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硬盘:改善性能\节约成本两全齐美
作者:张 磊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第03期
即使IT规划者无法直接找到高性能和高利润之间的平衡点,要判断是否应该购买固态硬盘也有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重建后端存储系统后,能否显著节约成本并改善性能。
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企业不得不大幅压缩IT预算,缩减数据中心面积,降低电力消耗,节约管理开支。IT规划人员发现,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还有一些简单而省钱的创新产品,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性能,而且没有什么风险,这就是固态硬盘(SSD)。
保障性能是关键
多年以来,机械式的硬盘驱动器占据了存储介质的主流。企业无论是选择内置的、直连的还是基于网络的存储设备,其架构都是一样的,即在前端放置某种缓存或硅片内存(可能内置在服务器、硬盘控制器或存储阵列上),在后端提供大型的机械式硬盘存储池。这种架构的指导思想是把实时数据尽可能长久地保存在缓存中,从而避免因等待硬盘I/O而造成的程序响应延迟。
但是与后端庞大的存储空间相比,缓存实在是太小了。存储管理员和应用系统管理员不得不绞尽脑汁,经常对系统进行调优和配置,以确保最常用的数据能够保留在缓存中。如果实在有困难,也要让这些数据的访问速度尽可能快,比如把这些数据条带化到大量昂贵的高转速硬盘上。
应用系统管理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或方法克服缓存太小带来的应用难题。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配备由高转速光纤通道磁盘组成的大存储池,同时配备多台高性能服务器、运行多线程应用程序。
在对OLTP环境的后端存储系统进行调优时,一个最佳实践是把I/O配置到硬盘盘片的外圈磁道。这样,磁头臂就不必在速度最慢的内圈磁道上进行定位和读写。这种方法又被称为
短行程。此方法的确可以提供更好的系统性能,但代价颇高。短行程硬盘会浪费硬盘50%~70%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