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LIAOYANJIU
□
西京学院
陈玉霞
摘要《论语》的英译本以西方的表达方式和广征博引西方典故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西方读者的喜爱,其译本对西方人了解
中华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儒家经典西译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辜鸿铭《论语》英译
辜鸿铭(1857-1928),号汤生,福建人。因为家属侨居海外,所以很小就到英国去读书。20岁时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精通英语、
德语、法语,熟悉拉丁语、希腊语等,是一位罕见的语言天才。1885年回国后,辜鸿铭用英语写作,宣传我国文化,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当时国人在西方及英语世界发言人的角色,是当时在西方文化思想界唯一产生过相当影响的人。英语造诣不凡的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精通英文的,只有三个半。其一辜鸿铭,其二伍朝枢,其三陈友仁。”辜鸿铭创造性地翻译了《论语》、《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他的作品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除了完整地翻译了《论语》、《大学》、
《中庸》,辜鸿铭还零星地翻译过《易经》、《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的一些段落和句子,这些译文大多反应在其论著文章或英文报
刊上。
作为儒家经典经典之一的《论语》的英译,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译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多种语言的译本。近50个《论语》译本中,辜鸿铭的译本无疑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翻译现象。《论语》的英译本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西方流传甚广。辜鸿铭认为它给了中国人“理智和道德的文化装备”,他希望通过这
本小书,西方人能改变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态度。
一、英译《论语》的目的
辜鸿铭译《论语》的序言中,很明确地表明了他从事《论语》翻
毕业时归入学生档案,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永久保存在本人档案中。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心理档案,可将复件永久保存于学校,便于对今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
2.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及可选择的心理测量工具。介绍几种信效度较好的可应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测量工具:
①大学生人格问卷,该问卷涵盖了身体健康状况、情绪反映、自我认识、学习心理及人际交往方面,能较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②人格诊断问卷,该问卷包括了分裂型、
偏执型、回避型、强迫型、表演型、分裂样、自恋型、边缘型、依赖型、反社会型等十种人格障碍,可了解学生的人格倾向并作为人格障碍的初步筛查工具;③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可对躯体化、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进行评定;④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此表由自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分量表组成,可从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
健康总体自测等9个维度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⑤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焦虑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体验,此两个量表可初步筛查被试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症状;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可以对交往不良的学生进行评定;⑦自杀态度问卷,对于存在抑郁情绪及情绪波动性较大的学生,可以进行该问卷调查,了解其是否存在自杀倾向并及时采取措施。
3.心理健康档案的科学管理。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各阶段均需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只有各项机制有效运行,才能确保学生心理档案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功能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维护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
度。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档案知识,又要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在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对学生心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装,存放在档案柜中,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完整的心理成长记录。资料收集过程中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从积累的档案资料、数据中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档案特殊标注,使收集的材料具有参考价值及现实意义,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服务。对心理档案随时更新、
调整和补充,力求准确反映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守保密制度,
不得将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随意外借或泄密。如要外用学生心理档案,必须事先取得学习本人的同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使用。学生要求查看自己的心理档案时,管理人员应满足学生要求,并对档案内容给予科学地解释。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引进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技术,为学生建立电子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可以通过自设的用户名及密码随时查阅自己的档案内容,并可以自行选择测试问卷进行回答及提交。学生也可以通过此系统与心理辅导教师交流,进行网上心理咨询,避免了某些
问题面谈的尴尬。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及心理辅导教师的辛勤付出,更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充分理解。希望通过对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应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
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健康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褚卫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2006(9).[2]孙士富.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6(10).[3]邓厚才.贵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8).
[4]沈德立.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曾全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追踪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6]卢德平.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7]苏亚玲.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8]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因素分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9]刘连龙.大学生的自杀观念及其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2006(4).
