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本文以平遥古城保护实践为例,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尊重科学,顺应规律,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思路,在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合理利用方式,为千年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健康道路。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遗产;平遥
Abstrac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should respect science, follow natural law,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make innovations and explore various reasonable utilization methods on the premis of earnestly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so as to bring new blood and energy to the ancient city with a history of one thousand years and blaze a trail characterizing of benign circul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ancient city protection;cultural heritage;Pingyao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6-45(4)
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县城的原型,也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内陆小城从默默无闻到盛誉斐然,命运沉浮多舛,经历了困惑、迷茫、柳暗花明和繁荣似锦的巨大变化,也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回顾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尊重科学,顺应规律,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思路,在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合理利用方式,才能为千年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是这样。
一、保护与发展失衡曾使平遥古城陷入困境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盆地,自古以来人多地少,土地瘠薄。因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冲,历史上曾是北京与长安两大古都之间的中部都邑,所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平遥古城形成商品集散市场,久盛不衰。明清时期晋商之旅崛起,更让平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重镇,一度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平遥古城由鼎盛转向衰落起始于清代末年。清末以来将近一百年时间,先是平遥金融票号受外国资本的冲击,接着同蒲铁路建成通车进而削弱了平遥原有的交通优势,导致经济衰微,开始走下坡路。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平遥不在国家计划重点发展工业的城市之列,它的经济仍以农业生产为主,仅有少量工业。同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计划经济体制弱化了平遥古城商品集散和强势贸易的职能,致使市场萎缩,工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即使在古城以内也还居住着大量农户,饲养着各类牲畜家禽,就像农村集镇式的聚落一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平遥在产业发展、生产经营、交通运输、文化教育以及居住生活需求和消费观念等方面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现代化、复杂化的趋向。这一阶段虽然平遥已列
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但是一方面保护资金杯水车薪,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认识能力所限,人们往往把古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截然对立起来,要么认为古城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主张对古城拆迁改造,引进资金和项目,加快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么担心经济社会发展会给古城带来破坏,反对在古城引进资金开发建设。于是在长期困惑和迷茫中,导致平遥古城陷入了保护与发展两难的境地。结果古城文物和大量历史建筑不断毁坏,街巷污水横流,环境脏乱不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活力,整座古城很不景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的1994年,平遥县财政收入仅4444万元,而财政支出则达5002万元,显示吃饭财政入不敷出。其中旅游门票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只有18万元。面对这种窘迫状况,单从技术层面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提出的保护措施,对于遏制平遥古城损毁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矛盾,显得苍白无力和束手无策。
二、保护与发展并举引领平遥走出新路
1992年末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我们开始认真分析平遥古城保护现状,反思历史经验和教训,终于意识到平遥古城深陷困境的根本症结是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认识的缺失,人为地把历史名城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导致历史文化名城陷入了两难之地。因此必须改变僵化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思路,才能柳暗花明,为这座古城注入新的活力。于是我写了《对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考》一文,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走“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路子,很快得到了国务院和省、部领导的重视。随后山西省建设厅会同省文物局、平遥县委、县政府,对这一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按照新的理念和思路制定了《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从而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上焕发了生机。在《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举获得成功。如今平遥、丽江、苏州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是完全行之有效的。平遥古城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护成功的范例。
根据《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战略》确定的“全面保护、突出重点、抢救第一、综
合整治”的原则以及“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平遥古城外围东、南、西三个新区已经初步建成,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职能陆续从古城内疏解出来。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带领下,已有85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迁出古城,直接拉动了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使常住在古城内的5.5万人减少到约3.5万人,降低了人口密度,减轻了对古城的压力和环境污染。同时重点维修了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整治了历史街区,恢复了传统历史风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平遥县还利用古城文化遗产新辟了中国票号博物馆、中国古代吏治博物馆、平遥推光漆器艺术馆、明清家具展示馆和镖局、书画社等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展销中心,商家酒肆和民俗宾馆数不胜数,再现了古城昔日繁华。新思路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为古城居民和农户进城发展旅游服务业提供了各种就业门路。目前从事旅游事业的人数已多达6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