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标准

更新时间:2023-06-07 20:39:37 阅读: 评论:0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会计真实的
理想目标与现实标准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会讣真实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标准
会计真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会汁行为
主体严格遵循会计规则,以实际发生的交
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我国会计信息
严重失真的现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的修改使得这一问题成了近些年会计
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家在探讨中取得了一
些共识,其中某些观点逐渐成为学界的主
流,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争议,会计真实
的标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方面足因为会
计真实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但同时也
与研究者视角的局限有关.
,法学界的"客观真实说"与"法律
真实说"之争
近儿年,法学界对f—J法证明的标准
展开了热烈讨论,使得"真实"也成J,法学
理论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如果与会计界
一_—————————_一一一
70止末天地20D6年诚信绰号
关于会计真实的讨论作一下比较,就会发
现讨论巾的一些途径和问题具有"异曲同
_T"之处.这并非巧合,而是源于两种讨论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普遍意义上的真实具体化到法律实践或会计实践上.但是.学科不同, 思维不同,借鉴法学界关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论争中的有襦成果,对于会计真实的讨沧大有裨益,尤其是在会计界提出"会汁法治"口号的背景之下.
1,法学界的"客观真实说".
2003年1月9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什的若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标志着我国
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真正进入司法实践阶段.《规定》第十七条认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正券发行或者交◆凌薇仇俊林
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做违背事实真相
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
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规定》对虚假陈述的界定是以"客观事实"作为衡量标准的,遵循的是结果理性,即只要会计信息对重大事件的披露违背"事实真相",就认为存在虚假陈述,就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足多年来我国法学界一直坚持以"客观真实说"作为诉
讼活动的证明标准,司法人员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诉讼活动中把"客观真实说"作
为原则的结果."客观真实说"认为:在司
法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案件的认识应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标准的真实. 当人们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达到r与客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时就是真实的.否则就是虚假的;判断其是否符合真实的标准是看人们认识到的案件事实足否与案件的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
"客观真实说"受到质疑.我国传统证
据理论认为,诉讼证明的任务是确定案件的"客观真实",也就是说,司法机关所确定的事实,必须与客观实际发生的事实完全相符合,确定无疑,这就是"客观真实说".然而这一学说却遭到越来越多法学家的批判,归纳一下,主要理由如下:①过分强调r可知论,忽略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导致了诉讼证明要求理论上的真空案件是过去发生的事实,根本无法使之再现,重演,司法工作人员无法穿越时问的隧道回到过去.同时,对于绝大多数案件来说,司法作人员也不可能亲眼目睹到案件发生的过程,而且人们对案件的认识,调查还要受到种种条件包括司法.T作人员素质的限制.凶此,一次具体诉讼中所能查明的事实只能具有相对意义上的客观性,不可能是终极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能达到一种"相对真实"——虽然这种相对真实包含着绝对真实的因素.②把认识沦的原则简单套用到了司法的过程中,对诉讼证
明的实践提出r不切实际的要求,严重缺乏可操作性.客观真实作为运用证据的一种宏观价值目标_无疑足正确的,但是司法是一种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主持
和参加这一活动的是活牛生的时也是
有局限性的人,他们无法做到也不知道是否做到了客观真实.冈此,公,检,法各机
关之间经常因为对客观真实的理解产生分歧,导致诉讼的不效率,甚至一些案件
由于证明标准不统一,导致打击力或判
决不公,形成错案.
2,法学界的"法律真实说".
"法律真实说"一经提出,就在业界引
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这一学说认为,司法裁判中
的事实认定是通过举证,质证和认证的过程来实现的,通过证据揭示的案件事实, 就真实性而言,只町能足"法律真实",而
不町能是"客观真实",冈此,对于案件事
实的认定,应该要求做到的是"法律真实" 而非"客观真实"."法律真实说"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包括:①所谓"法律真实",是说
司法活动中人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符合法律规定或认可的真实,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是在其体案件中达到法律标准的真实.②"法律真实说"是为了建立一个在理论上科学,存实践I操作性强的司法证明标准,以解决"客观真实说"下所产生的问
题.③"法律真实说"仍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克服了"客观真实说"忽略认识论的辩证法的理论缺陷,完整地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④"法律真实说"并没有完全否定客观真实在司法证明中的价值,只不过这一学晓把客真实作为司法活动的
理想价值和终极追求,而把法律真实作为司法汪明的现实标准.⑤"法律真实说"较"客观真实说"更明显地通过法律的正当程序来实现真相的发现,即通过刮法程序实现实体正义,因为程序正义有一个看得见的标准,而实体正义没有一个看得见的标准.这就克服r我国传统司法活动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弊病,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和世界法治潮流.
法律真实虽是以客观真实为基础,是
由客观真实决定的,但法律真实不同于客观真实,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真实是由证据证明的事实,而用证据证明是一种人的行为,所以法律真实并不完全是客观的东两.其中或多或少掺杂着人的主观因素或作用.②法律真实是法律许可的真实.其中既包括有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内容,也可能包含有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内容.法律真实的概念本身隐含着误差的可能性.③法律真实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概率为基础的真实.它追求尽可能大概率的客观真实,而民事诉讼所追求的证明标准足"优势证据",即~方的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0:3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141577686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标准.pdf

标签:客观   法律   司法   案件   标准   事实   证明   会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