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六篇】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献礼祖国成立70周年的纪录片式的电影,电影里7位著名导演会通过7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故事,讲述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并且弘扬中国人的爱国精神。这部戏可谓众星云集,大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参加了,并且导演也不只是一个人,包括陈凯歌、张一白和管虎等等。
国庆档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发布由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题曲MV,王菲的嗓音搭配《我和我的祖国》熟悉旋律,将电影普通人走入70年历史瞬间的故事娓娓道来。歌曲的编曲及制作人常石磊谈及与王菲的合作,表示王菲与《我和我的祖国》搭配在一起本身就很特别。一如常石磊对这首主题曲最初的设想,王菲对歌曲的诠释也让这首经典旋律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自在、温暖、辽阔,营造出一种祥和的包容感。
王菲是天后级别的歌手,演唱了很多知名曲,也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实力派歌手,王菲的嗓音空灵悠扬,犹如天籁之音。但是,王菲其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开口了,连曝光率也减少。除了和女儿一起上的节目《幻乐之城》,低调得几乎没有消息。
直到《我和我的祖国》,王菲独特的嗓音一开口就苏了,让人直起鸡皮疙瘩。这就是王菲,只有她才能做到的“魔法”。当第一句“我和我的祖国”唱起时,女神的粉丝们相当激动,纷纷在MV下面留言,“只有她的声线,既能唱出沧桑深情,又饱有赤子般的纯净美
好”“非常空灵,好听”,不少网友表示会买票,全家去电影院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王菲用其独特的音色与唱腔歌唱祖国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流,配合电影唯美又有诗意的画面,展现对祖国美好山河和人民勤劳开拓的礼赞和眷恋。王菲的歌声贯穿7个不同时代,浅吟低唱出70年春华秋实,这段波澜壮阔历史中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次第闪现,展现了普通人走进大时代的灿烂时刻。
很多网友在听了这首歌之后,都觉得非常的好听,不愧是王菲,的确有着天籁之音,这首歌成为国庆档的最强音了。不单单是王菲的声音,还有MV中节选的片段也都非常经典,看完让人难以忘怀。王菲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看完,发现自己的鼻腔湿润了。这时候只想大声说一句,我爱我的祖国。
今年国庆档最应景的电影非《我和我的祖国》莫属了。7位导演带来了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的相关经历,带给观众巨大的情感触动。从中不难发现,普通百姓并不普通,大事件也并不遥远。这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关系,永远地一刻也不能分割。片中7个故事主题统一,角度类似,但不同的导演和演员依然给出了不同的体验。囤儿不聊那些大家都体验到的大感动,而是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聊一些小玩意,就说说每段故事、每个人所呈现的“最”吧。
《前夜》的故事最曲折,拥有最多的情节点和最长的时长。片中主人公的“实验”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波三折,拥有非常明显的情节起伏,节奏一度紧张凝滞。黄渤的情绪也随着验收时刻的迫近而越
来越焦虑。本片段第一个登场,一下就将本片和大视野主旋律区分开来。
《相遇》的摄影最炫。虽然没有特效和大场面,但是张一白用了一个公交车上的超级长镜头,展现了电影镜头语言的奇妙。尤其是这个镜头里不仅有车内主人公的情感互动,还有车外的画面叙事,一举两得,令人拍手称赞。
《夺冠》的氛围最轻松。徐峥作为一个擅长喜剧片的导演,即便是操持主旋律献礼题材,也依然给出了趣味性十足的答卷。本片段里主人公和大事件之前的距离最为遥远,但是在情节上的结合却同样紧密。小男孩的目的(给心仪小女孩临别礼物)被大事件(邻居要看女排直播)反复冲击,以至于他最后十分被动地、不经意地成为了披着披风的超级英雄。大家都知道囤儿喜欢小清新,也自然会料到囤儿最喜欢这个段落吧。
《回归》的仪式感最强,很多画面都有比较强烈的象征意义。本来以为薛晓璐作为女导演会拍些细腻的东西,没想到所拍摄的段落竟然是大事件镜头最多、最直白的一个。不过这种直白的表象之下,却有很多象征意义。比如任达华修表、杜江升旗时保持直视的大眼睛、惠英红带领警察换帽徽等等,都是带有历史咏叹味道的画面。
