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地基承载力

更新时间:2023-06-07 02:58:55 阅读: 评论:0

第六章地基承载力
提示:双击自动滚屏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上,如果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所能承受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地基承载力就是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一、 概述
1、地基剪切破坏的三种形式
   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
2、整体剪切破坏的三个阶段
  线性变形阶段及其变形特点
  弹塑性变形阶段及其变形特点
  塑性破坏阶段及其变形特点

二、 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
    为了保持地基稳定,将地基中的剪切破坏区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确定其相应的承载力。地基变形的剪切阶段也是土中塑性区范围随着作用荷载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阶段。
    在某一基底压力p作用下地基中出现塑性区,相应塑性区的边界方程为:
   
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

    根据塑性区开展的最大深度Zmax,可以确定地基所能承受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载。
       

临塑荷载:当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zmax0时,地基所能承受的基底附加压力。
p1/3:当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限制在基础宽度的1/3范围内,此时相应的临界荷载。
p1/4:当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限制在基础宽度的1/4范围内,此时相应的临界荷载。

三、 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1、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理论
   普朗特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研究有一定埋深d,基底下是无重量土(0)时地基地极限承载力
               
2、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
   考虑基础底面粗糙,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得到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
               
3、汉森极限承载力理论
   汉森考虑荷载倾斜、基础形状以及基础埋深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系数,得到汉森极限承载力。
               

四、按原位测试成果确定地基承载力
1、现场载荷试验
   利用现场载荷板试验,得到压力与沉降关系的p-s曲线,通过分析p-s曲线的特征确定相应的地基承载力。
2、静力触探试验
   利用比贯入阻力和地基承载力建立的关系,确定相应地基土的承载力。
3、标准贯入试验
   利用标贯击数和地基承载力建立的关系,确定相应地基土的承载力。

五、按地基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1、按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
  确定强度指标的标准值
  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第一节 概述
提示:双击自动滚屏
 
一、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
建筑物荷载作用在地基上,对地基提出两方面的要求:
  变形要求:变形在允许变形要求范围内
  稳定要求:基底压力在地基承载能力范围内
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二、 地基剪切破坏的三种形式
整体剪切破坏:
    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续的滑动面,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可能向一侧倾斜,基础两侧地面明显隆起
局部剪切破坏:
    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
冲剪破坏:
    地基不出现明显连续滑动面,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

三、整体剪切破坏的三个阶段
  线性变形阶段及其变形特点
    oa段,上部荷载小,主要产生压缩变形,荷载与沉降关系接近于直线,土中ttf地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弹塑性变形阶段及其变形特点
    ab段,荷载增加,荷载与沉降关系呈曲线,地基中局部产生剪切破坏,出现塑性变形区。
  塑性破坏阶段及其变形特点
    bc段,塑性区扩大,发展成连续滑动面,荷载增加,沉降急剧增加。



第二节 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
提示:双击自动滚屏
 
    为了保持地基稳定,将地基中的剪切破坏区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确定其相应的承载力,地基变形的剪切阶段也是土中塑性区范围随着作用荷载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的阶段。

一、 塑性区发展范围
   
    在某一基底压力p作用下,地基中任意点M的附加大、小主应力为
   
    假定在极限平衡区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1,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可以在任意方向叠加,因此M点大、小主应力为:

M点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M点处的大、小主应力满足极限平衡条件
           
经过整理得到:当地基中出现塑性区,相应塑性区的边界方程为:
           
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
           
根据塑性区开展的最大深度zmax,可以确定地基所能承受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二、临塑荷载与临界荷载
临塑荷载pcr:当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zmax0时,地基所能承受的基底附加压力。
p1/3:当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限制在基础宽度的1/3范围内,此时相应的临界荷载。
p1/4:当塑性区开展最大深度限制在基础宽度的1/4范围内,此时相应的临界荷载。
注意:在公式实际运用中,第一项的b有关,应采用基底以下土的重度;第二项的d有关,应采
      用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一般用0表示。在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一律采用浮重度。若地基土分层,
      则应采用加权平均重度进行计算。


第三节 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提示:双击自动滚屏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2:5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6077935679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7.地基承载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7.地基承载力.pdf

标签:地基   荷载   基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