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TV JOURNAL 2020.07
三个层次的叙事被层叠在了公共汽车和人群的空间场
景中,国家和个人、“大爱”与
“小爱”这两个原本有空间和情绪区隔的表达变成了整体。
在《前夜》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将历史影像资料与现代表演融合统一,呈现出黄渤扮演的林治远和毛主席同台经历开国大典的奇观场面,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提升了电影的感染力。在这个片段中,
奇观自然地融入到电影的叙事之中达成了默契配合,
实现了意义建构和视觉表达,使电影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二)文化原型意象彰显民族自豪感
文化原型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联想群,
属于“集体无意识心理领域”,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所熟悉。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很多具有特定内涵
的原型意象,例如“汉字”,汉字作为文化的
“记录者”,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
“血脉”。此外,它又和文学、
艺术相关,凝结着思想和历史,寄托着意志和感情。影片
《我和我的祖国》中每个小故事之间分别以毛笔、铅笔、
钢笔写下事件以及时间,作为开篇和转场,降低了七个单元之间的割裂感。同时也表现出象征意味———时代的变迁和被书写记载的故事。
不同的书写工具代表了不同的年代,
一样的“汉字之美”则带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根据期待理论中的期待视野观点,在视觉传播中,
传播者必须对受众的期待做出预测,
预先考虑传播内容能否对读者产生吸引力,能否为受众理解与接受,
预先确定传播的信息对现存的社会观念和不同欣赏趣味的
契合度。而文化惯例说的核心观点也认为,观者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经验对图像进行解码分析的⑤
。影片中的七
个小故事都或明或暗地将五星红旗作为了一个标识,
正是基于建国70周年的时代背景和中华儿女共有的红色
情结。《前夜》《回归》直接与升国旗相关,
而《相遇》中原子弹试爆成功、《夺冠》中获得金牌、
《护航》中国庆阅兵、《北京你好》中北京举办奥运会、
《白昼流星》中神舟飞船的降落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都舞动着大量的国旗,是庆贺更是一种情绪表达,红星红旗的凝聚力量使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结语
西格弗莱德·克拉考尔说过:“一个民族的电影反映那个民族的精神。”承担着特殊使命的主旋律电影已经
展现出向“大片”迈进的创作趋势,
凸显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主旋律电影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视觉表现,
满足大众娱乐化的需求无可厚非,但也要避免对技术的片面强
调。《我和我的祖国》兼顾电影叙事与视觉表现,
用创新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了主旋律电影的又一次突破。注释:
①沈律君.《我和我的祖国》:创造主旋律电影的“金色叙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10-28(012).
②[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4.
③苏林.纪录片中线性叙事结构的应用[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19.
④李建华.从视听语言角度解析《罗曼蒂克消亡史》[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29-31.
⑤汤晓山.国家形象的视觉元素建构探析———以中国国家形象在东盟国家的传播为例[J].传媒,2017(23):81-84.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一、“镜像理论”
简述雅克·拉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镜像
理论”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一大重要理论,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热议。“镜像理论”描述的是6—18个月的孩子被抱到镜前,从无法辨认自己的镜中像到“认出”自己并开始认同迷恋自己的一个过程。拉康的镜像理
论阶段描述的就是一个“主体”的形成过程。镜前的孩子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镜中的孩子指认为另
外一个孩子,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形象,
他无法辨认镜中的自己,因此对镜中像是无动于衷的;
第二个阶段是孩子欣喜若狂认出了镜中的自己。拉康在论述中认为,从孩子将镜中像指认为另外的人到指认为自己的过程有着双重误识:第一阶段把镜中像指认为另一个孩子
时,是将“自我”指认为“他者”
;第二阶段将镜中像指认为自己时,是将光影幻象当成了真实,
其混淆了真实与虚构,并由此对自己的镜像开始了终生的迷恋①。
“镜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他者对自我即主体的建
构作用。当6—18个月的孩子认出镜中的自己时,
会欣喜若狂地在镜前手舞足蹈,这会使他产生一种掌控自
我
视听解读
以镜像理论解读电影《狗十三》
□岑
甜
摘要:《狗十三》是曹保平导演的一部青春艺术片。本文以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该电影,通过女主人公李玩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认同与误认、他者对主体的影响以及自我对现实世界的妥协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成长的心理变化,同时揭示以李玩为代表的在中国传统教育下成长的孩子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镜像理论;《狗十三》
;成长;自我认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