《北京你好》因为有葛优的参演,无疑成为了演技最棒的。本片段的故事之前就曾经在报道中见过,但是葛大爷却把故事发生前的段落演得非常细、非常本土、非常有味儿。他这个人物太鲜活了,甚至
带活了整个片段。
《白昼流星》是最具电影质感的段落。近几年陈凯歌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略显老派,创新性不足,但他对镜头语言的掌控力还是极其强大的。这个段落里的镜头几乎都配得上最高规格的放映,视野辽阔、情绪奔放。感觉陈凯歌现在可能更适合去拍广告,没准儿能再拿个广告界的金棕榈呢。《护航》的配乐无疑是最赞的。文牧野是7位导演中最年轻的,也是囤儿最担心的。没想到他的表现老实中透着精明,把女飞行员拍得飒到不行。不过小宋佳怼男飞行员的气
场也好、歼10编队飞行的威武也好,都敌不过配乐的出彩。这段配乐听着爽的程度,不比《碟中谍》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的主题音乐差,以后难免被各种电视节目盗用哈。
“我”在生命中是唯一的存在,“我的祖国”也是生命中唯一的存在。这种交织是命定的唯一。祖国的命运和每一个我的交织,都有可能呈现出“最”。电影,是挖掘民族精神的工具,是坚定民族信仰的武器。
献礼国庆70周年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今天发布了同名主题曲,由天后王菲演唱。她独特、空灵的嗓音,让许久没听到她唱歌的粉丝是喜大普奔,觉得能等到自家爱豆出一次新歌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相对于粉丝的激动心情,更多的围观者却在吐槽,觉得原本该是一首大气磅礴的歌曲,被她唱成了小家子风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连最起码的咬字都不清楚,让人听着太难受了。作为影响了好几
代人的天后级歌手,王菲这些年对于唱歌可以说是很随性很佛性了,现在基本上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都和唱歌无关,时常被网友偶遇在机场、在国外等地方。
唱歌如今算彻底沦为她的业余爱好了,时常出新歌都是因为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帮唱一首电影的主题曲什么的,至于专辑、EP什么的,粉丝是想都不敢想。
这两年她和谢霆锋的恋情也低调了许多,二人基本上不对外秀恩爱,偶尔被网友偶遇在一起,也是低调得很。之前还有网友是又催婚又催生的,现在看她这么佛性,也都觉得这样挺好的。
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的横空出世,意义非凡。
其一,开创了献礼片“平民美学”的叙事策略。
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我和我的祖国》的叙事策略一言以概之,就是平民美学策略,就是“乐民之乐”。大时代的“风雷闪电”决定着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折射着大时代的“样貌脾性”,国家大事件和个人小生活永远密不可分。《我和我的祖国》以普通人视觉,以当事人身份切入历史瞬间,试图触摸时代的心率和脉搏。平民之朴素、草根之狂野、底层之芜杂使得宏大叙事纡尊降贵,有了感性,有了温度,有了根性,接了地气。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英雄史观向平民史观的转向,主旋律电影也由英雄叙事向平民叙事转型,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而“垂宪万世”的圣贤们逐渐有了“烟火气”,而“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领袖、英雄和楷模的平民特征亦增多,还有成为背景或点缀,退到幕后,甚至不在场的趋势。不话“封侯事”,不言“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是把主角和舞台让位于草根小人
物,让之于平民老百姓。喧嚣的群体集会游行,历史转折瞬间的万众欢腾,基本成了煽情的气氛,那些“大江大河大格局”,“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那些时代特有的画面和声音,统统成了“托月”之“烘云”。《我和我的祖国》对于献礼片的最大贡献,是表现小人物的个人化感受,他们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昭告了“民亦乐其乐”,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见证者。其二、变宏大叙事为“琐屑叙事”。
