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有效策略
摘要: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写作的求真精神品质,获得人际沟通、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深度思考等学科核心能力,并因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情智上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过程性写作;语文写作评价;写作活动
(1)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用语的精妙之处,加深记忆,在正式开展一篇文章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留白填空题。从课文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将其中用语精妙的地方突出,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应当如何去写。在阅读教学中,读到相应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文字与自己填写的内容进行比较,说一说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能否将作者的用语换为其他内容?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可以让学生被作者的文学造诣所折服,同时也可以吸收更多写作经验,从仿写开始,逐渐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使吸收的各类写作知识、掌握的各种优美词句等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写作中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另外,当前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课外阅读则是发展核心素养的
一个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比较提倡让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初中主要以名著阅读为主。教师要对学生的名著阅读做好组织、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名著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例如阅读《朝花夕拾》,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好标注,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存在的问题,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中向老师、同学请教,共同就某些问题展开分析探讨。这样能够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有益积累。教学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的时候,课程伊始,教师先给学生出填空题,如“没有修剪得像______那样的松柏,没有_______似的道旁树”。让学生通过思考,填写下自己的答案。在阅读到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帮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描写画面的生动性,用语的精妙性。随着这样的学习经验不断增多,既让学生积累更多词汇、语句,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时用语的“推敲”意识和能力。
(2)通过阅读,强化写作训练
由于写作时有较好的参照,且写作任务比较轻松,没有十分生硬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因
此学生写作积极性会明显提升。而随着写作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较好的发展。有了这样的基础,今后语文写作中便可以摆脱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感可发的尴尬局面,写出更多个性鲜明、内容生动、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优秀文章。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通篇叙事的过程中贯穿着完整的感情线。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都有过与文章小主人公类似的经历,即父母站在家长的位置强制要求孩子做一些不喜欢、不想做的事,忽视了孩子的情感,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虽然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事情情有可原,但是对于处于身心重要发展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看中的情感、事物的价值与家长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对家长的一些要求会感到伤自尊,不被尊重。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根据小主人公的这一经历,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怎样解决的,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有哪些思想活动等。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写作任务,让学生给予自身曾经的尴尬经历,写一篇不限字数、不限体裁的作文。为了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加有血有肉,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以《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叙事手法、感情线等作为参照。另外也可以拓展一些类似
的课外阅读资源,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掌握更多好的写作手法、技巧。这样的写作训练任务,能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学生记事以来,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阅历,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回顾,在回顾中获得更为深刻、丰富的感悟。这些都是重要的写作素材,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阅读,激活学生情感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情感是作文的灵活,没有情感的文章,即便辞藻再华丽,也是虚有其表,难以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而一篇融入了真情实感的作文,即便语言平淡无奇,也能让读者从中发现新大陆。为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各类情感元素,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思考,营造直观情境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情感激活。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蕴含的情感之后,不但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素质,使学生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例如教学八年级语文《背影》。这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现代散文,以父亲送他去车站时为他买橘子时的背影作为情感主线。其中父亲奔丧回家这一事件的相关情节是描写父
亲“背影”的重要铺垫,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父亲为作者送行的情景,则将父亲“背影”的描写作为了中心点,突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文章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等处的描写,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情感,将读者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引发读者的共情心理。教师应及时抓住这样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回忆自己与父母的点滴小事,更好地去体会、感受亲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应景的影视、动画片段、图片等,进行浓浓的教学情境的营造,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活。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会获得更丰富的情感积累和体验。这也是语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写作积累。教师则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断丰富自己的作文内涵,提升作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崔允漷.深度教学的逻辑:超越二元之争,走向整合取径[J].中小学管理,2021(5).
[3]荣维东.“过程写作”及其主要模式评述[J].语文学习,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