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2023-06-05 10:56:18 阅读: 评论:0

一、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简称“西安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之一,
一个代表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的领地,以其众多的“第一”成为陕西和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14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3个高新区前5位。
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中国第一台SP30超级程控交换机、第一块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第一个数字化虚拟演播室、亚洲最大的移动天线研发生产基地、世界三大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和网络无线接入标准都诞生在西安高新区。
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一个区域,成为陕西、西安最强劲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胡锦涛、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多次视察西安高新区。1991年6月,江泽民为西安高新区题词“发展高新技术,实现经济飞跃”;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座谈会上指出,要将北京、上
海、深圳、西安、武汉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做出重大贡献。
二、外界对西安高新区的评价
国家部委评价
自成立一直被评为“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区率先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网络
2001年2月,被列入我国“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个国家示范高新区之一
2003年12月,被国家统计局、中国诚信建设组委会评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
2004年8月,被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2005年8月,被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评为全国首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
2005年9月,被国家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五个重点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
国际机构评价
2002年12月,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六个“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区”之一
民间声音
2001年1月,西安市民将西安高新区的建设列为20世纪西安十大历史事件之一
2004年10月,被市民评为西安“城市骄傲”第一名
陕西素以“长安八景”著称,西安高新区被誉为“关中第九景”
2006年12月,荣获“2006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称号
三、发展目标: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2007年8月、2008年8月,西安市委、市政府,陕西省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2009年3月,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省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对此,西安高新区将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10年,成为西安市、陕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观念创新的前沿、体制改革的先导、经济增长的引擎、技术创新的源泉、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谐社会的示范,形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初步特征。
第二步,到2015年,进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示范区行列,使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新的突破。
第三步,到2020年,力争成为高端人才荟萃、创新创业活跃、产业集群发达、新兴业态兴旺的创新之城,成为具有一流机制、一流环境、一流要素、一流绩效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发展定位
在全球范围内,西安高新区应发展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型服务业基地,形成通讯、光伏、软件与服务外包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应发展成为一流的研发、通讯、光伏、电子元器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在中西部地区,应成为最大的总部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应发展成为服务全省、全市的创新型服务业平台和产业优化升级、辐射扩散、梯级转移的源泉。
产业发展方向
在产业形态上,重点发展研发及处于价值链高端、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创新型服务业;在产业类别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以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是电子连接器)、半导体照明、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为突破口。
发展措施
----建设长安通讯产业园,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创新中心
重点围绕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着力发展价值链高端、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形成集产品开发、测试、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一代国内外移动通讯产业集群。
-----建设国际软件园,打造世界数字丝路起点
以世界一流的软件加工、出口基地为目标建设西安国际软件园,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软件外包中心、商业流程外包中心、国际知名软件企业聚集地和软件人才培育基地。
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网络安全软件、数字内容软件三类产品和商务外包、异地数据容灾备份、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三类服务。大力吸引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欧美等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到软件园创办企业。要立足日韩及台湾地区软件市场,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要全面拓展欧美市场,重点吸引欧美知名软件企业到西安软件园建立软件外包及IT服务基地,拓宽欧美市场通道,提升西安软件园的国际知名度。
----发展创业研发园,打造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孵化基地
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业研发园,形成企业孵化器集群。使之成为科技企业及其企业家成长的摇篮,国内外创业者、研发机构和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我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际化的高新技术创新基地。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光电子、能源技术等专业孵化器,聚集一批技术创新活跃的研发机构,造就一批兴旺发达的科技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大企业国际化进程。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促进科研合作和研发设施共享,完善行业技术平台。形成专业化的“商业资源网络”服务平台,优化和完善创业企业孵化培育体系。
----建设出口加工区,打造西部出口加工暨保税物流基地
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吸收自身产品出口额达70%以上的行业龙头型企业入区,形成国际化龙头企业聚集示范带动效应。
----建设草堂科技产业基地,打造西安新兴卫星城镇
作为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用地范围15平方公里,北临草堂镇,西临庞
光镇,东临草堂旅游度假区和太平河,南临新环山公路。将依托总部+基地模式,重点围绕环保节能等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生产、配套,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等产业和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西安高新区2006年度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是西安高新区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新区二次创业“四年大变、八年巨变”第一阶段“四年大变”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西安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雁塔、长安等区县的鼎力
协作下,在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以“创新发展年”为主线,大力实施外部资本化战略和自主创新特色引擎战略,着力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自主创新、环境优化、和谐新城建设等工作,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连续四年30%以上的发展速度,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二次创业“四年大变”的阶段性目标。
2006年,西安高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活力强的良好态势,全区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据快报统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9亿元,同比增长30.13%;
——实现工业总产值870.43亿元,同比增长30.8%;
——实现生产总值351.6亿元,同比增长30.2%;
——实现工业增加值280亿元,同比增长31%;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同比增长30.5%;
——实现合同外资6.21亿美元,同比增长49.3%;
——实际利用外资2.92亿美元,同比增长47.2%;
——实际利用内资84.28亿元,同比增长35%;
——实现外贸出口6.25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全区企业实缴税金总额46.58亿元,同比增长30.6%;
——实现市级财政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7%。
二、实施外部资本化战略效果显著,以应用材料为代表的大项目引进取得可喜成绩
2006年,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高新区以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配套环境为重点,积极转变招商观念、创新招商机制、拓宽招商渠道,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
外资方面,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4家,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内资方面,全年新引进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注册资本总额88.47亿元。西洽会和港洽会高新区共签约项目113个,其中内资项目74个,外资项目39个,投资总额超过了150亿元。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投资总额2.55亿美元的全球开发中心项目正式落户高新区,继前年美光项目后,再次刷新我省外资工业项目的投资纪录。此外,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系统及服务提供商美国理诺公司、美国互芯科技公司、美国艾默生网络能源研发中心项目、德国奇梦达研发中心项目、深圳宇龙通信项目、浙江中财化学建材生产项目、中石油测井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纷纷入区。
三、主导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服务外包、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2006年,高新区通过政策创新、奖励引导、资金扶持、平台建设等措施,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按照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全年减免或退还企业各类税收7.25亿元;兑现各类产业扶持资金8800多万元,对数
百家企业进行了奖励和扶持;出台了扶持“瞪羚”企业发展、支持企业标准化和争创名牌、支持孵化器发展、鼓励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促进贷款融资、研发创业、产业物业租售等新政策。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全年促进金融机构为区内中小企业贷款超过94亿元;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上市公司累计达到40家。
2006年,高新区新增工商注册企业741户,累计注册企业达到8681户,其中外资企业797户。据快报统计,全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8亿元,同比增长31%。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有1家;过20亿元企业有18家,比上年增加5家;过10亿元企业有25家,比上年增加3家;过亿元企业达到150家,比上年增加12家。
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66亿元,占高新区全部营业收入的86%,比2005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以集成电路、通讯、电子元器件等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以比亚迪、法士特、庆安冷机、大金庆安、兄弟标准等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0:5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93377866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安高新区发展历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安高新区发展历程.pdf

标签:发展   产业   西安   企业   一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