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多篇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于近日宣布定档国庆节。作为该片的总制片人,黄建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影片将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民的共同回忆,聚焦重大历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命运相连接的故事。与以往大型的献礼题材影片不同,该片将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璐、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导演共同执导。
据了解,影片的7位导演分别代表着中国的4个年代,陈凯歌出生于1952年,张一白、管虎生于上世纪60年代,薛晓路、徐峥、宁浩都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去年凭借《我不是药神》为人所知的文牧野,则是导演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位,出生于1985年。“七位导演,七部短片,单元独立,共同礼赞祖国,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谈到这种拍摄方式所带来的挑战时,徐峥直言:“独立短片的合成虽说已不是电影(制作)方式的创新,但是挑战依然很大,主要在于如何选好主题,让主题统领全篇且丰富。”
一旦抓到一个自己特别想表达的题材,这一切都是按照你的想象去规划、去构建的时候,就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在徐峥看来,这部电影主角是艰苦奋斗、平凡的中国人民,表达普通的个体和祖国大事件相遇在一起,碰撞出来的能量。“信任更是重托,将尽自己全力完成这部在中国影书写新的篇章,凝结着祖国不同时代的力量,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用心、用情、用光影讲述的每一个我和祖国的故事。” 凭借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动情表现,徐峥获得许多观众的赞誉。对此,徐峥表示,无论做导演还是演员,在享受创作过程的同时,要有所表达,获得观众在情感上的认同。在现实主义的这种题材里,为人民抒情抒怀,传递社会性。我们需要在电影里面看到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看到希望,这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现。“一部电影能揭露现实,能促进社会进步,就是好电影。”
在谈到未来的创作计划时,__表示,自己将继续敏锐捕捉群众在奋斗中的精彩故事,深入挖掘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让“小人物”成为创作主题银幕主角,真正让作品赢得人民赞誉。徐峥强调,优秀的影片不仅仅是反映社会现象,而是在更深处让波澜涌向民众胸膛,在社会发展、法治进程、文明进步中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今天是9月30日,在这个祖国生日的前夕,我们激动地“搬好了小板凳”来观看爱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由七位名导演,用7段小故事串起了中国从建国到腾飞的近代中国历史。用许多第一次,与辉煌背后的故事记录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脚步。下面介绍三个我深有感触的故事:
《前夕》
开国大典的前夕,有许多事需要筹备,需要检验。我原先只是知道国民党政府要扰乱开国大典之事,但不知道原来毛主席拧动电动升国旗按钮的背后也有这么多故事。负责人林志远在为祖国做电子旗杆的途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开国大典前夕,因为*广场戒严,没法进去修旗杆。林志远只好在自己的研究地点做了1:3等比例缩放的旗杆和国旗,一次次试验,一步步排清故障。中间有一次,电影院全场人屏息凝视,眼看国旗都已经成功升上去了,但是旗杆顶端的阻断球意外破碎,所有人顿时陷入了紧张。随后,他们在困境中向广大群众征集锡、铬、镍三种金属(身为化竞选手听到这三种物质无比激动),众人纷纷将自己家里的金属物质送到研究所。其中,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教授闻讯也将大学实验室里最后一大块珍藏的镍送了过来。在关键时刻,团结一致,人民的力量是的!最后一个环节,要将
这“大铁疙瘩”(刚做好的新阻断球)焊到旗杆上去。在紧急时刻,当场只有林志远会焊接。林志远只好摆脱恐高的心理,冒着生命危险在无安全设施的情况下爬到旗杆顶,将阻断球焊到了旗杆上。
开国大典上,毛主席拧动按钮的那一刻,包含了多少人为之奋斗的心血啊!站在他身后的林志远一定也激动不已。这就是中国人,中国精神,中国辉煌!
《夺冠》
《回归》
提到香港回归,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无比重视的。在回归中,“时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正如剧中所说;“必须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旗,一秒都不能少!”国旗升起,代表的是主权;国歌响起,代表的是家园。香港人民终于回家了!昨晚看预告片时,恰巧看到了《回归》这个故事的预告,在听到我国外交部代表硬气的声音,看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听到的《东方之珠》时,一股凉意走遍了全身,立马鸡皮疙瘩起了全身、鼻头一酸。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是全世界都在注视着的时刻。香港经过了156年,终于回归祖国了!这怎能不让中国人敬畏,让中国人感动呢!
《我和我的祖国》让我们见证了奇迹背后的秘密,见证了辉煌背后的不易,重温了当年的震撼。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人民之幸福,国家之重任,民族之振兴,最终会由我们接力下去,去实现,去创造。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国的心,勇于奋斗,敢于创新,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由七位导演合作完成,以七个重要历史时刻为节点,讲述七个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与以往献礼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镜头投向历史瞬间背后的普通人,关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个体是如何书写出祖国让人感动又感慨的宏大历史。
第一个单元《前夜》讲述了为保障开国大典中的五星红旗顺利升起背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令观众动容的不仅有为了确保任务“万无一失”而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的自动升旗方案设计师林治远,还有他的助手、警卫、国旗班战士、军乐队队员、北京城的老百姓等等。
虽然大多数出场人物都难以叫出名字,但是他们带给观众的感动却丝毫没有打折。
而《前夜》导演的拍摄思路,贯穿于接下来的六个故事中。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无闻奉献乃至献出生命的科研工作者,帮助邻居们观看女排比赛直播的小男孩,为了五星红旗准时于1997年7月1日0时0分在香港升起而努力的各行业人士,把珍贵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男孩的北京的哥,帮助贫困少年从精神上“站起来”的扶贫干部,为参加阅兵仪式战友护航的女飞行员。七个故事连接出70年的奋进与辉煌。
影片将叙事的重心放在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细微角落,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感受并参与这个时代,这也使得影片可以令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共鸣。谈起参演这部电影的感想时,青年演员彭昱畅说:“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是几零后,我们对祖国的情怀都是一样的。”
而与此同时,这些“小故事”并没有淡化“大时代”。开国大典、原子弹成功爆炸、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返航、阅兵盛况。那些我们曾经历过或不曾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被影片中这些融入时代记忆的故事唤醒,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更是体现出祖国的成长与进步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正如《护航》单元的导演文牧野所说,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护航。
电影散场时,有老人追忆“在当年。”,有小朋友问“后来呢。”。七个故事唤起70年的国民记忆,这或许正是这部电影的主创们想传达的真正想法——“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