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研究成果之子成果(三)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美育教学案例设计
以《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为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选修3旅游地理》第三章第2、3节。
1、本节课只有1个内容,那就是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2、本节课贯穿了旅游地理的整个教学,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联系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以后学习旅游的相关知识时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欣赏旅游景观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旅游活动中,运用所学方法,更好地获得旅游享受,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赏时机的把握
教法:
1、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以启发诱导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个案分析法:通过举例,具体分析旅游资源的观赏方法。
学法: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及视频、多媒体
设计思路:在新课改的主要理念变化中,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过程与方法的变化,
也就是获得知识的体验过程。本课的特点为教材内容相对较为简单,而实践性又极强,所以我尝试利用大量图片及视频材料(现阶段主要引用教材及教师口头描述介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对景观图片的欣赏,学生互助活动归纳出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我的整体思路为观察—分析—归纳—运用,我采用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的模式,最后通过家乡旅游资源的评定与欣赏以及大观园入园设计两个活动,结束本课教学。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入新课:(教师总结导入)旅游资源的这些审美特征,需要我
们掌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去发现、捕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学习新课:
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的诗中体现了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选择观赏位置:
针对不同旅游景观,只有选择最佳的位置观赏,才能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下面这些景观,你知道选择什么最佳位置去观赏吗?
总结:要领略峰峦起伏和旷景奇观需要远距离俯视;欣赏晓得湖沼、池塘就要近距离平视最佳;峡谷、溶洞、一线天景观就要置身其中,才能体验其奥妙;对于瀑布景观的欣赏就要选择适当距离仰视;对于地貌的酷似造型就要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收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归纳:选择观赏位置--距离(远、近、置身其中),角度(俯视、仰视、平视、特定点)。
过渡:有些自然景观,其自然美会因时不同,这就要求欣赏最佳
景观还要选择适当的观赏时机。
二、把握观赏时机
1、季节的选择:
北方(南方)地区的一些山水风景最宜什么季节观赏?我国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以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等)什么季节观赏最适宜?为什么?
2、天气的选择: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
候最佳,为什么?云海: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山谷湿度大,易成云致雾;各处温差、水分蒸发的差异及山谷风影响使云雾变幻飘渺。
3、许多景象要在特定的时间(日变化:清晨和傍晚;特定时间)出现,要求旅游者确切把握时机。
钱塘江大潮——宜选择农历初一、十五青海湖的候鸟——最佳时机是5月份。
总结:有些自然景观,会随季节、天气、时间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三、抓住景观特点
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同。
例如:自然景观——例如山景的特点,如雄、奇、险、秀、幽。
人文景观——例如园林景观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才
能体会出造园者意境。
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手法有:
1、主配(主景——应鲜明突出,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2、层次(障景法、隔景法等都可达到丰富景观层次的效果)
3、框景(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
4、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景)
总结:要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要注意选择好观赏位置,把握好观赏时机,并抓住景观的特点。
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我国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1、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B.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1、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①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事例:寺庙与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