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已的话复述故事。
2.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听写。
形状 狐狸 担心 丁零 失望 背包
巧克力 香肠 面包 花生 牛奶
继续 饭菜 排骨 抬头 麻烦
2.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英英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她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课后习题1)。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和大家交流。
3.合作交流,和同桌说说自己认为想象有趣的那些句段。
4.分享课文中想象有趣的句子,感受想象的奇妙。(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段)
句段1: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痒痒的”“冒出来”想象“我”变成树的这一过程,并说说这两句话里哪些想象特别有趣。
(2)学生小组交流分享,各抒己见。
(3)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相机引导。
“痒痒的”一词特别有趣,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形象地写出了树枝冒出来的感觉。
“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多么神奇!
这段话写“我”变成树的过程。由“痒痒的”到“冒出来”,让人真切地体会到身体正在发生变化。这两个词非常有想象力,只有入情入境时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4)教师引导学生表演体验:“身上痒痒的”“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5)教师出示朗读提示,体会英英的惊喜。
因为英英“真希望”变成一棵树,所以“痒痒的”“冒出来”要以惊讶的语气读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不仅要读出“惊”,还要读出“喜”的感觉,以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句段2: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1)请学生想象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提示:梯形、星形、五角星形等)
(2)引导学生交流分享,用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鸟窝,可从形状、材料等方面描述。(提示:鸟儿用干草、泥土、树枝和树叶等搭建,一般是圆形,搭建在树杈上)
(3)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述的鸟窝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鸟窝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提示:是长出来的,有各种形状,会跳舞)
(4)同桌合作,一起画一画鸟窝的形状,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句段3: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1)教师指名回答:“我”邀请了哪些小动物住进鸟窝?(提示: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鸟窝里住了哪些动物,对比说说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提示:鸟窝里住的是一些在陆地上或在水里生活的小动物,而不是一些鸟儿)
(3)学生根据课文自由回答:这些小动物是如何爬上树的呢?(提示:树会弯下腰,让乌窝离小动物们很近很近,它们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能上去)
句段4:“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
句段5:“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句段6: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1)两次写到“咕噜噜”是为什么?(提示:说明“我”非常饿)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拟声词,说说句段4和句段5加了拟声词后给你什么感觉?(提示:描写得生动有趣,有身临其境之感)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为什么大家没有理会饥肠辘辘的“我”?(提示:他们没有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需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文的描述理解句段6的水珠是“我”流下的口水。
(5)教师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小动物们的对话,通过朗读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感受作者的想象既新奇有趣,又是根据事物特点进行的合理猜测。
(6)学生小组讨论:小动物们以为水珠是什么?如果你就是大树上的一个小动物,看到水珠,你会想象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