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衡高考作文议论文
关于平衡高考作文篇1
不少中国奥运健儿载誉归来后,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对于这种“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锻炼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有人认为体现了热爱和自律;也有人认为应保持内心平和;还有人认为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我支持第三种观点,我们应该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生动地阐述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而不知工作的人,则和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没有丝毫用处。”“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就是要劳逸结合,一味地工作,身心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就会像刹车失灵的汽车一样,高速冲向悬崖;同样一味地休息而不工作,就会像引擎失灵的汽车一样,根本无法启动,等同报废。
“生活”与“工作”可以完美结合。
苏东坡集文豪书法家创新画家造酒实验家创意美食家为一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工作上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在拉小提琴跳踢踏舞打乒乓球中感受美好生活;梁思成被同学誉为“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 的建筑学界宗师的同时,还在生活中对音乐美术体育广泛涉猎。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要学习他们,以工作为基石,不忘体会生活乐趣,赢得精彩人生。
“生活”与“工作”可以互为助力。
爱因斯坦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兼顾生活,还总是能抽出时间休息。他常说:“记住,每天除了8小时的工作,还要有8小时用来休闲,然后还要过周末。”他常常在赏鸟时拉上几个小时的小提琴。他说:“我经常用音乐来思考,我从音乐的.角度看待我的生活”。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钱学森,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手具有“技术美学”思想的设计师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在钱学森眼中,“艺术能使心灵变得崇高,音乐让思维变得活跃与广阔”。钱学森曾经总结“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我们当时搞火箭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流中产生的”。可见,“生活”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生活”对“工作”具有助力作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能够懂得“生活”与“工作”正如硬币的两面,互相支撑。未来无论何种理由,我们都要意识到“生活”与“工作”在我们人生中都不可或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生活”“工作”兼顾中不断进取不断成长。愿我们学会平衡术,劳逸相结合,收获精彩人生!
关于平衡高考作文篇2
社会需要平衡,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也需要平衡,平衡是既不偏激,也不畏缩了。平衡体现了一个人理性情感的表达。懂得平衡的人,能够感知周围事物的环境状态,有着强的调控能力。如果社会,或者人失去了这种平衡,社会的体制会解体,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这种平衡应当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相互的恶性竞争与无节制的攻击上。
平衡是一个极大的命题,也许你一辈子浑浑噩噩,就是因为找不到某种生命的平衡,为人因这个或那个的原因,而一直有着不符合孔子所谓“中庸”的行为方式,大部分原因是他无法适应所处的环境。由于连这本身所处的环境都无法适应的话,那么此人即使如何有过人的才智,也只能找上帝去表达去了。人可以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但终究摆脱不了环境
的束缚,如果拼命又不记后果的想要挣脱这种束缚的话,那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伤害到整个环境的集体利益。从更细致的地方讲,平衡也是一个人调整自我心态的过程,如果在心理的天平上有所偏倚,寻找平衡也就是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寻求一种最合适的方法。人都是需要一个感情寄托的,也就是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个人的世界可以毫无顾忌地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投入到忘却自己的地步,人在忘却一切的过程中也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其实归根结底,保持心态的平衡就是有相信的东西,而且这最好是被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念,而不是你自己独创的一套理念。如果你是在强制别人接受你的这一套特殊的价值理念,那么你已经失去了情感上的平衡。
唯有平衡的心态能够承载万物,事物不偏不倚方能长久,若偏向一方,则立刻如大厦倾倒。默默地在心里无限地重复告诉自己一些美好的事,也就远离了烦恼,远离了这些本不必要的外界的烦恼,我们也就离自己的本心更近了一步。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能很清晰很清晰地告诉自己到底是喜欢什么,否则你会发现你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一旦你又是无限将自己孤立之人,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一切苦果都将自己来品尝,无人可怜。
维持平衡就要抱着不去打破一些为大家所认同的东西,如果要那么做,也要认为自己是正
确的,或者需要有另外一些人来认同你,总之不能在情感上这样的单打独斗。认清自己所要做的事和自己所应当负责的人,平衡总是在维持当中创造的。
关于平衡高考作文篇3
过于悲观失望的人,老是想我没有这,没有那。因而常常唉声叹气痛苦烦恼。我们要对他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着你拥有什么。
过于乐观自信的人,老是想我这也有,那也有。因而常常幸福快乐得无法形容。我们要对他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着你没有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既不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过于乐观自信;不卑不亢,不瘟不火,保持一种平衡,也就是所谓中庸。
