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
1.“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
材料二 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材料三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除这项“计划”外,材料二还提到了哪一社会变革?
(3)材料三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这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1957年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1)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
(3)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可知:这表明,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可知:这个计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例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历史意义重大,它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点睛】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步”胜利的标志。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了我国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材料一“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步”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三:1954年,某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
(3)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一五计划。
(2)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答出其中2点即可)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一五计划。
(2)依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成就巨大,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答案】(1)大跃进
(2)急于求成(“左”倾错误或没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可)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夸张、不符合事实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大跃进运动。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
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随后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开国大典升国旗的旗杆的材料,绝非易事,林治远奔赴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
材料二 1953年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
(1)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开国大典的升旗杆不得已要用自来水管焊接的情况?国家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2)材料二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及同一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企业涉及哪些工业领域?这些企业的出现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基础薄弱;国家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2)钢铁、机械制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开国大典升国旗的旗杆的材料”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的升旗杆不得已要用自来水管焊接的情况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基础薄弱,国家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从1953-1957年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及同一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企业涉及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这些企业的出现,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这部宪法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
【答案】(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可知,此内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这部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2)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一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像很平常,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八千斤、七千斤,提五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日报》1958年8月27日
材料三 在公社的体制方面,必须根据“统一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将社内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力归公社统一调配和使用,工、农、林、牧、副和供销、信用、文化、卫生、交通等一切生产建设事项归公社统一经营,由公社统一制定各项生产建设计划和进行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