《我和我的祖国》围绕爱国主题,以七部微电影集萃的形式献礼国庆,变献礼片“体大思精”的宏大叙事,为生活化的“日常叙事”,为个人化的“个体叙事”,为“集腋成裘”的“琐屑叙事”。这种通时合变,“屈尊附就”的做法,拓展了献礼片的格局,展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国气魄。从内容上扩大了“献礼”的,突破了数十年一以贯之的表现伟人英雄、楷模标兵的创作藩篱,在形式上强调了“碎、短、杂”,突出了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多面化。不是居高临下地以理服人,以德化人,以事教人,而是以情感人,以事娱人,强调感同身受,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合乎网络时代大众对爱国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自我化、多样化的心理期待。
七部短片,面目各异,深深打上了导演的个性烙印,各具千秋。总体而言,其中具有草根气息喜剧性强的作品比较受观众青睐,而试图以空洞的说教,以长者身份“教人做人”的“古董片”的最不受待见。为何?因为“教化片”难免要“高台教化”,和宏大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要让人“油然而生敬意”,要观众仰视。而喜剧总是让观众觉得如把自己放在大事降临的时刻,在彼时彼地,自己就会如主人公那样手足无措,跋前疐后,看小人物,也就是看自己。因为喜剧蕴涵着平民乐观主义,是个体叙事和日常叙事中最容易被接受的形式,是老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喜剧不光“嘲长戏尊”,更重要的是对人本身的弱点的一种善意嘲笑。就此而言,《前夜》《夺冠》《北京你好》三个喜剧短片穿插在四个正剧和悲剧之中,契合了举国同庆的喜剧气氛,口碑最好,为《我和我的祖国》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是中国微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选集电影又称多段式电影,由主题相同的数段短片组成。国外典作有《党同伐异》(1916)《杀手》(1956)《低俗小说》(1994)《罗拉快跑》(1998)《爱情是狗娘》(2000)《21克》(2003)《11:14》(2003)《撞车》(2004)《通天塔》(2006)等,国内有《城南旧事》(1983)《重
庆森林》(1994)《爱情麻辣烫》(1997)《西施眼》(2002)《将爱情进行到底》(2011)茉莉花开(2004)《太阳照常升
起》(2007)《天注定》(2013)《无问东西》(2023)《肆式青春》(2023),港台有《重庆森林》(1994)《
203040》(2004)《最好的时光》(2005)等珠玉在前。尽管“穿线的绳子”和“穿法”各异,但“串珠结构”之样貌相近。纵观这些电影,大都为同一个导演的“一部作品”,尽管分段,但各段之间气质风格大体相似。
但《我和我的祖国》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影片的主题是“爱国”,串线是“国家盛事发生的时刻”,但却围绕一个主题,是七位导演指导的风格大相径庭的“七部微电影”。而且集束在影院捆绑上映,赢得了好口碑和高票房,这样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就此而言,《我和我的祖国》为中国当下海量的微电影的影院化和市场化,做出了最为成功的尝试,在中国微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开先河和里程碑意义。
七部微电影各有千秋,但瑾瑜匿瑕,现分评如下:
《前夜》管虎执导,9分。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运用到位。开国大典仅剩数小时,但要国旗顺利升起,却是状况迭出,肩负重任的小人物林治远争分夺秒,如疯似癫,相关人员排除万难,北京人民倾力相帮,最终不辱使命大功告成。人物个性鲜明,节奏紧张,谐趣十足,把一件升旗的“小事”拍的惊心动魄,令人莞尔。
《相遇》张一白执导,8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科研人员为了保密,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公交上的深情告白,并肩相坐却不能相认,国家需要和儿女恋情之间难以两
全的矛盾,令人泪目。但在公共空间的进行大段深情告白诉说,实在是不合情理,不合事理,令人尴尬。如果能采用看信,画外音的方式,也许更为熨帖。
《夺冠》徐峥执导,10分。七篇中之翘楚。喜欢的女孩子出国男孩子要送纪念品,街坊邻居看1984年女排奥运会夺冠需要男孩子调天线,他来回奔走,左支右绌。短片戏剧张力十足,心理刻画十分到位,怀旧的场景令人唏嘘光阴荏苒,编导演摄剪珠联璧合,堪称完美。
《回归》薛晓路执导,7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故事。四条线织成网状结构: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修表匠爱妻敬业心系祖国。网状叙事乃微电影之大忌,本片可谓之“状态短片”,什么都想讲,但似乎什么也没讲。没悬念、没冲突、没个性,类同新闻报道和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