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课堂中陶笛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作者:施虹
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22期
【摘要】随着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中全面育人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
位置。国家教育工作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以美育为主线,因此,学校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抓手,已经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式。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常见的器乐进课堂。陶笛具有音色独特,外观典雅,小巧并且简单易学等特点,它音准较稳定,不同的调性、不同种类的陶笛可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基于此,笔者对陶笛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陶笛 ;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2-0085-03
【本文著录格式】施虹.小学音乐课堂中陶笛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J].北方音乐,2020,11(22):85-87.
一、小学音乐课堂陶笛教学的优势与意义
小学阶段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乐理知识、演唱、演奏、律
动、创编等多种核心能力。在现阶段各校教学中,演唱教学占有突出的位置,而忽略了器乐的学习,器乐进课堂也成为学校美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学习器乐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习体验,又能辅助歌唱教学。对于一些不擅长唱歌和表演的同学来说,器乐学习会让孩子们从中找到自信,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在各个学校都引入小乐器进入国家课程的时候,口风琴、竖笛、口琴、葫芦丝等作为普通大众熟悉的乐器进入到了孩子们的音乐课堂中。口风琴由于需要使用到吹管,小学生在上下课时难易做到干净卫生,使用结束马上清洗晾干。而竖笛音区较窄,口琴吹奏时要用吸和吹的特殊方法吹奏,葫芦丝高音区音色尖锐,乐器难易保养,这些乐器都暴露出了各自的短板。陶笛很好地避开了以上乐器出现的缺点,并且它是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很好的载体。陶笛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山东沂蒙的泥哨,它独具特点的褐色色釉又是中华文化与美术的综合体。陶笛易清理,易保养,吹奏方法简单。音色独具特点,低音醇厚深沉,中音温暖圆润,高音明亮轻盈。陶笛是十二平均律乐器,可以演奏小学音乐课堂中绝大部分课上乐曲。在音乐课堂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唱时校正音准,感受旋律和情绪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