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
听着巴赫,写着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看着这本毛姆自我和解的文字,他是走了出来,从自我的枷锁中走了出来,我该怎么走出来?刚开头看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是一本犹如少年维特之苦恼的文字。写这书不是为了成就什么经典,只是他要通过这个故事与自我和解。究竟什么是意义,欲望是枷锁,那么无论是自由意志还是生命意志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枷锁,月亮究竟是六便士还是六便士本身就是月亮,总之我很混乱。
这本书也许用了四个小时读完,看到47页老思所谓的抛妻弃子去巴黎画画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明白毛姆要说什么,之后行云流水的读完,犹如在和毛姆谈话,探讨我们自己。小说无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有要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想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对自我冲突的总结。
我向高老板推举此书,并告知老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果不其然的一通大骂,她是如此的鄙视书中的人物。我在想假如毛姆不是将高更作为老思的原型,这
本书还能不能成为世界经典小说。我想是会的,犹如加缪的局外人,这些经典的人物身上都有一种一般人难以到达的东西,这个东西是长久与剧烈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必定是离经叛道不被世界的普遍道德所容纳与认可的,除非这种背叛的人最终成为英雄。这也是为什么犹如乌合之众的一般人为什么崇拜英雄,只有从英雄身上他们才能看到自己始终有却始终没有消失的意志。
老思之所以是英雄,与他人无关,他是自己生命的英雄。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意志凸现出来的时候,犹如毛姆所说,犹如着了魔,身体里好像隐蔽着某种力气要喷薄而出。或许这种力气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在开头不被理解的,由于许多人根本就看不到这种力气是什么,如何谈理解。
人会觉醒,觉醒之后首先面对的是否认,质疑。这也是叔本华讲的生命意志的否认,犹如否认当下的一切理所当然。要把自己想看到想做到的事情去做一做。这个过程是苦痛的,也是糊涂的,是孤独的,是远离庸俗的。最终这个成长是属于自己生命的,与他人无关,与道德无关,与社会关系也无关。
老思为什么理所应当的告知别人,他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的生活去画画。只不过他想
做自己,想做一个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先是一个人,才能是父亲、丈夫、儿子、伴侣等等。这些外在的身份都与人本身是无关的,对于老思这类人来说,全部的这些不是羁绊,只会是累赘。累的是他自己向上的生命意志与自由意志。很明显的,这其中的冲突会是很大很激烈,甚至是悲剧的。也正由于人所固有的向上的意志与当下的冲突是如此之大,所以才会成就经典。犹如这意志是月亮,当下是六便士。没有月亮人总想抬头看看,或许直到死去也都在圆满,为什么当时不能去追一下月亮。只不过许多人是可怕追月亮的时候自己会被饿死。
老思就是如此,差不多快饿死了,找人借钱,别人不借给他。并且被人告知,你对别人没有义务,别人对你也没有义务。是啊,的确是如此。人不仅仅有个体属性,同样也有社会属性。假如不是高更是原型,老思在人看来就是一个疯子,一个傻子。当然做的事情令人感慨,只不过他在外界看来就是一个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个体的价值肯定要在他体身上表达出来,或许老思不固执的把自己的画留给自己去观赏,他就不会那么凄惨。反过来讲,他不那么凄惨,他就不会成为经典,他所谓的真正的追寻自己的生命意志,也就成了一场表演。一场看似追寻的哗众取宠。
再说老思对带爱情的观点。爱情这个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是特别重要的。美好三要素,物质基础,情感依靠,精神支柱。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精神支柱,所以爱情就变成了支柱。他们轻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其实是不能的。正如最近火的一踏糊涂的‘后来的我们’。其实哪有什么后来,只不过在那个时间段你们不在合适了。人要用动态的目光看待自身与外在关系的改变,假如一味的抓住从前过去,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会受伤的。别人变了,你还没有变,并且其外转变的人不去转变用过去的看法对待你,结局一目了然。
老思在差点病死的时候是老勃救了他,老勃的太太开头反对老思住在自己家里。其实这个女人已经意识到了恐惊的事情会发生。这个恐惊的事情就是老思会点燃自己的自由与生命的意志。果不其然,老勃的太太爱上的老思,并且一发不行整理。老勃苦痛万分,也被感慨。女人这个物种,永久都会谅解损害自己的人,却无法宽恕救赎自己的人。或许吧,这就是人性,至于是什么心理,我如今还没有深究。根据常理说,老思的太太容貌身家都非常优于老思,这个爱情关系里应当是美好的。没看到结局我就知道,他俩注定是悲剧。当真如此,这个女人在和老思吵了一架之后自杀了。她固执的将自己信奉的爱情当成了一切,只不过是她自己认为的这是爱情,是一切,和老思是无关的。也正如老思所讲,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负责,自己不对自己负责,还能希望谁对你负责? 这个女人有点像安娜
卡列尼娜,喝药自杀与卧轨自杀没什么区分,只不过是基于轻信的不透彻。
后来老思去了一个岛上,画出了自己灵魂想要的东西,那副超越了全部物质唯有纯粹灵魂的画作。所以他又开头被世界所尊崇,正如死后的高更,成了后印象派的巨匠。只不过这都和他无关,和他有关的时候你们又看不出来,你们看出来了又关他什么事情。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疯子吧。在一些时代,天才注定得是疯子,不成疯子就无法活着。在这个地方,人类学倒是真为人做了些好事,就是不停的将正常人的范畴扩大化。
这部书的悲剧在于月亮与六便士无法兼得,为什么无法兼得?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又因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三观,不同的三观造就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话语会把另外角度的人逼疯。这或许真不是人的错。或许看到了这一点,如今的人本主义开头繁盛起来。
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先学会如何理性吧。少些道德审判,道德评价。
如上字数半小时,想到哪写到哪,虽然还无法透彻,感受到身上的束缚,至少此时此刻也算是自由。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
“追赶幻想就是追赶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观察的月亮”,偶然观察这句话,仍是满心高兴,便再次回看了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书中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仆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原是位证券经纪人,有着一家四口的美好生活。人到中年却突然舍弃一切,离开家乡,义无反顾的去追求自己所喜爱抱负。这看似荒诞无奇的事情,却照实发生。不得不说,赞叹之余,更多的是佩服和艳羡那份士气。
反观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了更加富有充分的条件,但抱负好像还是成了一个遥不行及的词,或许说出来大家都一笑了之。但这本书告知我们,不是天才,依旧可以英勇,我们始终有逐梦的权力。或许如书中所言,在逐梦路上我们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旅客,不停地查找一座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或许有人说这像是永久追不到自己尾巴的猫,但子非余焉知余之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