘而起的 现象是所遍计的东西──所有似义显现,它成为能遍计心亲缘的直接 对象,所以称为所遍计。
最后遍计所执性:
《摄论》说:「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此中是名遍计所执 自性」。「由此相」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属于依他缘起法, 如果用分别心再去周遍计度这些依他起的现象,使依他起的东西成为 遍计的所执,这种所遍计的依他,是由自心的种种分别形相强加于事 物上,头上安头,这种性质就叫「遍计所执性」。
遍计所执性即是能遍计的心,执着所遍计的诸法为实。那么「所遍计 」与「遍计所执」,到底是同或异呢?「所遍计」是种子所生的依他 现象,「遍计所执」是在依他法上,执为实有自性的东西,也就是由 心识分别臆造出来的似义相。一是缘生的故有,一是缘执的故无。依 《摄论》来看,在种子所生唯识为性的方面,遍计所执是依他起的所 遍计,但在「能」「所」交涉的认识上,即为缘而生乱识而产生执着 ,这便是遍计所执性。为此,遍计所执性是对所遍计的认识化。若依 护法的意思,他认为假使运用遍计心,依熏习力所变的见相二分,在 其上妄执为有为无,是一是异,有无一异俱,有无一异不俱等,像这 样出现的见相二分,才得名为「遍计所执」 。它还强调只要是由熏习力所变现出来的见相二分,或是从因缘 和合而生的,都属于依他起。由此可见,从因缘所生的见相二分不是 遍计执,只是从缘生的见相二分上,妄执为实我实法,才是遍计执, 它没有实体,理教推征不可得。
二、事物的缘生性───依他起性
1.依他起的名义
唯识安立三性,理兼空有,且以因缘如幻的依他起为染净枢纽,贯摄 遍、圆二性,所以三性说的中心是依他起。「依」是依托,显非独立 「他」是众缘,显非自性;「起」是生起,显非常住。
一切有为现象都是依托众缘而生,没有一法是独立、常住不变的自性 ,这个性质就叫「依他起性」。在《成唯识论》里明文指出「众缘所 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指无漏有为,属后得智的净分依 他)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所谓依他众缘共有四 种:
(1)亲因缘是直接的原因,诸法本身的因缘(
种子)。
(2)增上缘即助缘,是支助的条件,为间接的原因。
(3)等无间缘,是分别心的前念灭,后念生起 的连续状态,无所间隔之缘。
(4)所缘缘,是心识对所缘的境而生起的缘,以直接影像为亲因 缘,以间  接外境对象为疏所缘。
心法的生起,需具四缘,色法则依因缘、增上二缘而生。所以百法中 从缘所生的心法(诸识分别作用)、心所法(心理现象和作用)、色 法(物质),及从缘生的色心上所假立的不相应行法等,共四位九十 四法,都是依托众缘而生,如幻假有且无自性,这与中观「缘起性空 」的思想相吻合。既然事
物依因缘和合而存在,非固定实有的,那么 离开了众缘,事物当然就不存在了。缘聚则有,缘散则灭。因此佛教 认为,事物莫不有其来龙去脉,绝不会凭空自然而有,也绝不会凭空 而无,都是围绕着「缘生无自性」的这一法则为准绳。
2.依他起的用意 
是说明有情的生死相续和还灭寂静为中心的迷悟之理,因而经中谈到 依他起,总是诠明生死缘起的十二钩锁。《解深密经》说:「云何诸 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 明缘行,乃至招集大苦蕴」。佛陀观察人生流转的十二因缘,并以此 去论证人生解脱的关键问题,实则包括两个方面,即「来」与「去」 。「来」指苦的产生,一切皆苦;「去」指还灭趋向涅盘寂静。缘起 ,扼要而根本的启示了「此有故彼有(流转的因果律),此无故彼无 (寂静的还灭律)」的原理。佛教就是建立在这两重因果普遍的法则 上,观察一切,对不正确的认识,给予立破善巧。
(1)对治实有者:
像印度学者具有权威的胜论,数论学派,他们都从实在的见谛各测一 面,主张「因果一」与「因果异」,「因中有果」与「因中无果」。 但从理论观察,便知理路不通,往往与理相违。他们的基本困难,就 是执有实在。所以「此有故彼有」的宣说,是对治无因论者。他们认 为无因可以有果,佛说无因即无果,要因才有果。「有」是存在,那 么,这存在是永久不变的存在?或有变化的存在呢?很多
哲学认为, 事物的生起,各有其本体,本体是诸法特定本因性,永久不变的。像 常因论的数论者说:「万法从自性出发,由自性与勇、尘、闇三德发 生关联,就现起一切法。所现起的一切果法,是有变化的,能现起的 因性,是永恒不变的。」佛教说「果存在,因就存在,因若亡果亦灭 」。所以「此生故彼生」是对治「常因论」的妄执。因诸法绝无在永 恒不变自性中生起,都是由亲因种子遇众多条件,相互仗助才能现起 。由于常因,无因论者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1:26: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44366193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pdf

标签:遍计   自性   意识   唯识   主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