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为什么愈学名师愈迷失
经常有老师抱怨:不听名师的课,自己还能上课;听了名师的课,自己连课堂都不敢进了。
我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抱怨。之所以这样想,可能是因为——
1.名师的课唤醒了自己对课堂理想状态的憧憬,于是,他想不计代价、追求理想。但同时,他清楚,理想虽丰满,现实很骨感,一种巨大的匮乏使他迈不进课堂;
2.名师的课颠覆了自己对课堂价值的信仰,之前从未省思过自己的课堂生态,突然之间,发现原有的价值殿堂轰然垮塌,一种巨大的虚无使他看不见课堂;
3.名师的课呈现了某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老舍语)一种巨大的迷恋使他忘记了自己的课堂;
4.名师的课显然与自己的理念产生了冲突,名师的声音与自己的声音开始混杂、开始激荡,让人头晕目眩、心悸乏力,一种巨大的焦虑使他扭曲了自己的课堂。
于是,他长叹一声:追求清脆,却总是荒芜;职业理想的地平线就在眼前,却总是遥不可及。
一
前不久,王小庆先生跟我谈到了“密涅瓦计划”。
我了解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主流的高等教育模式,甚至“高等教育模式”本身都无法统摄其尚在生长中的涵义。
不得不佩服美国精英阶层的远见卓识,他们意识到,把学生连续四年关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镇,然后煞有介事地告诉他们,这个瞬息万变、风云诡谲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一定不是全球化人才的最佳培养模式。
这个计划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沉浸式全球化体验”课程方案,该方案对每学年的课程都设定了一个明确的主题。
第一年,主题是“基础”。与传统的大一课程不同,他们直接将知识课程与四种极为重要的
方法论有机结合,形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综合系统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四大板块。一句话,密涅瓦计划所理解的“基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基础,而是与知识融为一体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年,主题是“方向”。学生跟导师一起,从艺术与人文、计算科学、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五个方向中,择定自己从事的专业。
第三年,主题是“专注”。学生深入各自专业方向的领域内部,培养精深的专业技能。
第四年,主题是“整合”。重在培养学生统合综效、学以致用的能力。
虽然,这种近乎颠覆的教育模式,对全球化人才培养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还需时间加以检验。但无论如何,密涅瓦计划给“未来学习”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建设性方案。
二
为什么要说密涅瓦计划?因为它触动了我!
为什么愈学名师愈迷失?密涅瓦计划似乎藏着破解之道。
据我所知,名师培养已经涌现了大量实证性成果,名师培养模式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诸如:自我完善模式、导师模式、研修班模式、课题组模式、工作室模式、共同体发展模式、非连续性发展模式、互联网 模式等等。
但无论何种模式,我们都能看见“学习名师”的影子。如果有哪种模式敢宣称与名师无关,不是扯淡,就是撒谎。
遗憾的是,成果虽丰硕,模式亦丰赡,但鲜有人站在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对学习名师进行既宏观又微观地实证性研究。
这也难怪。因为——
1.已经成为名师的,大都无暇学习名师,更奢谈实实在在地研究“学习名师”了;
2.普通教师倒是真心实意、不计成本地在学习名师,但埋头的羡慕嫉妒恨,常令他们忘了抬头的宁静空灵慧。学则学矣,至于为何学、如何学到真经,则往往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举目四顾空茫茫。
3.热衷于研究的,往往是一批靠“学习名师研究”拿项目、拿经费、拿成果的人。他们或来自高等院校,或来自科研机构,或来自进修学校,或来自教研部门,我倒从不怀疑他们的真诚与热情,也丝毫不敢低估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功底。但他们的研究,常暴露出两个先天不足:
第一,无论如何,他们仅止于研究名师,而不太可能学习名师、成为名师(如果他们因研究成名,那也不过是另一领域的名师);
第二,无论如何,他们缺乏一线普通教师学习名师的真实经历和体验,即便偶尔下水,顶多湿脚,鲜有完全湿身者。
两个先天不足,往往导致他们的研究成果,要么隔靴搔痒,不贴肉;要么隔岸观火,不贴心。
现在看到这个密涅瓦计划,登时眼前一亮,仿佛之前牵涉学习名师的诸多困惑,一下子有了某种顿悟的敞亮。
三
学习名师,“基础”是基础。
这不是废话,也不是戏言,而是真经。前一个“基础”,指类似于密涅瓦计划所言的四类“方法论”课程;后一个基础,取其原义,指“事物发展的根本”。
愈学名师愈迷失,首先是基础出了问题。
即便是现在,我们依然将一大堆或过时、或前卫、或本土、或舶来的所谓专业知识看成学习名师的基础。
到底什么“基础”才是基础,这是我们必须加以重新反思的。
这一点,朱熹看得很清醒,他早就指出:“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根却不点地。”
事实上,一线教师并不缺少各种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即便一时缺少,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加以弥补,而能将这些知识融于方法论、融于价值批评、融于哲学的,却微乎其微。
正如密涅瓦计划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综合系统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列为全球化人才培养的基础,我斗胆断言,一线教师学习名师,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基础”。譬如——
1.批判性思维:对任何名师的任何经验,时刻保持警觉、保持怀疑;对任何名师的任何理论,进行独立分析、深入思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仰。
2.审美想象力:即陆机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能力,刘勰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的能力,康德所谓“在直观中再现一个本身并未出场的对象”的能力,柯勒律治所谓“不仅可以认识事物形象,还可以造成和改造形象”的能力。
这种能力,足以让你超越时空限制,而自由、自足地置身于名师的课堂场、学术场、生命场,即便名师本人并不在场。在审美想象中,让自己化身名师,与名师合一,获取更真实、更本质的专业成长能量。
3.系统思考:以整体、联系、动态、开放的观念分析和理解任何名师的任何理念、任何策略、任何方法、任何成效,从而规避任何局部、孤立、静止、封闭的思考,真正逼近名师成长的真相。
我以为,批判性思维重塑的是教师的理性精神;审美想象力涵养的是教师的创造情怀;而系统思考则让理性精神和创造情怀走向统一,形成教师的完整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