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欣赏
作者:陈刚
来源:《世界家苑》2019年第03期
摘要: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国古代雕塑,不刻意追求比例和解剖的精确,而是突出主题,力求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和意境。
关键词:赏析;理解;评价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雕塑按其形态可分为圆雕和浮雕;按其用途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和园林雕塑;按其材质可分为泥塑、木雕、石雕、铜塑、陶塑等。
雕塑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作品数量和种类很多。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中国的绘画、书法艺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偏重再现对象的形状,具有民族的美学特征,在适当注重形体美的同时,更注重形态美。在突出对象的神态和气质方面,多采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采和风韵,而不像西方雕塑作品追求形象的逼真与俏似,这就是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它主要表现在轮廓、体量、结构、起伏、材质与肌理等方面。以线造型、意境表达、彩绘结合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几大特色。至今,我国各地还保存着许多古代大型的雕塑作品,从年代上看,大部分是属于秦代以后的作品,其中,秦代始皇陵的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前的陵墓石雕,南北朝至唐代在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大量的佛教雕塑,以及宋代之后在山西晋祠、山东灵岩寺、山西平遥双林寺中的一些塑像,都是我国雕塑史上极为珍贵的典范性作品。当然,中国古代的雕塑与我们民族的生死观念、丧葬习俗、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1 陵墓雕塑
陵墓雕塑产生的原因:在封建社会时期,帝王、贵族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的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區域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展示大量的陵墓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不但代表了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重要的一部分。如:霍去病墓前雕塑群,记载的是在我国西汉时期,北部的匈奴族经常侵扰中原北部地区,平阳(今山西临汾县)人霍去病18岁就投入反击匈奴入侵的激励战斗,五年间,他六次出击均获大胜,但他年仅23岁就因病辞世,霍去病的
逝世,汉武帝深为悼惜,下令“为冢像祁连山”以表彰他的功绩。霍去病墓前的立马、跃马、卧牛、卧虎等十多件雕塑,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作为永久性的纪念,作者选择了坚固性很强的岩石作为雕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