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评估体系、类型与优化策略——以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更新时间:2023-06-05 11:00:07 阅读: 评论:0

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评估体系、类型与优化策略——以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陈霈;黄亚平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政策的国家高新区出现了产城分离、城镇化滞后等问题,产城融合逐渐成为其转型发展的重要导向.然而,已有的产城融合研究对评价方法探讨不足,且缺乏因地制宜的适应性与相对具体的实施指导.研究构建了由软环境、硬环境及互动组成的评估体系,采用熵值法与灰色关联模型的评估方法,通过13个指标分析了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产城融合的水平与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湖北省各高新区产城融合分异状态明显,其中,融合—均衡型包括武汉、孝感,融合—波动型包括宜昌、襄阳、随州,未融合—波动型包括仙桃、荆门.均衡—融合型宜采取"促进持续发展、创建引领区块"的优化策略,波动—融合型应采取"保障均衡发展、巩固优势领域"的优化策略,波动—未融合型可以采取"产业发展主导、兼顾均衡发展"的优化策略.此研究创新地从三个维度对湖北省国家级高新区的产城融合进行评价和类型划分,对湖北省国家级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具有实践指导价值,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8(036)009
【总页数】5页(P87-91)
【关键词】国家级高新区;产城融合;评估体系;湖北省;优化策略
【作 者】陈霈;黄亚平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84.11
改革开放以来,依附主城区边缘设置高新区(或产业园区),通过打造产业集群、集聚优势资源助推地区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做法。发展中暴露的产城分离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发展落后于生产空间发展,城市功能建设滞后于产业功能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发展。面对这种困局,产业与城市功能整合与空间融合的“产城融合”战略,成为促进高新区的转型“法宝”[1]。 评估
高新区的产城融合程度并划分类型,是实现产城充分融合发展的基础。然而与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高新区整体发展滞后,并且更加偏重于产业发展,产城分离问题更加突出。以湖北省为例,高新区是湖北省科技成果和专利的主要集中地,汇聚了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2],位于城市边缘区的高新区成为了城市空间拓展的跳板,产城分离成为了发展早期的常态。然而,已有研究对产城融合的评估方法的探讨尚不充分,对湖北省高新区关注不足。
本文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模型,从软硬环境及其互动的角度提出高新区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估体系。以湖北省国家高新区为例,具体分析了不同高新区的产城融合的水平与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高新区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
表1 高新区产城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一览表系统层 子系统层 性质 权重(%) 指标层 权重(%)硬基础系统 科技与创新能力 正向 4.3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 1.9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占比 2.4经济规模与效率 正向 6.3 人均出口创汇 3.6地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7社会公共事业 正向 10.1 社会公共事业投资强度 10.1基础设施建设 正向 11.3 公共交通设施密度 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5软环境系统 文化教育与卫生 正向 6.3 人均拥有教
师人数 3.0人均拥有医疗床位数 3.3文化与活动 正向 5.5 每万人拥有文化娱乐设施数 5.5人才结构 正向 10.8 大学毕业生从业人数占比 10.8环境保护 反向 7.6 单位GDP能耗 3.5污水未集中处理率 4.1软硬互动系统 科技活动产出与创新服务正向 13.6 R&D经费支出 5.7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有效率 7.9负债与资产 反向 8.4 人均年末负债与资产比重 8.4工业化与社会城市化 反向 7.4 工业化与社会城市化分离系数 7.4产业化与人口城市化 正向 4.1 工业化与空间城市化分离系数 4.1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 反向 4.2 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分离系数 4.2
1 文献回顾
高新区的发展深远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通勤距离较长、生活成本昂贵、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水平较低等问题[3-4],并形成重产轻城、产城割裂等产城关系恶化[5]。为应对上述问题,近十年在国内掀起产城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热潮。
目前,我国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主要从四方面展开:概念与内涵,特征与机制,评价与测度,路径与策略。概念上,“产”“城”概念从狭义的“二产”和“居住配套”走向广义上城市的“生产职能”与“服务职能”[5-6],“融合”从狭义的“合二为一”走向广义的通过交叉渗透演变成复合形态的互动过程[7-8],讨论的空间层次也从原有的功能区拓展到城市甚至是区域的层面[8-
9]。认识上的深化体现了从狭义且静态的产业与城市、就业与居住的融合,到广义且动态的涉及经济社会全方位并实现三生空间和谐发展逐步深化的过程[5-7]。特征上,一般包括产业与城市的发展匹配性、功能契合性和布局混合性,具体体现为城市与产业共生、生活与就业并存、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10-11]。机制上,以产业、城镇、企业、人四者之间空间媒介的相互作用联系作为研究视角,归纳为集聚与扩散机制、政策导向机制、产业升级驱动机制、城市功能转型机制[12-13]。评价与测度方面,多数采用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测度工业化与城市化间的协调关系间接评估产城融合水平[14-19]。对产城融合的路径与策略的研究同步于传统园区向新型园区或科技新城转型趋势,从结构、功能、产业、空间、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分领域提出优化策略[20]。围绕土地二次开发、特色功能打造等关键问题[21-22],通过对空间、产业、管理模式演化探讨,提出对地域文化、生态网络、综合服务等多维度、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策略[23-24]。
