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下)
△劳艳开女士,艾灸百会穴
本文提要1、冬天特别寒冷地区的调理方法;2、冬天不寒反暖地区的调理方法。
进入冬天,尤其是冬至之后这段时间,因为是一年大气中阴气最盛,天气最寒冷,阳气尚属微弱状态时,前面我们谈到,很多平素多病阳气虚弱者,或身患各种慢性难治病的老年人,由于下元虚寒,此时感应大气中阴寒的大气,阳气下陷于肾的寒水里无力升发(肾阳虚者肾水中无火所以寒),这种情况轮流艾灸10大保健要穴(百会、膏肓、中脘、关元、气海、神阙、足三里、涌泉、气海、大椎)最佳,其中首选艾灸关元、中极、命门、肾腧、涌泉、中脘等,这些穴位得温,肾水不寒则肾阳上升,肾水自升输布于全身温煦四肢而手脚温暖,全身怕冷的症状渐渐就会消失,所以彭子说「荣卫的寒根于肾气」,身体感到发冷根本的原因在肾水太寒,肾阳不足。
△艾灸神阙穴,腹部要穴艾灸方法同
△艾灸命门穴
从我们和读者们大量的艾灸实践经验证明,长期坚持熏灸以上诸穴者,以前冬天特别怕冷的症状,今年冬天确是变得不怕冷或怕冷症状明显减轻。中医说「寒主收引」,肾水寒者则寒湿邪气就会更加内闭锁于体内,容易出现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原来就怕冷的人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变得更加怕冷,四肢如冰,腰腿寒痛等,严重者甚至虽呆在很温暖的室内,但还是感到寒气从心里发出来般冷得发抖,全身如被包裹在寒冰里一样;还有感冒,鼻炎,哮喘发作,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病情突变危险。
若是冬天不冷反暖,或多风或闻雷或起雾的地区,人身此时藏于肾水中的阳气则易过早疏泄直升(直升则为死气,不能生育万物之生命),导致身体出现上热下寒,烦躁失眠,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倦神疲喜卧懒言,头晕或脸浮红发热,脸上发湿痒疹的现象。
以下摘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关于冬天一些常见病状及其调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还有艾灸的调理穴位,仅供大家参考:
[冬温](冬天不冷反暖地区的病状)
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肝属乙木,胆属甲木,所以这里「木火之气」指肝木之气,简
称肝气,这里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肝火上冲,多发于春天。发于春则叫春温;同样症状发于冬则叫冬温),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 肝火)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圆运动》第38页
1、温病若发现(发生)于冬季,病势极险。因温为木气疏泄的本气,春温为木气疏泄的正病。冬季寒水封藏不密,木气拔根,故冬温人死最多,惟乌梅白糖汤最能挽回。
2、若冬温上热下寒,足冷如冰,速服桂附地黄丸救之。冬暖必起温病。(灸以上诸穴也有类同吃桂附地黄丸的效果)——《圆运动》第46页。
这里说的上热下寒症状是指腹部肚脐上二寸(以自己的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的上半身感觉发热,口干等现象,严重者还在这段时间出现肚泻或大便不成形,精神疲倦和午后昏昏欲睡的症状;但肚脐以下则感到寒冷的症状,平素气虚体弱者和中老年人居多,多跟脾胃中气寒湿中气虚弱或肾阳虚有关。若是艾灸涌泉温暖肾水,灸至双足火足热到,温热为度,严重者加灸百会以升阳举陷;再加艾灸中脘穴健脾胃,健运中气;或灸神阙和关元以强壮脾肾,驱寒湿;艾灸命门穴补命门之火,补火以生土;还可以艾灸大椎穴降上部之
热,调和荣卫(提高机体抵抗力。每穴每次艾灸以穴位感觉温热为度,视自己体质而定,总以火足热到为度)。
△后背要穴灸法
[鼠疫]冬天不冷反暖地区的严重病状
1、冬至前后,气候不寒而反热,发生鼠疫。发热,神昏,气微,心乱。兼证不一,此为主证。
2、鼠疫者,冬温之死证也。
3、大气冬时主藏,寒则能藏。今寒反成热,已经封藏于土下水中的阳气,发泄出来。阳气拔根,遂病鼠疫。
4、鼠生活于地面之际的土中,今土中无阳,不能生活,是以鼠死。
5、人人于此时,呼吸土中无阳的大气,本身下部,阳气逆腾,无不头晕身乏者。
6、本身的中气,尚能维持圆运动之常者,虽身乏尚不致病倒。
7、一经感受大气的刺激,或为饮食所伤(如进食寒凉生冷等),中气的圆运动分开,遂随阳根发泄的大气以同病。
8、阳根(水中所藏之真阳)发泄,则下部空虚;阳逆于上,则上部充热;阳逆下虚,所以人死。
9、此时用凉药清热,下咽即死。上部虽热,中下阳虚故也。
惟乌梅,三豆并用,乌梅一两,黄豆,黑豆,绿豆各五钱;加白糖二两以补中气;加杏仁泥五钱以降肺气;小便不利者,加红饭豆五钱以利小便,无不特效。无不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