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
作者:孙凤青
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8年第06期
一、教材简析
1988年,李森祥亲历农村生活后,发表了小说《台阶》。此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奋斗,终将自家三级台阶的老屋建成九级台阶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要强、勤劳又谦卑的山村父亲形象。此文后被编入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会读书:疑为学之始)。
二、学生简析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小说学习的基础,能够把握故事情节,简单分析人物形象,但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掌握“搁、撬、尴尬、烦躁、涎水”等字词读音;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品味描写父亲的语句及其细节,分析父亲形象;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题。
(二)重难点: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题。
(三)设计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分类:先学后教法、点拨法、讨论法、语境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等。
选择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应把读书、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感知、研读课文。
(二)学法。
分类:默读法、跳读法、圈点勾画批注法、感情朗读法、质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选择依据: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