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理想与现实之间
作者:张茜
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
内容摘要:沈从文的《边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原始、质朴的“湘西世界”,作品中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致相互交融,形成了悠远的田园牧歌式情调,但在这样美好的图景背后,也夹杂着一种生命的悲剧感,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借助结构主义视角,本文从表层结构出发抵达深层意蕴,体味“边城”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理想 现实 对立
《边城》注入了沈从文先生对人生形式的理解,在其笔下,一个民风淳朴、风景别致的小城诞生。好山好水滋养着翠翠这样善良的湘西姑娘,成为爱与美的化身。而结局中爷爷带着不舍与遗憾离去,留下翠翠这个让人心生怜爱的姑娘,守着渡船,等着傩送归来。结尾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①更是留给读者无尽的悲伤与期待。
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悲剧意味的作品,我们试图在了解表层内容的基础上,从结构主义的
角度深入作品。乔纳森·卡勒在《结构主义诗学》中说“结构主义分析中最重要的关系又极其简单:二项对立”,这“鼓励结构主义者采取二项式的思维,在所研究的各种素材中寻求功能性的对立形式”。②我们通过这个角度,来解读《边城》、剥离出几组具有对立性的因素,然后分析各因素与文本意蕴间产生的深刻联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婚姻与爱情结合过程的对立
对于爱情与婚姻这一主题的叙述,小说先后提及了翠翠与傩送、翠翠父母的爱情以及船总顺顺的婚姻。首先父母的爱情是自由浪漫的,真挚的爱驱使着他们的行为和人生选择,翠翠就是这段神圣爱情的结晶。她的母亲在十几年前遇到了一个茶峒,之后二人互生情愫。翠翠的父亲想带着她的母亲一起离开,去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但现实却又无法使他们放下一切,翠翠的父亲是一名屯戍士兵,逃跑有失的职责,她的母亲作为一名女儿,就必须离开自己的父亲。面对爱情与现实之间产生的情感冲突,翠翠父亲选择服毒去寻求爱情的永恒。而翠翠的母亲“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③翠翠父母的爱情,充满了自由气息,虽然结局悲情苦涩,但二人的结合过程是受自我情感支配的。两个年轻人互相吸
引、彼此赏识,不是缘起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他们拥有决定爱情命运的权利,为了至圣纯洁的爱情,可以为之献身,以此达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