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桥被炸,他⽴下誓⾔: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很早以前,中国⼈所造的桥就已经世界闻名。它结构坚固,能⼏⼗年⼏百年甚⾄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帮助⼈们跨越激流险滩。它形态优美,我国的诗⼈常把⽔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但到了近代,由于经济的贫瘠和技术的落后,很长⼀段时间,中国的铁路桥梁皆为外国⼈包办。中国⼈竟然没能亲⾃造起⼀座现代化的⼤桥!
这种局⾯持续到了1937年,钱塘江⼤桥成功的建造。钱塘江⼤桥是第⼀座由中国⼈⾃⼰设计修建的现代化⼤桥。他的出现,打破了中国⼈⽆法造出现代化桥梁的谣⾔。
⽽钱塘江⼤桥之所以能成功建造,就不得不提到⼤桥的设计建造者——茅以升。茅以升,⼟⽊⼯程学家、桥梁专家、⼯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美国⼯程院院⼠、中央研究院院⼠,他的这些头衔⽆⼀不向世⼈展现它的卓越成就。
1896年1⽉9⽇,九茅以升出⽣于江苏镇江,他⾃⼩聪慧,六岁开始上学,15岁就考起了唐⼭⼯业专门学校(现为西南交通⼤学),成为该校年龄最⼩的⼤学⽣。
20岁⼤学毕业参加清华留美官费研究⽣考试,以⼀名的成绩录取留洋,21岁获得美国康奈尔⼤学桥梁专业硕⼠学位。23岁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学⼯学院⼯学博⼠学位,是该校第⼀位⼯科博⼠。其博⼠论⽂《桥梁桁架的次应⼒》的科学创见⼀经发表,⽴刻引起了国际⼟⽊⼯程界的轰动。被称为“茅⽒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学优秀研究⽣“斐蒂⼠”⾦质研究奖章。茅以升成功的向⼈们展⽰了⼀个令⼈膜拜的学霸升学的⾼速度。
但就是这个学霸曾⼀度想放弃学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茅以升求学之时,正值国家危难之秋。统治中国的清政府对外⽆法维护国家主权,对内横征暴敛,⼈民处于⽔深⽕热之中。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崩⽡解,⾰命风暴席卷全国。作为⼀名热⾎的爱国青年茅以升急切的想为国家尽⼀份⼒,想投笔从戎加⼊⾰命的队伍。之后在母亲的劝告,茅以升才不得不放弃了从军的念头。
1913年孙中⼭在唐⼭路矿学堂的讲话中提到国民⾰命军需要两⽀⼤军:⼀⽀是武装起义的⼤军;另⼀⽀是建设的⼤军,它要向西⽅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彻底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貌。采矿、筑路、造桥也是为⾰命。这让急于为国家贡献⼀份⼒的茅以升暗下决⼼,⼀定要努⼒钻研掌握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学成报国。
1919年茅以升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毅然推却了美国好⼏家⼤公司的⾼薪聘请,归国为⾃⼰的祖国添砖加⽡,贡献⾃⼰的⼀份⼒量。在归国后不久茅以升就成为教师队伍中的⼀员,这⼀年他24岁,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科教授。
此后,茅以升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教育⽣涯。但与其他⽼师不同的是茅以升有着⾃⼰的教学理念:
⾸先,茅以升采取学⽣考⽼师的⽅法,每次上课他都让⼀名学⽣针对上节课的内容提⼀个问题让⽼师作答,再根据问题的⽔平⾼低,给予学⽣相应的成绩。这样既检验了学⽣对功课的掌握程度,⼜启发学⽣思维的创造性。
之后,茅以升⼜推学分制,他让学⽣⾃由选课,修完⼀定专业学分就可毕业,茅以升认为在教学中必先让学⽣“知其然”,⽽后才能逐渐达到“知其所以然”。他强调实践认为教学中应把理论与实际,科学与⽣产、读书与劳动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在为桥梁系学⽣安排课程时,茅以升规定⼤学⼊校新⽣,必须先到桥梁⼯地进⾏为期半年的实习。从最简单的打椿、挖⼟等基本⼯作学习逐步过渡到桥址测量、地质调查、描图计算等较为有技术的⼯程实践。第⼆个学期才系统学习⼯程⼒学、河⼯学、⼟壤学等专业基础理论。此后桥梁专业的学⽣在每个学年的第⼀个学期都是在现场实习,强化实践能⼒,第⼆个学期则返回学校进⾏理论学习。
在茅以升的教学模式下更多的学⽣受益,这些学⽣⾛出学校,奔向祖国各地,成为中国出⾊的⼯程技术⼈才。
1933年,正在天津北洋⼤学教书的茅以升收到了两封信,⼀封来⾃茅以升当年的唐⼭同学——当时的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封来⾃当时的浙江省公路局局长陈体城。两封信皆是请茅以升主持在钱塘江上建⼀现代化的⼤桥,可是造这样的⼤桥是极为不易的。