………………………………………………………………………………………………………………………………………………………58兰台世界2010·4月下
译的文化目的。首先辜鸿铭译批评了英国汉学家里雅各的论语译本,认为里雅各“缺乏文学教养,缺乏批判才能,在论语翻译中从头至尾缺乏文学敏感性”,而里雅各的《论语》译本“所展现的中国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对西方人来说显得离奇怪异”,而他的翻译则“以普通读者为阅读受众”,“消除英语读者的陌生感和怪异感”。
辜鸿铭不满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略。为了反抗这一侵略及捍卫传统文化,辜鸿铭以一个精通中西文化的中国人身份向西方传播儒家经典,让西方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性。他在《论语》译序中提到:“正是这本蕴涵着孔子及其弟子一贯之道的言论集——
—是一本给予了中国人智识和道德装备的书。我们只想借此表达这样一个愿望,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
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能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在《论语》的译序结尾,辜鸿铭说:“我们希望有头脑的英国人,抽出时间来读一读我们的译本,借此检讨一下他们对中国人的成见,改正这些先入之见,修正对中国人和中国的态度,进而改善两国关系。”这正是辜译儒经的首要目的——
—消除西人对中华民族及其传统文化的歧视,认识真正的中国文明,并给予理解和尊重。
辜鸿铭个人在西方的游学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了解,让他认为西方现代文明内部蕴藏着深刻危机,其出路在于获得一种“新的道德文化”即儒教。他对译本《论语》的选择,正是出于“中国文化救西论”的目的,希冀能以中国理智和道德的文化装备拯救世界文明。抱着这样一个显然过于理想化的终极愿望,辜鸿铭本人俨然扮演了一个救世主的角色。他在儒家经典的故纸堆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并试图把儒家义理发扬天下。他殚精竭虑,恰恰不为炫示东方迥异于西方的独特遗产,而是宣扬超越民族国家的普遍的永恒真理。
二、英译《论语》的策略
辜鸿铭翻译《论语》,主要采用归化法,使译文在表达思想方面能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从而引起西方读者对儒家思想的强烈认同。在译文注释中,他通过将孔子两千年的思想,与现代欧洲伟大的思想家相似的语言阐述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说明了儒家学说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在儒学经典翻译史上
他第一次开拓性地借引用歌德、卡莱尔、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译文。
在《论语》的副标题中他就表示其译文目的是通过“征召这些欧洲读者熟悉的思想系列”,以帮助西方读者彻底理解《论语》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此外,《论语》中还含有一些人名,地名和深刻思想等,在英语中并无直接对应,但在辜鸿铭看来其中有些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有些则反映了重要的文本内容。在处理难译、又不得不译的地方时,辜鸿铭采取以西方相近概念与原概念相比照,此译法虽看似大胆,但大量比照概念的使用的确使译文风格更贴近西方受众,更为西方读者所接受。
为了达到在不利中国文化传播的文化语境里传播中国文化,他在翻译《论语》时没有逐字逐句的死译,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模式,对原文进行合理重排,适当增删。时刻不忘要按照西方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论语》的一些语词的确透视出孔子生
活年代的民俗风貌,然而相对于其中所蕴含出的哲理来说,它们却显得不那么重要。在辜鸿铭的英译本中,将译文中出现的大量中国人名、地名删掉。纵观全英译《论语》中只保留了颜回和仲由的名字,而孔子的其他弟子则直接翻译为“孔子的一个弟子”或“另一个弟子”。像“周有八士”这八个人名,译出实无多大意义,则将它们一律删除;《为政篇第二》中出现了“孟武伯”这个人名,他也一带而过,以消除无关的细枝末节,减少冗余信息。对想了解中华文化智慧之光并从中汲取改造西方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的西方人而言,生硬的直译缺乏实际内容,且冲淡了主旨。这样的翻译方法更容易被当时的
西方读者所接受。辜鸿铭在《论语》译序中就直言阐明了自己的动机,“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删除其中的专有名词。”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除去英语读者会产生的古怪感和奇异感”。
三、英译《论语》的意义
儒家经典《论语》是中国文学史乃至哲学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之一。16世纪末,《论语》开始西译。但直到1861年,中国才出现了自中西文化交流以来第一部完整译本,这就是在香港出版的英国人理雅各翻译的《论语》。此后又沉寂近四十余年无人涉足该领域。19世纪晚期,辜鸿铭开始重译这部让他敬畏的中国古代奇书。1898年8月,他的第一本译著《论语》终于在上海付梓发行,这是由国人翻译的第一部完整的英文版《论语》。辜鸿铭是独自将中国古籍译介到西方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个,也因此成为中国向西方世界弘扬孔教的第一人。由于辜鸿铭的翻译具有西化的语言特质,因而在西方大行其道。1918年,李大钊撰文称“中国两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
辜鸿铭的《论语》翻译第一次做了博采西言,理喻儒道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让西人叹服其中西文化素养之深,而且打破了西方汉学家对“中学西渐”的垄断,让儒学经典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正面地展现出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流畅的语言,清新独特的面貌吸引了大批西方读者,“当年销路之佳,罕有其匹”“泰西购者近万部”,在中西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战的爆发后,欧洲人恍然于富
强不足以图治,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而对中国儒家道德文化以“仁”、“义”、“礼”治国倍加推崇。在欧洲,尤其在德国,人们对东方精神文明的崇拜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时的德国青年运动团体甚至竞相尊奉孔子、老子等人为导师,使“三千年之东方文化乃有西被之势。”
辜鸿铭运用西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以极大的热情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实现了对儒学本身的超越。对于辜鸿铭英译《论语》儒经,林语堂这样评价道:“他(辜鸿铭)了不起的功绩是翻译了儒家《四书》的三部,不只是忠实的翻译。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古代经典的光透过一种深的了然的哲学的注入。他事实上扮演东方观念语西方观念的电镀匠。”他所译的《论语》,读者购买踊跃,竟一时洛阳纸贵,辜鸿铭也因此在西方声名大噪,使儒家经典在两千年之后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发展和新生。
参考文献:
[1]徐向群.从英译《论语》孝论语句看中西译者的翻译特色——
—以辜鸿铭与理雅各译文为例[J].船山学刊,2009(4).
[2]钟明国,辜鸿铭《论语》翻译的自我东方化倾向及其对翻译目的的消解[J].外国语文,2009(2).
[3]陈亚君.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3).
59
兰台世界2010·4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