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题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6届亚运会将于11月在广州举行。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亚运会期间以下各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沈阳 C.广州 D.海口
2.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3.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人工实地调查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主要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主要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 | | |
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5.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6.下列自然景观中能够反映非地带性的是
A.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C.广东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
7.下列自然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 B.华山西峰绝壁
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 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8.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A.亚洲东部 B.北美洲东部 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西部
9.图1为城市各功能区付租能力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与线段a、b、c付租能力相对应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10.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均衡性
11.据报道,10月岛国马尔代夫内阁成员身穿潜水服,在水下6米深处举行了特
别会议,讨论海平面上升对该国的影响。此举旨在呼吁全球各国重视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 B.地面沉降 C.海啸问题 D.全球变暖
12.下列经济部门中,受气候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A.铁路运输业 D.信息服务业 C.服装加工业 D.水稻种植业
13.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14.下列日照图中(图2,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能正确反映春分日日照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列各地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A.横断山区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珠江三角洲
16.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
A.珠江正值枯水期 B.黄河出现冰情
C.长江正值汛期 D.澳大利亚正值一年最热时期
17.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落后 B.自然条件恶劣 C开发历史较短 D.矿产资源贫乏
18.最终决定各地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科技水平 C.市场需求 D交通条件
19.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典型、尺度最大的地区是
A.北美大陆低纬地区 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
C.南美大陆中纬地 D.非洲大陆低纬地区
读“1800-世界城市化水平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0-21题。
20.由图可知
A.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21.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 B.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就业结构
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D.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
22.下列有关南亚季风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之一 B.南亚夏季风主要受亚洲高压影响
C.受南亚夏季风影响时,印度西南部温和少雨 D.受青藏高原阻挡,我国不受南亚季风影响
23.纬度30o-40o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终年高温少雨 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4.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
D.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
25.某城镇盛行东南风,拟建一化工厂(如图4示意),下列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 B.② C.③ D.④
2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推进速度快,人均耕地减少 B.珠江口咸潮加剧,影响粮食生产
C.夏秋季节多台风,粮食生产不稳定 D.工业污染严重,粮食产量下降
27.低碳经济谋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应大力开发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 (图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29题。
28.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29.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30.地中海沿岸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1.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
原因是
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读图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2-34题。
32.如果该图表示南大西洋洋流模式,则
A.洋流①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主要是在西风影响下形成的
C.洋流③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