第⼀,造这样的⼤桥所需经费太多,恐怕不是当时浙江省政府可以负担的;
第⼆,钱塘江地质条件险恶。每年春夏之间,钱塘江上游⼭洪暴发,江⽔猛涨,下有海浪因潮汐⽽波浪
⼤作。如果上下⽔势同时并发,江⽔就像不可驯服的野马翻腾激荡,势不可挡。⼀旦遇到台风,更是浊浪排空凶险万分。
第三、钱塘江⽔底的情形更是不利于修桥。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变迁莫测,素有“钱塘江⽆底”之说。因此,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江底⽯层上淤积的流沙⼜极细极轻,⼀遇⽔冲即被冲⾛,没有固定的位置。因⽽它形成的江底也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样光是如何固定桥墩就是⼀个⼤问题。
思虑再三,茅以升还是答应了主持建造钱塘江⼤桥的请求,茅以升认为不造桥则已,要造桥总有⿇烦。⾃⼰是学桥梁的,难道要知难⽽退吗?⽽且钱塘江⼤桥的建设对浙江的防务与经济有重⼤影响,把桥做好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1934年11⽉11⽇,钱塘江⼤桥举⾏隆重的开⼯典礼,但⼯程正式开⼯不久,就遇上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开⼯典礼上的牌楼
建桥遇到的第⼀个困难是打桩。
建桥遇到的第⼀个困难是打桩。
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1440根⽊桩,⽊桩⽴于⽯层之上。沙层⼜厚
⼜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断桩。茅以升从浇花壶⽔把⼟冲出⼩洞中受到启发,采⽤抽江⽔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法”,使原来⼀昼夜只打1根桩,提⾼到可以打30根桩,⼤⼤加快了⼯程进度。
⽔中钻探
140吨的⼤型打桩机在作业
建桥遇到的第⼆个困难是⽔流湍急,难以施⼯。
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做成的箱⼦⼝朝下沉⼊⽔中罩在江底,再⽤⾼压⽓挤⾛箱⾥的⽔,⼯⼈在箱⾥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桩逐步结为⼀体。沉箱上再筑桥墩。放置沉箱很不容易,开始时,⼀只沉箱,⼀会⼉被江⽔冲向下游,⼀会⼉被潮⽔顶到上游,上下乱窜。后来把3吨重的铁锚改为10吨重,沉箱问题才得以解决。
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
茅以升采⽤了巧妙利⽤⾃然⼒的“浮运法”,潮涨时⽤船将钢梁运⾄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省时,进度⼤⼤加快。
然⽽每当遇到困难造成整个桥⼯处的⼯作停顿时,社会上就会传起了闲⾔碎语:
中国⼈还是赶不上外国⼈,钱塘江造桥办不到的。
更严重的是银⾏也开始放慢借款,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浙江省建设厅厅长也急了,他叫来了茅以升详细询问情况后,正颜厉⾊地对茅以升说:
我⼀切相信你,但是如果桥造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在后⾯跟着跳。
在重重压⼒下,茅以升等⼈⽇以继夜奋⽃了两年半时间,克服了⽆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成功的建造了第⼀座由中国⼈⾃⼰设计的现代化⼤桥——钱塘江⼤桥。
1937年9⽉26⽇,当⽕车长鸣从⼤桥隆隆驶过,钱塘江两岸的⼈们欢呼雀跃,茅以升也不禁热泪盈眶。
可惜的是,好不容易修好的⼤桥,只保留了不到三个⽉时间。1937年⽇军开始全⾯侵华,12⽉23⽇⽇军兵临杭州城下。
因为军事安全的需要,茅以升只能忍痛亲⾃炸毁⼤桥。
当夜,茅以升辗转难眠挥笔写下了⼋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并赋诗⼀⾸,“⽃地风云突变⾊,炸桥挥泪断通途,五⾏缺⽕真来⽕,不复原桥不丈夫”。
最终在抗⽇战争胜利以后,茅以升组织成功修复了钱塘江⼤桥。
浙江省档案馆《钱塘江桥⼯程摄影》
《钱塘江桥⼯程摄影》第⼀辑
《钱塘江桥筹备报告》封⾯
《钱塘江回忆--建桥、炸桥、修桥》⼿稿
新中国成⽴后,茅以升⼜接受修建我国第⼀个跨越长江的⼤桥——武汉长江⼤桥的任务,参与了⼈民⼤会堂结构设计的审查。此外,他还在中外报刊发表与桥有关⽂章200余篇,可以说,茅以升在尽可能的发光发热,以所学报效祖国。
1989年11⽉12⽇,⼀代建桥⼤师茅以升⾛完了他⼀⽣长长的征程,在京溘然长逝。
是什么使茅以升在⼈⽣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也许正如茅以升⾃⼰所说:
⼈⽣之路崎岖多于平坦,忽似深⾕,忽似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屿?⽈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