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饼再怎么“出圈”,也难成为新消费的宠儿
编辑导语:中秋节即将到来,月饼这一传统美食也被品牌们盯上了,不少新奇样式和新奇口味的月饼出圈,月饼也逐渐被裹挟进了新消费的浪潮里。然而不少月饼却遭“翻车”,如此看来,网红月饼真的能让消费者心满意足地买单吗?
中秋节还没到来,一波五花八门、口味各异的月饼就以奇奇怪怪的形式出圈了。
最先登上热搜的是知乎。知乎每年都给提供优质内容的知友们邮寄定制月饼,不料今年部分知友吃完月饼后出现了腹泻的情况。随后知友们“泄药?谢邀”的调侃,把知乎送上了热搜。
互联网大厂年年比拼中秋礼盒,不过这次统一输给了一家精神医院。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印着“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从这个地方生产,转眼间成了年度最牛社交货币。这两天,他们又推出了自家食堂烤的鲜肉月饼,仍然“一饼难求”。
医院特产月饼,大受欢迎的不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贵州省医的月饼很多年前就成了贵州人儿时的记忆,现在排队的人还络绎不绝。而除此之外,藤椒味香酥牛肉月饼、冷锅串串现烤月饼、臭鳜鱼月饼、螺蛳粉月饼及新出的冰激凌月饼和各类低卡低糖月饼陆陆续续上市,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眼光。
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吃月饼,可他们仍旧热情地在为月饼买单,新消费热潮似乎瞅准了这点。
一、月饼卷入新消费浪潮
2022年,新消费热潮席卷各行各业,潮玩、咖啡、茶饮、雪糕、面食、酒水…一切吃吃喝喝、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经过包装、炒作和哄抢,瞬间身价翻倍,点燃了消费主义的狂欢。尽管有些疯狂,但不得不承认这让今年稍显消沉的经济市场多了些亮色。
月饼也正在以类似的“套路”进入消费者视野。
今年,包括广州酒家、美心、元朗荣华在内的知名品牌,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纷纷在传统口味的基础上推出了低脂、低糖产品。以稻香村为例,稻香村生产了低糖桂花酒酿流心桃
山月饼、低糖玫瑰青稞流心桃山等5款主打低糖的月饼。年轻人“0脂0糖0卡”的消费需求,在茶饮市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而在月饼消费上,则成功带动了低卡月饼的流行。
北京一家稻香村门店的销售人员表示,“近年来糖醇月饼的款式越来越多,糖醇是一种天然提取、低热量、无代谢负担的甜味剂,很受顾客欢迎”。
主打健康之外,贵也是新消费热潮的一个显要外在特征。在广州酒家天猫店查询,广州酒家与哆啦A梦的300克流心联名礼盒装售价为208元,活动价为178元,是普通款的2.36倍。另一款与宝可梦联名的390克奶黄流心皮卡丘礼盒售价为198元,活动价为168元,是普通款的1.72倍。
冰激凌月饼贵得更离谱。哈根达斯今年推出了十款冰淇淋月饼礼盒,天猫旗舰店售卖的价格从268元-1288元不等。最便宜的268礼盒中,月饼只有4枚;最贵的一款,是哈根达斯与卢浮宫博物馆的联名款“卢浮映月”冰淇淋月饼礼盒,售价1288元。
如同钟薛高在雪糕行业引起的效应,网红月饼的出现及定价,让月饼这一传统产品的消费
市场日益分化。定价较高的高端月饼满足消费者追求精致或新社交场景下的需求,价格高于传统月饼的中端月饼,凭借健康理念、新奇口味和精美包装,俘获年轻消费者。
对于月饼品牌而言,月饼消费群体的分化,可以说是推动行业改造、刺激消费意愿的一次机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相比于2022年,2022年中国消费者在月饼消费上的购买预算更高,预算在100-199元的占比提升了7.4%达27.5%,在200-299元之间的占比提升了6.5%达33.3%,而预算在99元以内的占比下降至12.8%。
花更多的钱,为产品溢价买单,消费者买月饼不再单单是为了送礼,正如他们买盲盒、买茶颜悦色、买钟薛高,满足自己比满足他人更重要。
二、资本对月饼“不动心”?
艾媒咨询曾发布一份《2022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7成消费者是出于自吃的目标购买月饼,并且更看重健康。其中,00后更愿意为颜值买单;近4成消费者会因为口味独特而购买月饼,更多的95后对不同口味的产品有着更高要求。
从年轻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来看,月饼这一时令性产品经过改造和包装后,被赋予了新的文
化属性,日益俘获了很多渐渐对月饼失去兴趣的年轻人。恰恰当前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泸溪河桃酥等新中式点心品牌,也成为这届年轻人的心头好,掀起了新消费的高潮,由此,频频出圈的月饼似乎潜藏着新的消费想象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哈根达斯冰淇淋月饼的年销售额早在几年前就超过了6亿,元祖的“雪月饼”多年来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相比咖啡、新式茶饮、健康养生类食品的热闹,资本对月饼行业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热情。
据「新消费Daily」不完全统计,2022年1-6月中,新消费领域共有333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500亿。其中食品饮料赛道依旧最受资本关注,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融资数量上,都位居第一,Manner、光良酒业、自嗨锅、Moody等品牌在半年内连续完成了多轮融资。
兰州拉面、和府捞面、遇见小面,京派鲜卤、菊花开卤味,爸爸糖、泽田本家…你可以发现资本在吃的领域基本能投的都投了,可在月饼行业,整个市场既没有诞生新的品牌,也没有新的资金进入或进行押注,创业者更鲜有入局。这个传统行业,依旧以广州酒家、美心等传统月饼厂商为主流。
为什么月饼利润率高,却不受资本青睐?事实上,虽然月饼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月饼销售要大大受限于节日性食品的属性。即使是元祖、广州酒家等头部企业,也不是只靠月饼赚钱,除了月饼,它们还有糕点、水果、速冻食品、餐饮等其他业务。
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说,月饼成本中获客成本太高,再加上渠道成本,纯做月饼的新品牌反而不会有太高的利润。当然,新中式点心的流行,为月饼的新消费改造提供了一条思路,如果借助营销能够将月饼打造为年轻人喜爱的日常消费品,未尝不能突破节日限制。只是,这个成本注定很高。
三、网红月饼翻车,可能也是迟早的事?
2022年是新消费品牌呈爆发式增长、吸金无数的一年,很多人认为进入2022年这股热潮会恢复理性,然而并没有。今年VC们看看教育、瞅瞅医疗,依旧拿着钱却不知道往哪儿投,最后还是流入了门槛最低的新消费。不过,疯狂的资本助推下,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等现象的发生,让更多的质疑声涌向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