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弘扬非遗文化,打造特色乡集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拥有十分丰 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 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旅游业等因素的威 胁,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 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小峪口村成为非遗村乡集已是第二个年头,小峪口非遗乡集 目前的发展如何?国家和政府的宣传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政府 对其的帮扶措施是否起到了作用?小峪口非遗乡集目前还存在 哪些困难?在经历了前期的资料收集,实地参观,于7月24日, 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小分队“回首长安古道,展望文化新风” 终于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非遗乡集,进行了我们 的实践活动。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文献研究以及调研部署。首先,我们通
过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学术著作、网络资源、视频资源等 完成对有关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研究。其次,我们根据所了 解到的情况制作了相应的调查问卷,从而提高我们实践调研的准 确度。
1
2
3
4
5
6
7
8
9
II: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创新_万小艳小遗传承视野F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Jj媚嫄
国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启示一申彦舒
国外IE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经验与后示_郑憩
互联网经济卜II: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省略一展新研究_以林哲族鱼皮画技2:为例一张雅杰 浅谈国外『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薛玮
商洛作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夕JE欣欣
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目海燕
乡村『:物质文化遗产q旅游业融合研究」刊缶
参考资料
| 针对非遗多集发展对小峪口村状况改变的线下调查问卷 |
1、 | 您的年龄? |
A、 D、 2、 A、 | 18岁以下 B、18-30岁 U 31-45岁 46-60岁 E、60岁以上 您的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B、高中或中专 C.大专 |
D、 3、 | 本科 E、硕士及以上 您的职业性质? |
A. | 公务员 B、企业、•业单位 C.个体私营业主 |
D、 | 学生 E、自由职业 F,退休人员 G、其他 |
4、 | 您了解当地的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吗? |
A, 5、 | 了解一点 B、了解 C、非常了解 您了解当地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吗? |
A、 | 了解一点 B、了解 C.非常了解 |
6、 | 您了解当地都有哪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代表是?(多选) |
A, | 民间文学( )B, 民间音乐《 |
U E、 | 民间舞蹈( )D、传统戏剧( 曲艺( ) F, 杂技竞技( |
G、 | 民间美术( )H、传统手工技艺( |
I、 | 传统医药( )J、民俗( ) |
7、 | 成立非遗乡集前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什么? |
A、 8、 | 工资收入 B、做生意所彳Il U 炒股、基金等证券交易收入D、Me 您看好非迪乡集旅游的发展吗? |
A. | 非常看好 B,很值得开发 C、一般 D、不看好 |
9、 | 目前非遗多集的客源主要是哪个年监层次的? |
A、 | 青年学生 B,中年顾客 C,老年Bl客 D、三者都有 |
| |
10.非遗乡集每周的客流・在那个阶段?
A、700人以内 B, 700人一1500人 C、1500人以上
11、您认为现在小峪口非遗村的发展存在那些问题?(多选)
A、 U E. | 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结合较少 B、宣传力度不够 参与性、体验性产品蛟少 D、旅游目的地交通不便 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设备不完・ F、其他 |
| |
1_
12、您认为就本非遗村而言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
A 年轻人不愿意继承 B市场前景不好 C政的保护工作不够
D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E其他( )
13、您觉得当前本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IR大问SgJS什么?(多选)
A 人们的意识不够 B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缺乏资金 E传承人老龄 F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
14、您认为在学校或居民社区开展推广本非遗村的非物质文化意遗产的活动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有一定必要 C没有必要
15、您觉得成立非遗乡集后对您家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可以从经济、认知等方面谈)
调查问卷
中期调研
我们实践小分队一大早就集合出发,辗转地铁,公交与打车 软件终于到达目的地,走进了这个充满色彩的非遗村一一中国长 安非遗乡集。以前的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很少被外界知晓, 它和多数乡村一样沉寂。直到和非遗擦出“爱的火花” O我们 参观拜访了村委会,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非遗传承人杨帆老师作为第五代传承 人,他已经从事“泥叫叫”技艺30余年。他对传统泥哨上色进 行了改进,让简单粗糙的泥哨更具有观赏性。为做好传承创新, 杨帆老师收集了各时代的哨子,研究它们的工艺造型和文化特点, 并深入发掘陕西历史文化,寻求更有创意的灵感。杨帆老师认为, “泥叫叫”应有一种文化体系的传承脉络,不能纯粹迎合当今社 会,而丧失传统文化特点。“泥叫叫”的外形审美应该更加复古, 更具有传统底蕴。应以艺术的角度回到古代,再用现代人的审美 方式在“泥叫叫”上表达出来。杨帆老师还与其父亲一起整理了 经典秦腔故事《锄美案》《五典坡》《游龟山》《拾玉镯》中的 人物造型。他表示,自己钟情于唐代仕女、汉俑的造型以及半坡 遗址中陶器的几何纹样。希望能将这些造型和元素运用到“泥叫 叫”设计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挖掘传统艺术的更多价值, 赋予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可能。
在与杨帆老师的一番交流后,我们对非遗产品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接下来我们便深入到村子里,采访了大多数村民。村民们
对我们非常热情,也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他们眼中的非遗。说到: 自从杨帆老师带着非遗手工艺品来到我们村里工作之后啊,经常 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每次现场都人头攒动,各位非遗代表性传 承人都会向我们传授剪纸、面塑、手工布艺刺绣,并为我们准备 了红纸、剪刀、面团和布艺手工材料。我们围坐在非遗传承人身 边,仔细聆听他们讲解各类手工艺品的制作步骤。活灵活现的“鼠 你有福”面塑、惟妙惟肖的剪纸画、各具形态的布艺娃娃
实践总结
通过调研实践活动,我们团队了解到,就小峪口村的非物质 文化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大部分市民对小峪口村的了 解并不多,因此我们将在物质文化流失、传承人的消亡、宣传工 作缺乏以及经济效益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中继续寻求解决办法, 形成以政府、社会、公民三方共同发力的统一战线,为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