图1 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分布
图2 产城融合度综合指数排名
图3 产城融合各单项指数排名图3a 产城融合硬基础指数排名图3b 产城融合软环境指数排名
图3c 产城融合互动指数排名
图4 各高新区产城融合状态的均衡性
图5 产城融合的类型划分示意图(图中数值经过标准化处理)
图6 优化策略框架图
不难看出,既有研究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认知不断深化,但关于产城融合的评估方法与状态描述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已有的评估方法普遍地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关系为单一评估标准,忽略了软硬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状态描述上也多强调融合性,较少考虑均衡性维度。本文从软硬环境及其互动的综合视角出发提出一套高新区产城融合程度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与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具体评估。以湖北省内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各高新区产城融合的水平与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高新区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2 评估体系、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已有产城融合研究中指标体系的总结提炼,兼顾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与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认为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应当由硬环境、软环境、与软硬互动三个子系统组成,共包含13个指标层(表1)。硬基础系统中包括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高新区物质环境建设与保障指标,软环境系统包含科教文卫、人才结构、生态环境等自然环境与社会体制等软质环境指标,互动系统包括科技活动产出、资产负债、工业化、产业化与社会人口城市化等软硬环境互动下高新区的绩效与发展质量方面的指标。其中,环境保护、负债与资产、工业化与社会城市化、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四个指标为负向指标,其余均为正向指标。
2.2 测度方法
(1)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在信息论中信息熵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一个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则信息熵越大;反之,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则信息熵越小。所以,可以根据各项指标的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利用信息熵的这个工具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①数据标准化
由于所选取指标的数据差异大,单位不统一,正负取向不同,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无量纲化。选取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化处理方法。
对于正向指标:
对于逆向指标:
式中:aij为指标隶属度,取值范围是(0,1);xij为指标的属性值;i表示其所在城市;j表示第i个城市的第j个指标;Mij,mij分别表示不同指标区域间各指标属性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计算第i个因素下第j个评价值的比重Pij:
③计算第i个因素的熵值ei。
取k=1/(1n m),则0 ≤ ei ≤ 1。
④计算第i个因素的差异系数gi。对于给定ei的越大,因素评价值的差异性越小,则因素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小。定义差异系数gi=1-ei,则当因素gi越大时,因素越重要。
⑤计算熵权法确定的权重wij,公式为:
(2)灰色关联模型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结合熵权计算的指标权重,计算产城融合五个子系统的得分。计算公式为:
式中: Ui为产城融合五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wj为第j 项指标的权重;ξij为关联系数。
2.3 研究对象与数据
本研究以2016年为止批复的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测度样本,具体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宜昌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孝感高新区、随州高新区、荆门高新区、仙桃高新区(图1)。2016年,湖北省共有各类开发区131个,共有企业167696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029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60.41亿元。在这个园区中,7个国家级高新区共有企业74189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85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9.42亿元;分别占湖北省开发区总量的44.24%、54.23%、45.13%。高新区各项数值基本占据湖北省开发区的一半左右,对湖北省的产业园区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湖北省国家高
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各开发区的产城融合拥有极强的示范效应,该研究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7年湖北省统计年鉴》与相关城市的2017年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补充收集整理自相关城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1:0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93400722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评估体系、类型与优化策略——以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评估体系、类型与优化策略——以湖北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例.pdf

标签:产城   融合   发展   指标   研究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802℃幽默笑话段子
  • 795℃恋爱说说
  • 792℃五儿孝母
  • 748℃陈大惠老师
  • 428℃银行印鉴卡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72℃联想思维
  • 358℃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