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接种时间 | 接种疫苗 | 次数 | 可预防的传染病 |
24小时内 | 乙型乙肝疫苗 | 第一针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卡介苗 | 初种 | 结核病 |
1月龄 | 乙型肝炎疫苗 | 第一针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2月龄 | 脊髓灰质炎糖丸 | 第一针 |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
3月龄 | 脊髓灰质炎糖丸 | 第二针 |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
百白破疫苗 | 第一针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
4月龄 | 脊髓灰质炎糖丸 | 第三针 |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
百白破疫苗 | 第二针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
5月龄 | 百白破疫苗 | 第三针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
6月龄 | 乙型乙肝疫苗 | 第三针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A群流脑疫苗 | 第一针 | A群流行性脑膜炎 |
8月龄 | 麻疹疫苗 | 第一针 | 麻疹 |
9月龄 | A群流脑疫苗 | 第二针 | A群流行性脑膜炎 |
1岁 | 乙脑 | 初免两针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1.5--2岁 | 百白破疫苗 | 加强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
脊髓灰质炎糖丸 | 加强 |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
乙脑 | 加强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3岁 | A群流脑疫苗 | 第三针 | A群流行性脑膜炎 |
4岁 | 脊髓灰质炎糖丸 | 加强 |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
6岁 | A群流脑疫苗 | 第四针 | A群流行性脑膜炎 |
百白破疫苗 | 加强 |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
乙脑 | 加强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7岁 | 麻疹疫苗 | 加强 | 麻疹 |
12岁 | 卡介苗 | 加强 | 结核病 |
| | | | | |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
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 流感疫苗 | 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 肺炎疫苗 | 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 | |
|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 | B型流感嗜血 杆菌混合疫苗 (HIB疫苗) | 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 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 轮状病毒疫苗 | 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 | |
|
|
Q:打了预防针就百分百保险吗?
A:目前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绝大多数疫苗的有效率在95%以上,但支气管肺炎疫苗的有效率较低,大约为70-80%。
Q:是不是打预防针越多越好呢?
A:不是。疫苗是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的,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仍会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可能发生一些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重者发生休克。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Q:国内疫苗和进口疫苗有什么区别?
A: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Q:注射疫苗的时间内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还能打吗?
A:等宝宝病好后可以继续接种。因为接种疫苗时间间隔28~56天属于正常接种范围,可正常继续接种。
Q:怎么才知道预防接种后有没有产生抗体?
A:一般由各地疾病控制中心定期或隔几年抽出一部分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按年龄组分别来进行复查。
Q:为什么有的同一种预防针要打几次?
A:人得传染病后,身体内能够产生抗体,一般可以抵制第二次再得同样的病。预防针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将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其毒性减低,制成疫苗,注入人体,使人得一次“轻病”。与自然得病相比较,预防接种使人所产生的抗体量要少些,维持的时间也短。因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再打一次预防针,把预防的作用加强一下,使抗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便起到防病的作用。
Q:注射预防针后要加强哪些护理?
A: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2.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4.多喝开水。
5.家长随时观察小儿接种后的反应。
计划内疫苗有哪些?计划外疫苗必要吗?婴儿疫苗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第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6种。2008年起,在这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了百白破疫苗,并增加了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7种疫苗。
专家指引:第一类疫苗预防的往往传染性强、危害大、儿童很容易感染的疾病,因此,家长应及时按接种程序的要求全部给宝宝接种(有禁忌症者除外)。
计划外疫苗必要吗?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计划外疫苗,自费)以前也称计划外疫苗,是指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
(1)Hib疫苗: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导致的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
专家指引:适用于2-17月龄的婴幼儿接种。Hib疫苗价格较高,如果经济条件好,建议接种。
(2)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2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感染。肺炎球菌感染是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的常见的病因。该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弱的儿童和成年人。现有资料表明,接种一次,保护性抗体至少可持续5年。
专家指引:不应给2岁以下儿童接种。体弱多病的儿童可以考虑接种,健康儿童一般不必接种。
(3)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小儿肺炎疫苗):预防的疾病同23价肺炎疫苗,但该疫苗用于3月
龄-2岁婴幼儿以及未接过本疫苗的2-5岁儿童。常规接种程序: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
专家指引:该疫苗800多元一针,全程接种需要3000多元。如果你对这个价格有点敏感,有点犹豫,不接种也没关系,即使小孩不幸被感染,目前的抗生素也能很快控制病情。
(4)流行性感冒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感)或减轻流感的症状。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专家指引:特别推荐用于幼儿园及中、小学学生,用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教师、医务工作者等重点人群。每年接种一针。对鸡蛋严重过敏者禁止接种。
(5)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又称秋季腹泻)。5岁以下儿童腹泻主要原因是病毒性感染,其中轮状病毒最为重要,占60%以上。2个月~3岁患者最多见。
专家指引:该疫苗是口服疫苗,3岁以下儿童每年服一次。预防效果一般,主要是减轻腹泻、减少严重腹泻的发生率。
(6)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VZV初次感染人体的表现为水痘,潜伏病毒再次感染则导致产生带状疱疹。适用于对24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尤其是没有免疫力的育龄妇女)、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
专家指引:水痘传染性强,有少数还会引起心脏和脑的并发症,因而强烈建议接种。
婴儿疫苗时间表
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接种疫苗后会有的不良反应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反应,包括局部的和全身的反应。局部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局部寒战、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这些情况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让小儿多喝水并减少活动,过1~2天后,这些反应都会消失。异常反应和上述一般反应同时或先后发生,但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发生,发生的多少与疫苗种类和接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
异常反应则包括以下三种:
(1)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过敏性休克;
(2)神经系统变态反应;
(3)晕针等。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家长还是应该注意自的孩子有无高度精神紧张及过敏体质。如果出现晕针或敏性休克,应让病孩平卧,口服温开水或糖水,头部放,还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对症处理措施。接种疫苗后还可偶合其他疾病。一种情况是,被接种者正处于某一急性染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刚好发病;另一种可能是被接种已患有某种疾病,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接种以后,症状现明显或加重;还有些慢性病人在接种后发生症状加重急性发作的情况。一些情况统称为偶合或诱发。偶合及诱发其他疾病一种巧合,有些人把这种情况与接种反应混为一谈,这不对的。
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敏反应也是很少的。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打针前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勇敢的孩子先打,以消除胆小孩子的紧张害怕心理。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易进行预防接种:
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2.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