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六)doc1

更新时间:2023-06-05 04:54:25 阅读: 评论:0

招教考试模拟试题(六)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狙击    崩殂    含英咀华    越徂代庖
B.桔梗    仓颉    诘曲聱牙    狡黠多疑
C.炽热    标识    独树一帜    咫尺天涯
D.玉帛    皈依    迫击炮弹    江河湖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驯熟    仓皇失措    不为己甚    男女授受不亲
B.绵亘    恼羞成怒    好高骛远    正其义不谋其利
C.熨帖    惟妙惟肖    推崇倍至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D.端详    毋庸赘言    掎角之势    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事实上,这本书可以作为当今科学的历史性转折的一个标志,一个任何有识之士都不能      的标志。
2)据伊朗和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原子能部长鲁缅采夫同伊朗方面将      俄为布什尔核电站提供核燃料的协议。据最新消息,虽然协议被延期,但来自俄罗斯的核燃料肯定会空运到伊朗。
3)事实证明,      是纯粹抽象的研究,也是有极大用处的;      不用说由于科学和工程的需要而进行的研究了。
A.忽略 签订/签署 即使/但B.忽视 签署/签订 尽管/更
C.忽略 签署/签订 即使/更D.忽视 签订/签署 尽管/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作家丹·布朗的畅销小说以《达·芬奇密码》为标题,既点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又给人一种神秘惊悚的感觉,终于引起一股知识悬疑小说的出版热潮。
B.今年高考考生的电子档案将在考生报名信息(含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的基础上,增加考生参加考试的诚信记录。
C.春节这些天,听到最多的是对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那么,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呢?还是其中另有原因呢?我们是漠然置之呢?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呢?
D.禽流感与“非典”有本质区别:“非典”发病主要有发热、干咳、少痰、头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禽流感没有任何症状。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而“非典”属于冠状病毒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今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重点划定,着重查处不具备行政许可资格实施许可、实
施已被废止的行政许可项目以及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
B.连日来,“和谐社会”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会”代表口头语,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大会发言,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独到的阐释。
C.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和谐平衡的整体,对于每一个处于这种动态中的职业女性而言,如何把握这种平衡,在厅堂与厨房之间寻找到适合自我的发展空间,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D.尽管中国足球的新“掌门人”谢亚龙事事低调、寡言慎行,但标志性的微笑为他赢得了不少印象分,加上“执政”近半月两次高抬贵手实施怀柔,谢亚龙的形象日益清晰起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合乐歌唱的,它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初唐张志和的《渔歌子》、王之涣的《凉州词》,中唐白居易的《忆江南》等就是早期词作的名篇。
B.元杂剧主要由曲词、宾白和科介构成。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
C.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早年曾参加“新月社”,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D.世界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法国的巴尔扎克和德国的歌德。
二、填空题(每1分,共9分)
7.名句填空。(4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况《劝学》)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8.成语有两个特征,分别是                       
9.达到知识目标,要依靠的          形成和发展;达到            ,要依靠科学的训练;达到情感目标,要依靠           
三、简答题(16分)
10.下面两个句子各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这样修饰后各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4)
(1)尽管那倾盆雨哗哗地下,/尽管那阵头雨噼噼啪啪,/尽管那黑绸的屋盖上嘀嘀嗒嗒。/我简直压根儿不理它——/我这个小屋盖,雨穿不过。/我就在雨中,唱我的歌!
(2)面对大火,人,本能地往外逃出火海,因为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而我们的消防官兵,则本职地往里冲进火海,因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11.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6分)
1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6分)
四、阅读理解题20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13~16题。(10分)
苏东坡与黄州
余秋雨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
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13.结合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分析苏轼在黄州时的情怀。(3分)
14.文中划线的“伟大与渺小”分别指什么?(2分)
15.为什么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3分)
16.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黄州是不是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对我们怀念苏轼,领略苏轼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无多大关系。
B.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在黄州打的,但作者更倾向于一些中青年历史学家的看法,认为赤壁之战是在黄州打的。
C.作者认为,按王尔德的说法,只要是美的东西,即使错了,也会错出魅力来。
D.作者认为雄伟壮丽的景色,必然会引发人们的游观和冥想,因此苏轼才会错把黄州当作赤壁之战的主战场的。
E.作者认为黄州的美,主要是因为苏轼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7~21题。(1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
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细察其纹理                必先苦其心志
B.以虫蚁为兽                  扶苏以数谏故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驱之别院                    盖追先帝之殊遇
18.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2分)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0.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  )(1分)
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D.神游其中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4:5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912065659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六)doc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六)doc1.pdf

标签:黄州   苏东坡   下列   没有   认为   信息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