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变成了一棵树
课前预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ng二声zhuang四声hu二声li ding一声ling二声(形状)(狐狸)(丁零)qigo三声ke四声li四声xiang一声chang二声ji四声xu四声(巧克力)(香肠)(继续)tang二声cu四声pai二声gu三声mi四声mi四声
(糖醋排骨)(秘密)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1.“菱形”的“菱”读作lin二声。(x)
2.“继续”“抓痒”“秘密”三个词的书写都正确。(√)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B)
A.“我”想变得更漂亮。
B.“我”不想吃饭,只想玩。
c.“我”想让小鸟来住。
2.妈妈是用怎样的方式让英英吃饭的?(C)
A.直接把她拽回家。
B.把饭拿过去让英英吃。
C.用美食英英回家吃饭。
课前导入
作者顾鹰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鸟窝里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他们在一起在树上吃东西,而“我”却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
学习目标
1.认识“希、痒”等7个注音生字,会写“狐、狸”等12个字格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大意,说一说文中有意思的想象,感受慰的神奇。
3.借助想象,对童话进行再创造,并且演一演。
字词导学
认字注音
希(xi一声)希望痒(yang三声)瘙痒鳄(e四声)鳄鱼零(ling二声)零星肠(chang二声)肥肠
醋(cu四声)陈醋馋(chan二声)馋嘴
生字组词
状{形状、奖状狐{狐狸、狐疑狸{狸猫、河狸
腰{弯腰、腰部零{零头、零件巧{巧妙、巧合
克{克服、千克肠{大肠、香肠继{继续、继承
抬{抬头、抬水续{陆续、连续烦{烦闷、烦恼
近义词
希望一期望担心一担忧容易一简单
了解一理解奇怪一稀奇失望一失落
秘密一机密
反义词
希望一失望失望一如愿担心一放心
了解一生疏容易一困难秘密一公开
多音字
担心(dan一声)好了(le无声)
担子(dan四声)了解(liao三声)
课文精解(课文见教材第63页)
1“英英,吃饭了!”
2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
3《》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
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妈妈只想让“我”赶紧吃饭,“我”只想好好玩儿,为下文“我”想变成一颗树做铺垫。
4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自己在玩儿的时候有人叫自己吃饭。
“我”的想象成真,变成了一棵树。
5你猜,《》鸟窝!
“我”变成树后,树上长的不是苹果、梨等水果,而是鸟窝,想法奇特。
6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各种形状”说明树上的鸟窝是各种各样的,非常有趣。
7《》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我”变成树以后会邀请小动物们住进来。
8你怎么住进来?《》
“只……就……”表明住进鸟窝里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对人们提出的疑问给出了明确的答
案,“弯下腰”就可以了,说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9傍晚的时候,《》
10《》妈妈向我点了点头,《》
心跳震动得鸟窝“一动一动”其至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显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突出英英紧张的心理。
11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顺”在这里是“沿着”的意思,妈妈沿着轻轻垂下的树枝爬上来,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
12妈妈打开背包,《》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妈妈拿着好吃的食物分给鸟窝里的小动物。
13“咕噜噜……”《》
“咕噜噜”这个拟声词表明我看到吃的,觉得肚子饿了。
14“咕噜噜……”《》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我”饿得肚子叫,把小动物们吓了一跳。
“越来越响”说明“我”饿得更厉害了。
“我”忍不住想家了,想起妈妈做的饭菜。
15“咦,下雨了。”《》
16《》小鳄鱼问小松鼠。
17“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18“那么,《》”
19“不对,是大树在哭。”《》
小动物们纷纷猜测树上滴下来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想象大胆丰富又奇妙无比。
20唉,《》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21“小馋猫,《》”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眨了一下眼睛”表明妈妈早就知道“我”的秘密,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
22噢,《》
23哎呀,《》
以疑问句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者简介>>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幼儿园教师,江苏常熟人。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边坚持儿童文学启蒙教育。代表作有《我的一家是精灵》《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写“我”在树下玩得正高兴,妈妈却喊“我”吃饭。第二部分(4~8):写“我”变成了一棵树,还让小动物们住进来。
第三部分(9~21):写妈妈分食物给小动物们吃,“我”怀念妈妈做的饭菜,馋得流口水,妈妈也认出了“我”。
第四部分(22~23):写“我”的感慨和疑问,表现出妈妈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主题归纳>>
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宝贝。
思维导图
课后习题详解
一、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