一种观点是,为人要低调,要谦虚一些,不要过于张扬,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太低调,太谦虚了,就会失去表现自己的欲望,就会失去很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知识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真的别人处处都比自己强,悲观失望的心态自然就会产生;抑郁烦躁,痛苦不安,就会随之出现。这样的人生,必败无疑。例如,宋王朝
面对强敌,就是在不能有所作为,不敢有所作为中,逐渐走向灭亡的。
另一种观点是,为人要乐观自信,要当仁不让,要敢于毛遂自荐,要敢于班门弄斧,这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过于嚣张张狂,没有自知之明,那么不但会贻笑大方,还会搅了自家或人家的好局,只会落得人人厌恶。这种人,也往往听不进别人的任何话,失败悲剧,在所难免。刚愎自用沽名钓誉的项羽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两种处世态度,应该加以调和,调节,以求和谐平衡中庸。
“识时务者为俊杰”,要能够通观全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有远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远才能见得远。这是调节心态的第一要招。
人应该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要像刘邦那样“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这能“屈”能“伸”,当“屈”则“屈”,当“伸”则“伸”,就是调节,就是平衡。这是调节心态的第二要招。必须注意,第二要招的实施必须以第一要招为前提。
这中庸之术,是一个人修身立身之本,是一个企业创业发展之本,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强盛之本。
总之,既要想着你拥有什么,又要想着你没有什么;既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又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我认为这种说法未免过于随便,如果说学些东西学多少是多?做些事情难道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打打球整天泡在体育馆也无可厚非?这些其实都不是平衡,是放纵是极端。学东西可以,但要有意义;做事情可以,但要有效率;打球可以,但要懂得节制。而当这一切都安排得当后,才能称之为平衡。所以,平衡是一种自制。
天地万物,各有其运行的法则。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生命的轮盘周而复始,这便是自然界的平衡。自然中几百万年形成的煤炭,因为人类的一时之需而消耗殆尽;原本平衡的食物链,因为人类的干涉而严重破坏。人类因为不懂得平衡自身的需求和自然界的规律,克制不了贪婪的欲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遭到自然的报复——污染到处肆虐能源消耗殆尽天气不断变暖。有人说人类是地球的霸主,实而不然,如果再不讲究平衡人类与生态的发展,人,必将成为自然的弃儿。
人是自然的产物,如果说平衡是宇宙间不变的真理,那么生活便是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唯有自制才能达到平衡,唯有平衡才能接近完美,而一味追求爱欲之人,如逆风执炬,必有烧手之患。道德知识财富情感乃人生之基本缺一不可。
平衡还意味着中庸。儒家强调中庸之道,并非指万事随大流,而是万事不做绝。激进的人往往走向极端,丧失自我,如同全盘否决对手的党派观点的政治家,最终必将失去辨证思考之能力。这便需要自制与自省。
平衡的生活,辛苦有之,欢笑有之,痛苦有之,悲伤有之。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喜事临门却有可能乐极生悲。“度”乃万事之精髓,如今我看追星族们对偶像趋之若鹜,“脑残粉”们因一点瓜葛而在贴吧互骂,我想喜欢明星可以但若盲目效仿跟随岂不失却喜爱之本心?喜欢韩剧可以,若迷恋至将虚拟的人物视为现实生活,岂不荒诞可笑至极?奉劝各位“迷”与“粉”们,自制一些吧,感性固然没错,若因此丧失了理智和道德,就不再是感性是极端了。
平衡乃随心所欲?非也!
由于无知,人类的某些活动极大程度破坏了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因而
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报复。四五千年前在人类历史上曾灿烂一时的“巴比伦文化”,由于植被破坏而销声匿迹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的一些地方,几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马肥壮的天然牧场,因过度放牧而变成沙海;我国西北广大地区,四千年前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如今林海湮没,水土流失,北方九省万里风沙线上,平均每年沙化面积二千万亩,风沙进逼北京城。我们还不会忘记,在西北,历史上有多少古城为风沙吞噬啊!
严酷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1万平方公里,每年土壤流失达50亿吨。其中,黄河平均每年泥沙流量达16亿吨,而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几世纪才形成一英寸,表土层一旦流失,就很难恢复。况且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本来就少,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流了多少血汗哪!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是世界性的,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排出的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质,消耗了臭氧,紫外线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剧增,破坏了地球与外层空间的热交换平衡,使地球持续增温,南北极的冰雪也开始融化了,还有珍奇的动物绝迹,气候恶劣等等。
惨痛的教训教育了人们,人类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醒悟了,开始保护大自然,维持
生态平衡,为自身的生存而斗争。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令,号召植树造林,保护自然。像东北防护林体系就已收到一定效果。但我们还应看到,毁林污染环境的事件仍在不断发生,一些人甚至无视法律。所以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制止这些行为,教育人们不要为眼前利益所迷惑而忽视长远利益,干出遗害后世的愚蠢事情,成为千古罪人,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生态平衡,让生活更美好吧!
万物皆衡,一旦失去了平衡,那就会经历失败和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