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老师陶笛培训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6-07 06:14:51 阅读: 评论:0

小学音乐老师陶笛培训心得体会
陶笛的鼻祖是中国的古埙和泥哨,因为中国早在7,000年多前就有了这种乐器。陶笛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我们沂蒙人称为泥哨,记得儿时曾有卖货郎卖过小的、黑色的泥哨,声音清脆嘹亮。
这学期有幸参加赵洪啸老师的陶笛培训,虽短短一天,却让从来没有摸过陶笛的我学会了这种乐器,并让我爱上了它。它音色优美,轻巧便携,让每一位和它接触的人,立刻被吸引。
本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教师的正能量
赖达富老师的讲授正是正能量的传递,风趣幽默的谈吐,生动灵活的方法,娴熟动听的范奏,都让感受到陶笛的美。我想作为教师就得有这种魅力,让学生被你的魅力吸引,被你的音乐吸引。
二、把耳朵唤醒
音乐是听觉艺术,让学生聆听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教授陶笛等乐器时,更要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感知,因为无形的音乐更多的是需要你用耳朵、用心去传授,而不是眼睛。现在的音乐教学从很多层面上都是要求孩子用眼睛学音乐,少了自己的思考和感知,抹杀了孩子对于音乐最直接的体验,
而赖达富老师所讲解的学习方法,恰恰是我们最原始,也是最缺失的。比如说柯尔文手势,以不同的手势在空间上解释音高在对比中存在;练习时坚决只用手摸笛孔,而不要低头去找、去看;让你的笛声像唱歌时的表现一样,富有歌唱性......
三、熟能生巧
由于早有学习音乐的基础,对于五线谱、简谱及各种标记符号我都十分熟悉,奠定了学习陶笛的第一步;从第二步开始,以莲花指(手心向上,大拇指与其他四指指心相对)握笛并进行空指练习稍微多花了些时间,一是对F调和C调的笛孔位置不熟悉,换指比较迟钝,二是十个手指不能均匀用力,个别手指容易塞不住笛孔,出现漏气走音的现象。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气息。我们知道,人的呼吸在正常的情况下,吸气是主动的,而呼气是被动的,也是无意识的,但在吹奏时却要对呼出的气流有意识的加以调节控制,这就形成一般的气息控制。吸入的气不可以一下子吐出来,而是要尽可能平稳的吐出来。气息要绵长饱满,不得少于八拍。在具体吹奏时低音、高音对气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即使吹奏者没有刻意使用如此忽强忽弱气息来吹奏,但只要气息上有一些变化,都会导致陶笛吹奏音高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我吹奏陶笛时,要根据手中的陶笛去摸索和寻找适合的稳定性和气流强度的配合。
四、学习计划。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陶笛也是这样,没有每天的点滴积累、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是无法演奏好陶笛的。对于自学陶笛的人来说,有计划、合理的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使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是很重要的。我会采用“见缝插针练习法”,即利用小块的时间(如饭空20分钟、半小时)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来练习,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陶笛演奏技巧能有所提高,我们的音乐课堂也能实现对陶笛教学的普及。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6:1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089691211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音乐老师陶笛培训心得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音乐老师陶笛培训心得体会.pdf

标签:音乐   练习   气息   学习   老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