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更新时间:2023-06-05 17:39:25 阅读: 评论:0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1阅读短文,回答练习。
风筝
    风筝,是一种玩具,也是精美的特种工艺品。
    风筝,又叫纸鸢(yūn),鹞(yào)子。是用细竹扎骨架再糊上棉纸,着色而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禽、鸟、鱼、虫,还有人物故事图形等。
    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我国五代时的李邺()。他在纸鸢头部装上竹笛,风入竹哨,鸣声如筝,故名风筝
    最长的风筝是我国山东民间艺人杨同科制作的龙头蜈蚣,由350腰子组成,全长320米;最小的风筝是我国微型风筝制作家夏振国精心扎制的长约4厘米的纱燕风筝,在1988210日山东潍坊风筝会上,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极大兴趣。
    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运动项目,深受全世界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1)解释划线的字。
色而成________
形态各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风筝既是一种________,也是精美的________
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________五代时的________,因为纸鸢头部装有竹笛,________________,故名风筝。
最长的风筝是________制作的________,最小的风筝是________制作的________   
3)短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________
放风筝这项运动已深受全世界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风筝是一种玩具,也是精美的特种工艺品。
风筝的来历、种类以及有关的情况。   
4)你最喜欢什么图案的风筝?在下面的方框中画一画或贴一贴。   
【答案】1)使附着别的物体;不同的
2)玩具;特种工艺品;我国;李邺;风入竹哨;鸣声如筝;我国山东民间艺人杨同科;龙头蜈蚣;我国微型风筝制作家夏振国;长约4厘米的纱燕风筝
3
4)略 
【解析】 
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多音字组词。  hē________ hè________  dānɡ________  dànɡ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铿锵有力: ________ 
欺凌:________   
3)为什么说读书能振兴中华?阐述你的观点,明确读书的目的。     
【答案】1)喝水;喝彩;当时;上当
2)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欺负凌辱。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欺凌:欺负凌辱。(3)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
弄明白。(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歌中鸟儿歌唱土地、________________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________黎明象征着________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破折号表示________   
3)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________
诗歌用嘶哑来形容鸟的喉咙,让人体味到其中经历的坎坷和辛酸。________
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指鸟。________
4)诗歌中写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这种诗歌流露了作者怎样一种感情?   
【答案】 1)河流;风;当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2)语意未尽;转折
3)正确;正确;错误
4)这句话表明作者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解析】【分析】(112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空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2)本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及判断能力。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河流;风 ;当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2)语意未尽;转折
3)正确、正确、错误
4)这句话表明作者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点评】(112空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空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2)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黄山作比较,说明黄山云奇山异   
3)这篇短文写出了黄山的三个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答案】 1)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本文指山峰的形状就像即将开放的莲花。
2)长白山;香山。
3)奇;高;险
4)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含苞欲放: 本文指山峰的形状就像即将开放的莲花。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短文中将黄山与长白山、香山进行比较,说明黄山的云奇山异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加以总结。短文分别介绍了黄山奇、秀、险的特点。
4)本题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提高其语言写作能力。
故答案为:(1 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本文指山峰的形状就像即将开放的莲花。
2 长白山;香山。
3 奇、高、险
4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点评】(1)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3)考查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在平时学习中依然要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5课内片段阅读。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仿写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2)读一读,说说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   
3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你能说出有什么发明吗?   
【答案】 1)谁是人们的第一任老师?当然是父母。
2)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3)飞机,电话。 
【解析】【分析】(1)例句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回答,是设问句。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7:3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957965664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版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理解   黄山   结合   风筝   考查   短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