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
一、教学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 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 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然后具体描述了 “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 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 因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 的奇思妙想。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充 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二、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和交流活动,充分感受想象的魅力。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 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初读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步感受大胆想象的神奇有趣。然后结合课后第一题让 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最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愿望大胆想象,创编一个神奇有趣的想象故 事。教学中力图从整体入手,圈画优美的语句,然后以读促说,还原文本的场景,在反复朗读和说话中,丰富语 言的画面,感受作者的表达特点,达成语言积累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3.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五、教学策略
教法: 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品读故事,感受神奇有趣的想象世界;大胆想象,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集中 落实识字和写字。
学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分享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表格遮罩功能)
(1)孩子们,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七十二变)
(3)说说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
2.板书课文题目,猜测情节。
(1)教师板书:我变成了____________ (板中板板书课题)
(2)补充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教师引导: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自主质疑,激起欲望。 3.教师导语:今天,作家顾鹰给我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英英的妈妈喊她回家吃饭,可是英英在树下 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她很想变成一棵树,后来她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想一想,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 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②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将它们摘抄下来。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课件出示生词)教师指名读,相机正 音;学生齐读。
(3)检查自读情况。
2.集中识字,读好长句。 (1)课件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学习生字“鳄”,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理解记忆。
(2)课件出示课文原句, 课件出示鳄鱼图片。(触发动画)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3)归类学习生字“肠”,拓展延伸“场、杨、畅、汤”,帮助记忆。①创编儿歌,区分形近字。(课件出示儿歌)
杨树魔法师,手法不寻常。换成土字旁,建成大广场。
换成提手旁,彩旗迎风扬。换成申字旁,人人心欢畅。
加上三点水,做成鲜鱼汤。变回月字旁,助人好心肠。
②结合图片识记:香肠。(多媒体插入图片)
③练习读句子。出示第4、6、12、14自然段。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 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 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 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4)学习生字“丁、零”,象声词“丁零丁零”,拓展其他象声词。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积累象声词:潺潺、轰隆、啾啾、淅淅沥沥等。
②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 音。
(5)学习生字“痒”“醋”“馋”: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记忆。
3.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交流分享,弄清变化的原因。
(3)抓住提示语进行朗读指导。
(4)朗读第5~8自然段,了解“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
(5)默读第9~23自然段,了解“我”变成树之后经历的事情。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借助各种识记方法来掌握字词。结合生字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读懂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想象
1.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想象有趣的句段。
2.合作交流,和同桌说说自己认为想象有趣的那些句段。
3.分享课文中有趣的想象,品读句子,感受想象的奇妙。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趣?
学生交流分享,各抒己见。
(2)学生表演体验:“身上痒痒的”“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3)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我”变成树的过程。(课件出示句子)
我变的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 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蒙层功能) (4)这些鸟窝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鸟窝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各种形状,会跳舞)
(5)学生交流分享,用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鸟窝。
(6)同桌合作,一起画一画鸟窝的形状。
(7)“我”邀请了哪些小动物住进鸟窝?(课件出示回答)(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8)指导朗读,关注顿号的用法。
4.感受想象的奇妙,提炼学习方法。 (1)想一想:鸟窝的形状只有这些吗?还可以邀请哪些小动物?妈妈还带了哪些食物呢?(拖曳功能)
(2)学生交流想象。 (3)英英变成的这棵树,树上长的鸟窝跟平常见到的不一样;鸟窝里住的动物,也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这就是 作者想象的不同寻常。
(4)文中像这样有意思的想象还有很多,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写写批注。
【设计意图】: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知道树上的鸟窝、鸟窝的形状、鸟窝里住的动物都和平时的不一样,就能更 好地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四)写法训练,放飞想象
1.口语表达,激发想象。
导语:孩子们,上节课一开始,你们幻想过拥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你们想象自己变成一朵云、一阵 风……现在,让我们再次大胆想象一下,你变成某个事物之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2.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讲述自己变成某个事物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