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产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更新时间:2023-06-06 04:57:44 阅读: 评论:0

我国葡萄产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作者:***
来源:《果农之友》2014年第11期
        葡萄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果树,早在四、五千年前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居民就开始利用和栽培葡萄。我国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葡萄,栽培历史在2 000年以上,在漫长的时间里,经过各地不断繁衍扩展,全国各地均普及发展起来。2013年全国种植葡萄总面积达72.0万公顷,总产量达1138.0万吨,占全球葡萄收获面积的10%,占全球葡萄产量的16%,是世界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产业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1 发展历史
        解放后,我国葡萄产业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1 零散发展阶段
        解放后,由于连年战乱,百废待兴,生产进入恢复期,政府在种植业方面,将主要精力
用于解决国民吃饭的问题,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战略目标,经济作物发展不被重视,葡萄栽植区域范围窄,面积小,以农户庭院零散栽植为主。
        1.2 缓慢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好转,在农业生产上开始全面发展,葡萄规模种植在小范围起步,特别是引进日本巨峰及巨峰群葡萄品种后,使葡萄种植区域几乎普及我国东部从南到北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有了一定发展栽植总面积。
        1.3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种植结构大调整,效益型水果业受到各地普通重视,人们多途径追求高效生产。由于葡萄产值高,受到各地普遍关注,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红地球品种的引进,加上设施栽培葡萄的兴起,使我国葡萄产业大发展如虎添翼,适栽区域全面开花发展,种植范围、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我国葡萄栽植面积和产量,从2003年的40多万公顷、产量50多万吨,逐年递增,到2013年达到72万公顷、产量1 138万吨。
        2 产业布局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04:5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99866466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国葡萄产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国葡萄产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pdf

标签:葡萄   发展   生产   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