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测试题
一、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
1.“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人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心情。阅读材料,探究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步骤一:史实探究
(喜看稻麦千重浪)
材料一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产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 | | | | |
——《中国统计年鉴》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笑迎携手日月新)
材料二 清康熙二年(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1953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2)我国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顺应趋势谱新篇)
材料三 如图是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
(3)该图是当时我国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这一事件中产生了哪一出创举?
步骤二:激烈讨论
(一分为二看改造)
对于应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张明和王刚展开了争论。
张明: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
王刚: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4)据此请谈谈你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答案】(1)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合作化。
(2)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
(4)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2—1956年我国农业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有关。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依据材料的图片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反映,这一事件中产生的创举是通过有步骤地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创造出一条适应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开国大典升国旗的旗杆的材料,绝非易事,林治远奔赴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
材料二 1953年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
(1)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开国大典的升旗杆不得已要用自来水管焊接的情况?国家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2)材料二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及同一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企业涉及哪些工业领域?这些企业的出现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基础薄弱;国家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2)钢铁、机械制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开国大典升国旗的旗杆的材料”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的升旗杆不得已要用自来水管焊接的情况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基础薄弱,国家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从1953-1957年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及同一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企业涉及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这些企业的出现,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粮食 | 1.95亿吨 | 19% |
棉花 | 164万吨 | 26% |
钢 | 535万吨 | 196% |
煤 | 1.3亿吨 | 96%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这一时期我国工农业主要产量增幅的大小,分析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1957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成就。
【答案】(1)是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新
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的现象。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成就是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结合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4. 材料:不同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建设特点是什么?分析出现上图中A点到B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建设特点: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主要原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建设特点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因为此时期,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走上了左倾错误的道路,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图片的内容,结合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建设内容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921年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
“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1)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哪两种经济政策?
(2)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什么?
(4)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的发展。
(3)时间:1921年。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4)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解析】
【详解】
(1)依据“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可知,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表示不满,对新经济政策中征收粮食税表示欢迎。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决定“后退一步”即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